第3章 一匹黑马
李学涛赶紧跑到地台边上找鞋,准备出屋看看来的是什么人?如果碰到主人,也好向人家道个谢。可是,在地台的边上只看到一双样式古怪的短皮靴,是真正的皮靴,连毛带皮的,左右脚都分不出来,甚至连鞋底都是皮的。
“这什么玩意儿?我的‘乔丹一’呢?不管了,先穿上再说。”上脚一穿,大小倒是正好。下了地,走到门前,拉开门走到院子里。李学涛没顾得上看院子里的事物,推开院门就往屋后走去。可惜,别说人影子了,连个鬼影子都没看到。
绕到屋后李学涛才看明白,原来屋后是个马厩,里面孤零零的有一匹黑马,正在空空如也的马槽子里闻来闻去,好像在找吃的。当黑马抬头看到李学涛后,立刻变得兴奋起来。先是一声长嘶,紧接着打着响鼻朝着栅栏门走了过来,伸长脖子,把头探出栅栏门,朝着李学涛不停的点头,打响鼻。
李学涛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是由于地域的的关系,从小就与牧民的马接触。作为一种休闲活动骑马对李学涛来说是驾轻就熟的,对马的习性也很了解。眼前这匹黑马明显是没什么敌意,看来是马槽里的草料吃完了,在喊饿呢。
李学涛出于对马的好感试探性的伸出手,想摸一摸黑马的头,表示一下友善,再想办法给马找点吃的。神奇的是当李学涛伸出手的同时,黑马居然伸出舌头舔李学涛的手,李学涛顺势抚摸起黑马的头和脖子,这是一种非常亲昵的行为,这种事对与头回见面的人和马之间通常是不会发生的。
正在李雪涛正在抚摸黑马的脖子让它感到舒服以增进感情的时候,更加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黑马突然伸长脖子在李雪涛的背部和肩部啃咬起来。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多半会立马吓得大叫并且逃开,可是事实上这是马儿在表达一种极其友善的行为。
马是种群居动物,在种群里马会以这种相互啃咬的方式来去除对方身体上的寄生虫和止痒。只有关系亲密的个体,或者是对马群的首领才会有这样亲密的动作。而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知道,遇到这种啃咬时往往是大呼小叫的被吓跑了。不过发生这种事的几率通常也很低,只有人和马之间建立了非常信任的关系,才有可能发生。
李学涛没有躲闪,继续抚摸着马的脖颈和鬃毛,可他心里却出现了一个大大问号。“这匹马我今天头回见到,怎么会和我如此亲密?”
动物对于陌生人天生是有戒备心的,更何况马是一种善于奔跑的食草动物,戒备心更强。通常马会一边吃草一边抬头观察周围环境,以避免危险靠近。要不是马脖子上的肌肉有特殊的调节功能,老是抬头低头的早就脑充血晕过去了。黑马的反常行为让李学涛感觉好像自己就是它的主人,否则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李学涛推开马厩的栅栏门,走了进去,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匹黑马。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匹黑马完全不是他熟悉的马种,这绝对不是新疆本地区固有的马种。新疆本地的哈萨克马通常身高都在一米四至一米五左右,而这匹黑马的身高应该将近一米七了。
马的身高通常是指从地面到马的肩部凸起的最高点的高度,单位是“掌”,一“掌”约合十厘米。据说最高的马种是法国的“阿尔登马”,身高达十八掌,将近一米八。而身高达到一米七左右的马恐怕是来自中亚,甚至欧洲的马种。可究竟是什么马种,李学涛也无法确定,只是记得曾经有一部电影是讲述美国历史上一匹著名的赛马“海饼干”的。记得这匹传奇赛马的身高仅有一米五,而它最大对手是一匹叫“战将”的黑色赛马,身高达到一米八。不过这一米七身高的马已经很难得一见了。
环顾了一下马厩,没有发现装豆料之类麻袋,也没有看到捆好的干草,不过角落里倒是扔着切草料用的铡刀。没东西喂马怎么办?只好牵出去找块草地将就下再说。无奈之下李学涛看到顶棚上挂着的辔头和绳子,绳子的一头还有个铁橛子。看到这个东西,李学涛就放心了。
这种带铁橛子的长绳一般是固定在地上,另一头拴住马头,让马在一定范围内吃草而不走丢。也有手法好的牧民把绳子的另一头通过打结的方法结出一个简易的辔头,套在马头上。李学涛不会这一手就直接在马脖子上系了个绳套,牵着马走出马厩。
李学涛茫然了,“上哪放马去呀?”
正左顾右盼之时,黑马自己朝着西面走去。李学涛发现朝西面的地面上有一条被人和马踩出来的小路,“老马识途,古人诚不欺我也。”
李学涛跟着黑马走到木屋的西面的一个小土坡。原来土坡下是一个河湾,河湾边上有一大片灌木丛和草地。李学涛牵着马下了土坡,来到灌木丛边上。这里有草,有灌木,灌木上还结着一些不知名的小浆果,很适合放马。
李学涛想找了一块石头想把铁橛子钉在地上,找了半天都觉得石头太轻,怕钉不进去。最后找了一块人脑袋那么大的鹅卵石,掂了掂也没觉得有多重。左手攥着铁橛子往土里一插,三十多厘米的铁橛子直接没入土里一半左右。李学涛惊讶地看着露在地面上的半截铁橛,又看了看自己的左手,自己的手好像变大了,还有很多老茧。自己有这么大劲吗?
看了看右手里的鹅卵石,李学涛似乎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与之前判若两人。举起鹅卵石朝着铁橛拍下,铁橛直没入土中。这绝不是自己应该有的力量,李学涛心里有了一种不安,他需要确认一下。抡起胳膊,李学涛将手里的鹅卵石朝着河里扔去。硕大的鹅卵石就像一块小石子般远远飞去,数十米后落入河中,激起的水花四溅。
李学涛一屁股坐在地上。愣愣的,脑中空白一片。
李学涛清醒过来时,日已近午。必须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到底在哪里,李学涛坚定的转过身朝木屋走去。走进院门,李学涛仔细观察院子里的一切。
先前看到的竹床上一排排放着的原来是各种农具,柴刀,镰刀,斧头,无柄的锄头还有菜刀之类的铁器。旁边还有一个陶盆,盆里还散落着几十枚五铢钱。回过头院子中间那个炉灶似得东西原来是个铁匠炉,这东西在电视里看到过,炉旁连着一个鼓风的皮囊。炉前还有一个打铁用的大铁墩,铁墩上放着一柄铁锤。
这柄铁锤比平常见过的双手用大锤还要大几圈,关键这居然还是柄单手用的短柄铁锤。那样子有点像“雷神之锤”,只是没那么夸张,稍小一点,并且是圆柱形的。李学涛伸手握住锤柄,居然没费多大劲就拿了起来。李学涛用力朝铁砧砸了一锤,“咣当”一声巨响,很明显这锤子绝对不是空心的。
从外观判断,这把铁锤至少也有二、三十公斤,自己会有这么大力气吗?放下铁锤,看向东边的院墙,一个巨大的水缸放在墙根,这应该是淬火用的。旁边还立着一条扁担和两个大木桶,看来是给水缸挑水用的。
“这他妈整个就是个铁匠铺呀。可这个年代还有这么简陋的铁匠铺吗?连个鼓风机都没有?”李学涛决定先找更多的线索,再做出判断。因为目前所有的线索都是混乱的,根本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转过头,李学涛又看向木屋。原来木屋的墙上有两扇门,一扇是进主屋的门,另一扇则是一扇小门,就在那口大水缸的旁边,估计应该是储物之类的空间。李学涛推开小门,果然是个储物间,里面堆放着一些铁锭,估计是原材料。
后面还有一些麻袋,打开一看是小米,黑豆还有几袋谷子。估计小米是自己吃的,黑豆应该是喂马的,谷子呢?人吃的还是马吃的呢?现在还无从得知。抬起头看看梁上,梁上吊着几块干肉,也不知道是什么肉,只是能分辨出没有变质,应该是能吃的。
墙角边还有好几个泥封的坛子,看上去和屋里的小桌上放着的那个坛子差不多,应该是酒坛子。为了确认一下,李学涛打开泥封,冲着坛子口闻了闻,确实是酒。只是比先前在屋子里的坛子闻到的味道要好得多,淡淡的酒香虽然比不上白酒的浓烈,可也是非常诱人。
李学涛忍不住尝了一口,虽然也是略带一点酸味,但入口的感觉与之前截然不同。又喝了一大口,感觉味道还不错,有点像小日本的清酒,又有点像家里做的醪糟。忍不住又多喝了几口。感觉神清气爽,自打醒过来之后,到现在自己连口水都没喝一口着。这几口酒下肚人也清醒多了。
在靠储物间最里面的一个角落里,李雪涛发现了一根落满灰尘的铁棍,有两米多长,直径大约四厘米左右。看得出应该是手工打造出来的,虽然经过打磨,但是明显与机械加工出来的完全不同。粗细上不是完全均匀的,个别地方还能看出捶打的痕迹。李学涛已经不会认为这是一根空心的铁管了,有外面那柄铁锤在,这么一根铁棍看来是很正常的了。
一伸手,李学涛抄起那条铁棍掂了掂,比铁锤要重不少,但是对于他来说似乎也没多大份量,这已经不能让李学涛感到惊讶了,今天他遇到所有的事都令他太过惊讶了。
回到院子,再次看到水缸时,李学涛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走到水缸边,伸出头看了一眼。水中出现的是一张陌生的面孔,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络腮的短须,五官相貌根本不是自己。李学涛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水中倒影也在摸着自己的脸。李学涛呆立当场,脑中再次一片空白……
不知过了多久,李学涛再次清醒过来,他的思绪很混乱,虽然他似乎已经找到答案,可脑海中众多的混乱让他无法抓住那一丝头绪。
回到主屋,李学涛呆坐在地台边上,脑中梳理着醒来后所有发生的事,最终他得出了一个让他完全无法接受的答案,因为他还没有找到证明这不是一场梦的证据。
李学涛再次看向地台上的那口躺箱,这里应该还有别的没发现的线索。李学涛伸手打开躺箱,在里面翻找着。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气急败坏之下,李学涛举起箱子把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倒了出来,再次漫无目的的乱翻了一遍。
正当李学涛随手将一件衣物扔出去的时候,发现原本摆放躺箱的地方有一块长方形的印迹。这里应该是有个暗格,躺箱是故意放在这里的,就是为了隐藏这个暗格。凭借多年做装修设计的经验,李学涛迅速做出了判断。
李学涛冲到院子里,从竹床上捡了一把镰刀回来,用刀尖慢慢将暗格的盖板撬了起来。当露出暗格的时候,李学涛眼前一亮。这个暗格大约三十多厘米深,四十厘米宽,六十厘米长,里面有一个很旧的黑色木匣,大约十五厘米宽,三十厘米长。周围还放着好几串五铢钱和几块金灿灿的东西,上面还有切割过的痕迹。李学涛拿起一块仔细看了看,又用牙咬了咬,确认这分明就是黄金。李学涛再次陷入迷茫,看来只有这最后的黑匣子才是解开谜团的钥匙。
李学涛把木匣从暗格中取出,轻轻地放在矮桌上。拿起镰刀,李学涛小心地挑开木匣,并没有什么古怪。探头一看,木匣里原来放着一个羊皮卷。李学涛拿出羊皮卷,解开捆着羊皮卷上的皮绳,将羊皮卷打开,李学涛赫然发现上面似乎一行一行写着很多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