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童年的雨
昆明近来又到了雨季,雨下下停停,延绵不息。很多朋友抱怨下雨出行不易,使人阴郁。而对我来说,雨天是极好极舒心的,不是因为雨天适合睡觉,而是雨天对我来讲,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记忆里童年的雨都下得很大,持续时间也很长。看着盅子一般粗的屋檐水落到水泥地上,那声音真叫人踏实。这时候接一只大桶上去,只用几分钟,桶里的水便会溢出,铺满整个院子。
老家的院子整体微微下凹,积水不容易排到下水道,每次下雨都会积一院子水。那时年纪还小,水能齐到接近膝盖那么高,一下大雨,院子就变成了一个小池塘。有时候趁着大人不注意,小孩子们趁着雨小一些,便穿着雨鞋,在“小池塘”中嬉戏,趟水、洒水,甚至带上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即使弄得浑身湿淋淋的也不敢说,否则迎来的必定是一顿胖揍。
有经验的“戏水人”都知道,刚积水的院子是最安逸的,若是三日以后,底下便会积青苔,再下水的话,一不小心便会脚滑摔倒,摔得屁股痛不说,还会被大人一顿批评。所以雨停后一两天,便开始积水排扫活动——用一把长长的扫帚,把水全赶到下水道里去,也把雨天的快乐全赶到了下水道里。扫水务必仔细干净,若是留下几小滩水,使会生出青苔,人走到上面容易脚滑摔倒。
对于童年来说,和雨天最配的不是雨伞,而是雨鞋。穿上雨鞋一双,那种安全感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踏进水洼还是泥泞,它都能把你和“危险”阻隔开,仿佛锅牛的保护壳。没有比穿着雨鞋在水里踏水更快乐的事了!
下雨天蘑菇们也开始冒头了。见手青、青头菌、牛肝菌……那时候的蘑菇特别多,要是头天晚上下雨的话,第二天一早去采菇,大人们一般都能背满满一大篮子回来。像我这种菜鸟,也能背个小半篮。不过我是不爱去采蘑菇的,因为每天采菇都会很早就被叫醒,然后背个小篮子一摇一晃,极不情愿的前往长满松树的山上。
雨后采蘑菇的人很多,几乎漫山遍野,彼此都能听到声音,但林深草密,却看不见人。蘑菇们躲在松根下,草丛中,甚至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每次发现蘑菇,内心都抑制不住地激动,特别是像见手青、牛肝菌这种比较少且价格贵的。蘑菇是有“窝”的,你采过一次的地方,下次、下一次还会再长蘑菇,所以记住的“窝”越多,能采到的就越多。不过像我这种路痴,大多采了一次便忘了位置,除非是十分明显的地方。
而大多数采不到蘑菇的时候,我都背个空篮子,手拿长木棍,想象自己是手持宝剑的大侠,披荆斩棘,降妖除魔,山上的小草树枝没少被我祸害。大侠湿透了裤子,嘴里不自觉地唱着“大王叫我来巡山,巡完南山我巡北山”。整个山间都飘荡着“钻风大侠”的歌声,篮子里仅有的几个蘑菇却早已被滚烂。
童年的记忆里,下雨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情。因为农活没有休息日,只有遇到雨天,才能一家人在家里休息、聊天、串门、看电视
雨天邻居间有空串门啦,我家便是聚集地。听隔壁婆婆从家长里短讲到神仙鬼怪,从张三李四讲到将军元帅,那时候真觉得她是个宝库,就跟古时候那种说书人一模一样。小时候白天是不允许看电视的,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是特许的,所以下雨天可以放心大胆地打开电视,看喜欢的节目,简直是那时候的一大乐事。而我也有一堆书可以舒服地躺在床上看,我那会可爱看书啦,而且不挑书,什么书都能拿起来就看,从注音的西游三国,到姐姐的历史课本,都能从头到尾看完,有些细节至今仍记忆犹新。
随着年岁的增长,从中学开始,家乡的雨也越来越少,来的越来越晚。每年初夏总是干旱,直到六七月份,雨水才姗姗来迟。而那些关于雨的记忆,也在渐渐褪去了颜色——搬到了新家,再也没有下雨就会积水的老院;隔壁的婆婆,早已去世多年;柜子里的书,早就积灰泛黄;蘑菇越来越少,已有十多年没去采过;而小小的雨鞋,早就不知道被遗弃到了哪个角落里。
此刻,望着窗外的雨,下得如同当年一个模样,不知道老院子里的积水,这会还能不能齐我的膝?
——写于2020年7月20日昆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