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王允悲局,荀忠拦路
张断淡淡说道:“司徒大人,若是只想谈这一点事情的话,那就请回吧。”
王允微微沉默,说道:“润之,老夫还是小觑你了,老夫知晓曹操座下派系林立,你就没有想过,若是你没有这等力量助你,你要如何自保么?”
“这等小事就不劳司徒大人费心了。”
王允低声笑道:“张断啊张断,不懂得扶持自己力量的你,总有一天,会被世家打下神坛。”
张断微微皱眉,“若是司徒大人没有别的事情,断便告辞了。”
“且慢!”
王允睁开浑浊的眸子,直直地盯着他说道:“老夫还有一事不解,还请润之回答。”
张断颔首,示意王允直言。
“润之曾经在长安,为何知晓我府上有一名绝世女子,名为貂蝉?”
张断微微挑眉,“司徒大人就为了这事?”
王允直视张断不言。
“若我说,这就是命运呢?”
王允的瞳孔猛地扩大,是啊,这就是命运若是自己的话,恐怕也会想到让貂蝉去离间两人吧
张断看着王允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禁摇了摇头,上前将玉佩攥在手中。
“你”
“别误会,”张断轻声说道:“我要将他转交给兄长,这支力量,应当掌握在兄长的手里。”
王允单手无力垂下,“没关系,你想怎么安排都无所谓。”
张断随即离去。
在回家的路上,蔡文姬问道:“润之,司徒大人他”
“他老了,”张断平淡回答,“他不仅老了,也有了赴死之意。”
“为什么会这样?”
张断看着这座长安城,“他这一生都是为了大汉,如今,大汉似乎有了一个希望,他毕生的愿望,在不在也已经不重要了。况且,大汉还会不会存在,那都是另外一回事了。”
蔡文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疑惑地问道:“此前润之曾说过,拯救大汉的最好方式,就是扶持一位值得的将军,如今主公成为了润之扶持的将军,那为什么司徒大人还会失去希望呢?”
张断摸了摸蔡文姬的脑袋,笑道:“就算是主公打下来的大汉,那还是汉献帝的大汉么?这些大汉老臣,最终只会被不断的清理掉,最后朝堂之上的人,终究还是主公信任的。”
说完他又叹道:“这就是权利带来的诱惑。”
他曾经亲眼看着董卓和吕布一步步的沉沦,直到失去了一切警惕心,最终被斩杀。
“我懂了,润之,那我们呢?”
“嗯?”
蔡文姬认真地说道:“若是这样的话,以润之的功绩,岂不是未来大汉的宰相?那我们岂不是也是大臣的一员了吗?”
“是吗?”张断面露迷茫,随后笑道:“我不打算当这个宰相,我的愿望很简单,能和你一起去看这个世界,那就心满意足了,你不知道,这个世界大着呢”
两日后
长安城中的平民已经走了一小半,有的世家也打算出行了。
此时的张断正拿着一封文书,细细地看着。
“怎么样,润之?”
张断看着一旁的年轻文士,这是毛玠,他自从那一日曹操与天子商议之后,就开始跟着张断,观察张断的一言一行。
张断将文书交给毛玠,说道:“公达,奉孝他们都很成功,不仅吸引了袁绍的视线,也迷惑住了张扬。”
“我目前唯一担心的是”他的脑中浮起了一个白袍小将的身影。
“这代表润之你的计策非常的成功!”毛玠此时的双眼中闪烁的是一种名叫敬佩的光芒。
毛玠此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纪比张断年长,请教道:“润之,为何会想到这一个战术?”
张断从容答道:“自然是因为接下来的徐州谋划。不出意外,陶谦的生命已经接近尽头了?”
毛玠惊讶道:“润之怎会知晓?”
张断笑而不语。让毛玠更觉得张断神秘。
“这几日,主公与殿下如何了?”
毛玠说道:“主公与殿下相谈甚欢。说实话,我险些以为殿下当真是”
“孝先,慎言。”
毛玠悚然惊醒,看着张断淡然的眸子,背后流了一层细汗。
“孝先,怎么回事?”张断将杯子放下说道:“曾经提出奉天子令不臣的是你,当时的你显然还对天子有尊敬之意,如今是怎么了?连刚刚那种话都说得出来?”
毛玠深呼吸了几口,双眉微皱,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之处,“不瞒润之所说,前几日,杜畿等人邀请我前去参与酒会,其中有不相识的公卿大臣”
这话还没说完就被张断打断,“孝先,这种事不止一回了吧。”
毛玠脸色骤然阴晴不定,点了点头。
张断冷笑道:“谁给他们的胆子,与京城世家厮混,若是这话传到了袁绍等人的耳中,岂不是会落下把柄!”
毛玠连忙说道:“润之,此时该如何是好?”
张断略一思量,心中了然,“全军上下,恐怕都是这种骄横的心理,这种军队不宜作战,幸好,此时的袁绍等人被我限制在冀州,无法空出心思,否则,徐州怕是”
一边想着一边说道:“我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一定能够唤醒主公,我们此时就去找他。”
“好!”
两人齐坐马车,半路上居然停住。
“公子,是世家的人。”典朔的声音传进,让毛玠心中一寒。
张断冷笑一声,踏出了马车。
“原来是润之当面,失礼了。”
张断冷眼看着对面那人,此人名叫荀忠,乃是荀氏氏族的嫡家子,与荀攸同辈。
“原来是公理,失敬了。”张断微微一礼,随后说道:“公理这是为何,为何要拦住我的去路?”
荀忠呵呵一笑说道:“润之误会了,忠只是看见了马车上的样式从未见过,心下好奇而已。”
张断心中冷意更甚,他的马车上乃是张家的样式,他这样说明显是在嘲讽张家不入流。
张断念头急转,笑着回应:“断倒是高估了荀家的礼节,断以为,荀家人应当都是如公达,文若兄长那般见多识广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