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稀世珍宝
韩朴跟着花松来到了花松的办公室套房。
韩朴并没有注意花松的套房有多么的豪华,他的目光一下就被花松卧室内一个保险柜吸引了。
宝光,紫红色宝光啊。
韩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到能发出紫光的古董。
而此时,在花松的卧室里就有两件发着紫红色宝光的珍品古董。
花松正准备跟韩朴说些什么,看到韩朴直接进了自己的卧室,就跟着进去。
“韩先生,怎么了?”
“你说的从国外购来的古董珍品就在这保险箱里吧?”
韩朴指着花松卧床旁边的保险柜,声音都有些焦急。
“对呀,韩先生果然睿智。”
虽然花松对韩朴伸出了大拇指称赞,但他眼角还是流露出一丝疑惑。
韩朴知道自己有些急,于是就强行让自己平静了下来,说:“这么重要的东西,自然是要放在最保险的地方,保险箱当然最保险了。”
“哈哈,原来是这样啊,韩先生真幽默。”
花松这才释然,他有那么一刹那很怀疑韩朴怎么就知道东西在保险箱里,但韩朴这么一说,也就合情合理了。
“韩先生,请在外间客厅等候一下,我现在就取出三件古董出来,让韩先生过目。”
韩朴知道花松这么说是让自己避嫌,点点头,就走出去在客厅等待。
但客厅与卧室之间的墙壁和房门对韩朴没有丝毫的阻隔作用,花松输入密码打开保险箱的过程都落入在韩朴的眼睛里。
韩朴当然不会想着偷窃花松的保险箱,他要想做那偷鸡摸狗的宵小之辈,也太下作了,平白玷污了自己的玉佩外挂。
不一会儿,花松从卧室里出来,手里捧着三件古董。
韩朴站了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花松有些懵。
他对古董是门外汉,他手里的三件古董是在国外的拍卖会上花高价获得的,知道很珍贵,但珍贵在哪里,他不懂。
他也以为韩朴不懂,之所以让韩朴看,无非是觉得韩朴是应该能够接近关启生的人。
可此时看韩朴的样子,似乎韩朴能体会到自己手中古董的价值啊。
“韩先生,难不成,也对古董情有独钟?”
“嗯,会鉴赏一些。”
花松大喜,说:“说实在的,我买下了这三件东西之后,也想过要找专家鉴宝一下,但想到这可能很珍贵,怕是走漏了消息,引起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的觊觎,也就没有找专家。关公鉴赏古董天下独步,我想着直接把这三件送给关公,一旦确定是真品,一定能让关公高兴。”
“花老板,说实在的,我看了一下,其中两件,那是稀世珍宝,另外一件就差了些意思,但也不错。”
“真的?韩先生真的会鉴宝?”
看韩朴太过年轻,花松就不怎么相信韩朴的话了,何况,韩朴只是看到了外观,还没有仔细地研究啊,哪一个鉴宝的专家不是反反复复的鉴别完毕才能下是否是珍宝结论?
韩朴也不介意花松对自己的质疑,点头说:“我会鉴宝,而且我可以跟花老板担保,我鉴定过的珍宝,百分百准确无疑。”
花松嘴角微微抽搐,目光闪烁过不信的神色。
韩朴看出来了,微微一笑说:“花老板不相信是吧?好吧,现在你手中有三件珍宝,这件北魏鎏金韦陀立佛,一看就能看出来,就不多说了,就说你那两件还没有露出真容的珍宝如何?我说下内容,花老板说我说的对不对。”
花松眼睛里闪着不可思议的神色。
当初买下北魏鎏金韦陀立佛的时候,花松也是经过了一番调查,确定是真品才买下来。以他对古董的无知,当时只知道这是佛像,而佛像除了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弥勒佛等几个熟知的以外,他根本不知道其他的。
而韩朴一眼就叫出来了手中十五厘米高的北魏鎏金韦陀立佛来历年代,看来眼前的年轻人有两把刷子啊。
花松收起了怀疑的心思,对韩朴说:“韩先生眼光好厉害,那你说说这两件是什么?”
韩朴指了指花松手里的卷轴,说:“这是一幅画,一副古代的名画。”
花松心说这不是白说吗?谁不知道这是一幅画啊?也肯定是一副古代的名画,否则的话,能让自己花大价钱买下来?
韩朴自顾自地说道:“花老板,你对《女史箴图》有几分了解?”
花松心里一颤,惊讶地看着韩朴。
不会吧?这么神?这都能看出来?
花松惊讶之余,回答:“《女史箴图》乃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画的是古代著名的女子贞德的故事,一共有十二段,真品早已经流失,传世的只有唐代的摹本,不过这摹本也只剩下了九段,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韩朴满意地点点头,说:“看来花老板是做足了功课啊,说的很对。”
花松问:“韩先生,你该不会是以为我手里的这个画轴是《女史箴图》吧?”
韩朴摇摇头,说:“那怎么可能?不是藏在大英博物馆吗?当年英法联军抢走之后,再也没有归还,遗憾啊。不过,这也是《女史箴图》,只不过是不一样的版本,据我所知,完整版是十二段,分十二个故事,是插画类型的。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的是记载从汉元帝冯婕妤开始的九段,而在国内博物馆还有宋版的,多了两段插话故事。而你这手中的,则是一直都没有出现过的第一段故事,对也不对?”
花松张大了嘴巴。
自己手里的画轴还没有展开,韩朴就已经说出来了,而且说的和当时拍卖会上的介绍很类似。
“韩先生,太牛了,这个就是《女史箴图》的第一段,可以说,传世的尽管是摹本,但却是货真价实的第一段《女史箴图》插画。”
花松用颤抖的手将画轴打开,展现出了画轴的真容。
画轴是绢本设色,长度40厘米左右,高度大致在25厘米左右,通体仓黄色,但画面的人物构图鲜明有力,栩栩如生。
韩朴看到这幅画,赞叹连连。
“果然是《女史箴图》不曾现世的第一幅啊,价值连城,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