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婚?
暂时议定了朝鲜之事,孙承宗和卢象升又和皇帝详细说明了一下辽西和草原上的情况。
辽西的近况还是很乱,祖大寿和吴襄对世家大族的血腥镇压已经激起了各地豪强的强力反弹,这些人聚众结堡,往往这边刚一镇压下去,那边就冒出了另一伙,加上许多辽地百姓对朝廷还是不够信任,被这些世家大族一忽悠,头脑一热就干起了蠢事。
想了一下,朱由校对孙承宗说道:“孙师,辽地的世家绝不可留,朝廷既然已经开了刀,便绝无收手的可能,叫满桂和赵率教的人马替下祖大寿跟吴襄。他二人的麾下多为辽人,面对本乡本土的人难免会畏首畏尾。”
“另外,叫祖宽、何可纲率领关宁精锐配合满桂和赵率教的行动,告诉他们除恶务尽,但对于被蒙蔽的百姓,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之徒,朝廷均可网开一面。”
而草原上的局势却彻底陷入了僵局,在格勒珠尔根城,林丹汗的大军已经陷入了攻城的苦战,不仅未能寸进,还被奥巴台吉组织的几次反击给杀得损失不小。
贵英恰现在已经赶到了宣府,直接向留守宣府的曹文诏表明了想要购买重炮用来攻城,并提出了请求大明出动边军,一起进攻科尔沁部的意愿。
摸了摸下巴上长出来的胡茬,朱由校又对卢象升说道:“宣府的事,还得建斗你来做主,不过林丹汗毕竟名义上还是大明的盟友和国丈,咱们也不好把事做得太过明显。告诉曹文诏,再拖上蒙古人半个月再把宣府城墙上那五门仿制的红夷大炮卖给察哈尔就是。不过这大炮可是国之重器,想来察哈尔人也没什么金银拿来交换,这五门大炮跟相应的炮弹,咱大明倒是不妨吃些亏,就叫他们以五千头牛和两千匹驽马来换便是。”
辽东眼看着就要进入春耕,这一批牛马倒是可以解解燃眉之急,至于那五门红夷大炮,反正宣府已经换装了几十门新式铜炮,这些淘汰下的破烂货终归是要处理掉的,只要他林丹汗不嫌沉,大明倒是没什么可惜的。
卢象升对皇帝的决定并没什么异议,他的天雄军也已准备在七天后便返回宣府,要是天气够好,估计还能赶在贵英恰返回草原前见上一面。毕竟这一开春宣府的城墙跟各处塞堡还得继续修建,皇帝应承下的那座黄教寺庙也选好了地方,察哈尔人要是能提供一批青壮过来那可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见皇帝跟两位重臣的茶水已经凉了,方正化赶紧命几个内侍端上了新茶,等几人退下,朱由校这才笑着对孙卢二人说道:“既然事情都有了应对,朝鲜那边又没什么大事,朕还是想在建斗离开锦州前便迎娶插汗王女,二位卿家觉得如何?”
这该来的终究还是躲不过去,其实从内心上讲,孙卢二人对皇帝阵前娶妻的做法还是觉得不妥。可朱由校的态度十分坚决,一时间,这二人也没什么好办法来劝阻固执的皇帝。
摸了一下鼻尖,见他二人尬了半天嘴也没说出个子午寅卯,朱由校嘿嘿一笑道:“既然二位卿家无甚异议,那朕就在三天后迎娶王女。”
孙承宗闻言还是迟疑了一下问道:“陛下,这时间是否太过仓促,且我朝并无和亲先例,迎娶王女该是怎么个流程,该遵何礼法,该备下何种器具,以上种种,还需礼部和鸿胪寺诸大人遍查典籍方能确定。即便一切从简,但辽左苦寒,急切间连礼服都赶制不出来,若是慢待了王女,则与我大明声威有损。且皇后乃是后宫之主,这插汗王女即便地位尊崇,照例还是应听取一下皇后的意见……额……陛下看,是不是再缓上一些时日才好。”
孙承宗也是没办法,思来想去之下也只好拿出这么一个理由来劝说一下,至于卢象升,他一点都不想在这件事上跟皇帝产生什么分歧,毕竟孙阁老还有个帝师的身份,无论是国事还是皇帝的家事,他孙阁老都有资格说上几句话。
可孙承宗不提张嫣还好,一听他提到了皇后,朱由校的面色顿时就冷了下来,孙承宗见了也是微微一愣,并没有将话继续说下去。
朱由校也觉得自己反应过了些,将情绪缓了缓,又换上一副笑脸说道:“朕素来不喜那些繁文缛节,且插汗王女即入我大明天家,这规矩自然都得朕来定,夫唱妇随便是。何况此地有朕的良臣猛将和数万忠心耿耿的士兵,这等盛况,想来也是前无古人了,又何来慢待之说。此事便这样定了,鸿胪寺不是还有闫展明在这支应着吗?把他叫来,他若是敢搞出一堆耗时耗力的虚礼来折腾朕,朕就叫金大跟他好好抻练抻练。”
孙卢二人相视苦笑,对皇帝的任性之举,做臣子能够顶着巨大压力进行劝谏的还真就不多,何况这里不是京师,孙承宗和卢象升也是要脸面的,又做不出像那群御史言官般抱着御柱哭诉或满地打滚的举动,也就只好由着皇帝的性子去折腾。
过不多时,已经恢复一身标准大明文官形象的闫展明就这样规规矩矩地站到了厅中,听完方正化的复述,闫展明眉头一皱,向上行了一个大礼道:“陛下明鉴,我大明自立国起,尚无汉蒙联婚之例,一切仪程当循何法,臣等还需商议。且天子大婚,只有在登基前没有迎娶过正妻,登基后再迎正宫才可称为大婚。我朝现今正宫已定,这大婚之名,只怕插汗王女还当不得数……”
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朱由校打断闫展明的长篇大论道:"朕不管尔等用什么名头,总之朕说是大婚就是大婚,此间事关乎大明与蒙古结盟大计,既然没有先例,那便造个先例出来便是。且插汗王女乃是黄金家族嫡系后裔,在草原之上的影响力也无需朕来多言,你一句当不得数,我大明便要付出多少边军将士跟百姓的血汗来填补。此事无需再议,你只需记得,这大婚的仪程不可繁琐,一切从简从快便是,无非就是走个流程,有这么多将士为朕和王女见证,岂不比任何繁文缛节都要来得实在。一应花费,汝与方卿商议便是,好了这里没你什么事了,时间紧张,你这就去准备吧!"
见孙承宗和卢象升两位大佬都把头扭向了一边,闫展明心知这二位也拿皇帝没什么法子,当下只好苦笑下,跟着方正化给他指定的几个大小太监出去忙活了。
又想了一下,朱由校问向方正化道:”方卿,内官监赶制的军服还差多少?“
方正化在心中核算了一下答道:”回皇爷,现在已经到了四万套号衣跟两万副甲胄,剩下的也已到了天津装船,最晚四五天也就到了。“
拍了一下巴掌,朱由校赞了一声道:”如此甚好,这天已经转暖,即刻组织人手先给关宁军更换新衣新甲,然后才是京营和静塞军,天雄军不日即返回宣府,新装就直接送至驻地好了。“
这换装之事,还是在孙承宗刚到辽东便和朱由校商定好的,为了此事,兵部、五军都督府、军备部、内官监也是忙了一个鸡飞狗跳,因一次性换装的数量太过庞大,整个京畿和山东山西也全都调动了起来,江南的几十家大型织布作坊更是为了争取这项朝廷订单而打破了头,江宁的织造太监都将官司闹到了魏忠贤那里。
最后,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朱由校还是放弃了原本想叫各家竞标的计划,而是全权将此事交给了魏忠贤,同时告诉老魏,无论是谁想赚这个银子,都得先补齐了税款之后再说。
得了这份肥差,魏忠贤自是乐不可支,东厂的一众番子鹰犬更是气焰嚣张了起来,不仅把江南折腾了一个鸡飞狗跳,北直隶和临近几省也捎带着全都捋了一遍。
不过有东厂这群恶狼唬人,这查税之事倒是取得了很大进展,仅江南查抄罚扣上来的商税银子便足以支付此次换装,大喜之下,朱由校便给京营和西北的秦军也划拉进了换装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