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恩冬搬家
元旦的时候,安然的新房子也已经收拾好了,她马上就搬去了新家,其实新家也和秦时晴在同一小区,就在隔壁楼,户型一样的,她自己能住这么大的房子,倒是更开心了,秦时晴为了她的安全,家里装了很多摄像头,甚至还在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地方设置了好几个警报按钮,只要安然有任何事情,按下按钮秦时晴就能及时接到通知,这样他还能放心一些。不过小区里总体的安保都还不错,一户一梯,专卡专用,保安巡逻也到位,这也是秦时晴敢让安然自己单独出去住的原因。
秦时晴把家里原来常用的孙阿姨让给了安然,自己这边,由孙阿姨推荐了一个同事,据说也是勤劳又善厨艺的,尤其南方菜做得好,秦时晴对这点很满意,恩冬就喜欢酸甜口的菜色,这个阿姨的菜他试过了,应该很符合恩冬的口味。
安然搬家时候特意邀请季恩冬来个暖房宴,其实也就他们三个人,不过还是让阿姨做了满满一桌菜,三个人倒上红酒,“干杯,祝我独立生活终于迈出了第三步!”
“第一步是出来工作吧,第二步是什么?怎么直接就进入了第三步?”季恩冬好奇地问。
“第二步是我自己交了很多可靠的朋友,不需要家里审核了。”
“交朋友你家里还审核?”独立惯了的季恩冬有些难以理解,她从小到大父母管的不多,当然也是他们都很忙的原因,不管她交的是好朋友还是坏朋友,最终都由她自己来交往然后筛选,完全是自由的,她身边大多数也是这种的,父母即便干涉,也只是对那些听别人说很差劲的朋友之间交往的干涉。
“小时候不是交过坏朋友吗,所以家里管得比较多,现在天高皇帝远的,就没人管啦!”安然不以为意。
“我小姨就生了她一个,自然是千娇百宠的,不像我们家是两兄弟,所以家里对她管的比较多,主要是这傻孩子从小就傻,被人骗了还要帮人数钱的那种傻,小时候零花钱都能被人骗走,所以家里从小到大就习惯性帮她过滤身边的朋友。”秦时晴替她解释道。
“哎呀,那时候真是没见识过坏人,不知道同龄的小孩子也这么有心眼的,现在长大了就好了,知道被人骗不能帮人数钱了,哈哈!”安然自嘲道,家里人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就比如这次,虽然安然和徐乐意、宋可以的关系都还不错,但是毕竟不如季恩冬这个未来表嫂亲近,让别人知道她是秦时晴的表妹,而且一个人住这么豪华的房子,再好的关系可能都会有些别扭,毕竟她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又颇有姿色的小助理罢了。
这是安然自己的原话,虽然季恩冬很想告诉她,这个普普通通还要价格后缀——富二代,毕竟,她日常背的那些奢侈品包包一般人也是能认出来一两个的,不过,这是安然的私事,就像她自己不想坦诚自己的恋情一样。
其实安然办这个暖房宴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暗示恩冬:我搬走了,你可以搬进来了。
她也是这么和季恩冬说的,“哎呀,你看,你和我哥关系都处到这个份上,何必还在意别人的目光呢,再不行你俩早点结婚,这样不就更省事了,有人多嘴就直接掏出结婚证,老娘持证上岗的!”
这话秦时晴特别爱听,不过他也觉得恩冬不会同意的,所以只能心里想想。
“哎呀,太快了,不行不行。”瞧吧,果然不出所料。
“不然你自己买个车,到时候上下班你们各自开各自的车,别人也不会跟着你们看你们的目的地是不是一样的吧。”安然也知道季恩冬的顾虑。
“这主意不错,我给你买个车,安然你要不要?顺便一起买了。”
秦时晴买车像是买白菜一样的语气。
“我就算了,说不定哪天我就要被老妈召回德国,还是给恩冬买吧,我每天蹭车就ok!”
“不要给我买!我自己可以买!”恩冬赶紧拒绝,话说完才觉得不对劲,她这是被赶鸭子上架了吗?
秦时晴笑出声来,他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恩冬都不愿意的事情,被安然几句话搞定了。
“答应了可不能反悔,明天我就帮你 收拾东西搬家,后天就去买车。”
季恩冬虽然不是特别情愿,但是她也觉得自己开车上下班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么久以来,一直是秦时晴在将就她,自己好像是有些任性了。
既然这话一出,第二天秦时晴就帮季恩冬把东西搬过来了,其实她东西真的不多,在w市住了马上就整整一年了,东西用四个箱子一个提包就全收拾完了,一趟车就拉完了,连搬家公司都不需要,刚好房子之前签的一年的合同,也快到期了,恩冬收拾完确认没有遗漏就干脆提前和房东退房了。
东西少,收拾起来也简单,反正恩冬只把当即穿的挂出来就好了。
“为什么非要放在次卧?”秦时晴不理解恩冬非要把她的东西放在次卧,也就是安然之前住的房间里。
季恩冬没回应,其实是不想做对比,她看过秦时晴的衣帽间,柜子里和架子上满满的,收纳的整整齐齐,她那几件衣服可能只占衣帽间一个角落就够了。都不用她自己说,秦时晴肯定会想方设法给她添置的,这也恰恰是她不想要的,上次买护肤品和保健品的钱好不容易才说服秦时晴收下,季恩冬是个普通的自尊自爱的女孩子,她做不到心安理得地让男朋友给自己花太多钱,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回馈。
“你这样总感觉是随时准备走,我很没有安全感。”秦时晴从身后抱住季恩冬。
“怎么会?郎有情妾有意,我现在不是已经搬过来了吗,还要向秦总学习如何迅速看完一排书呢?”确实,一段时间没过来,秦时晴的书架上的书又多了挺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