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方平江不敢说的画,来头真大
“想什么呢?”
叶陵这时候也已经下来,看到宝友们的弹幕,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下来还没有开始看东西就已经说自己赚麻了。
东西都还没有看,不至于。
“怎么不至于?”
宝友们听到这话来了精神,主动帮叶陵算起来。
“叶神你不能欺负我们看不懂名字吧?”
“就杜维拍照的这些东西。”
“唐伯虎、仇十洲、八大山人、董其昌……”
“这些人的书法字画没有一个是便宜的吧?少说一张都是千万起步,个别珍品九位数也是有可能的。”
“不算金石,只有这些书画也赚回这个公馆钱了吧?”
“可能还超了。”
有宝友默默补刀。
“那就是了!叶神,你看看,我们都知道这些东西赚大了,你还说不一定,这太谦虚了。”
“这些没有那么高价值。”
“唐伯虎的画,目前最贵的一幅也就是七千万,一般的作品就是三千万。”
“按这个均价来算,也要二十多幅同等级的才能凑够这个房款,眼前这些,还是不够。”
宝友们愣住。
这么说,好像是对的,可是总感觉哪里不太对。
“叶神,这里也有东西!”
“对啊,叶神你别的地方还没看吧?”
宝友们听到杜维声音,意识到他们刚才的问题是什么。
箱子里这些确实不够,可叶陵这里不止一个箱子啊!
“别的里面不用看了,没什么好书画了。”
叶陵扫一眼淡淡道。
杜维和宝友都不信他说的,催促杜维打开箱子查看是不是这样子。
一个、两个……七个……
“卧槽!还真是邪门啊!”
七个箱子打开,宝友们看着结果说不出话来。
还真就是一幅书画都没有,全都是金石器还有木雕陶瓷这些,唯一算是书画的就是幅扇面。
“叶神,这你都能看出来么?”
“能问下这个是怎么看出来的吗?”
“想学习啊!”
叶陵看向弹幕,眉头微挑。
“书画的长度就不可能放在这种箱子里面,没看到庞家都是用木匣子装么。”
“这些箱子一看就是给这种比较固定的物品准备的。”
“看一眼就知道了。”
“……”
宝友们全部愣住,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叶陵就这么直接了当的看,根本没有任何分析可言。
“这种东西要什么分析,不是看出来就是了。”
叶陵摇摇头,仔细打量一圈密室内的情况。
书画作品确实不多。
不过也能理解。
比起别的文物来说,书画其实是最好携带走的。
只要拆了装裱,随手一卷就可以藏下,要是愿意费点心思还可以直接藏在箱子夹层。
当年溥仪出皇宫,就用这种方法带走了不少文物。
根据回忆录的资料显示。
当时溥仪一行人身上背着的国宝文物的数量价值可能有近万两黄金。
这在当时已经是巨款。
而庞家留下的这些书画,叶陵眼中已经有了信息。
【唐伯虎仕女游春图,画面虫蛀较多,破损明显,为残卷。】
【董其昌赤壁贴,画面沁色严重,墨迹有洇开痕,装裱时操作不当所致,为残卷。】
【仇英兰亭青绿设色山水长卷,经裁切修复,画面连贯性缺失,为残卷。】
……
大多都是残缺和待修复的画作。
这种作品,带走的时候容易遭受更大的损失,确实不如放在密室来的安全。
只是,除了这些待修复的画作外。
叶陵更在乎的是箱子下面一幅从未装裱的作品。
这才是真正的宝物。
只可惜,没有人看到这幅作品。
杜维和孟德把匣子里的书画摊开都看到了上面待修复的痕迹,也明白了叶陵为什么说这些东西不值钱。
的确,和别的金石雕塑陶瓷比起来,残破的画卷价值确实会更少一些。
“可惜了!”
所有人都叹口气。
这些书画至少都是明代的作品,大多都是孤品,而且收藏钤印完整,要不是因为有虫蛀和破损,价值不可估量。
虽然说现在价值也很高,但是要配上叶神给店里准备的其它的文物还是有些不太够。
毕竟那些文物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镇国之宝。
只是明四家的画作的话,确实欠缺。
“真的是差一点。”
“没想到庞家也没有凑够叶神想要的画作,这下难了。”
“全国”
“那几幅不够,但这幅够了。”
叶陵上前,从箱子底下摸出一张已经泛黄的叠起的宣纸。
宝友们目光落下,怔在原地。
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叶陵手里就是一叠普通宣纸。
这难道还能比刚才的明四家还有这些人的书画更值钱么?
“都还没有装裱出来,叶神你不是说笑话吧?”
叶陵微微一笑。
“书画作品,值钱不值钱不是看东西有没有装裱好,而是看这个画作的作者。”
叶陵展开宣纸。
宝友们看到纸面上面的内容露出奇怪表情。
画面上是一幅常见的城内风景画。
城墙、老树、酒旗、行人、商贾……
虽说没有特别多的笔触,可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亭台楼阁全部生动鲜活,看着真的和他们真实见到一样。
宝友们觉得这画面有点熟悉,却一下子想不出是谁的作品。
再看城外,绿树怪石,江水碧波,是典型的青绿设色画作风格。
这两种绘画风格同时出现在一幅画作上已经很奇怪,关键是还显得异常和谐。
“你们只看出这是一张旧宣纸,难道没有看出这上面的笔法和墨色么?”
听到叶陵这么说,宝友们纷纷认真看起来,想要在纸张上面看出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可是任他们看了半天,这张展开的宣纸上的内容还是有些迷茫。
“叶神,要不然您就直说了吧,真的没有看懂啊!”
宝友们有些茫然。
“方大师还在么?要不然您说说也行啊!”
宝友们想起方平江还在直播间,连忙询问道。
“我也看不出来。”
方平江看着画作苦笑起来。
他号称两笔方平江,可是在这幅画作面前还是只能折戟。
主要是画风实在是太难辨认。
这画面上的青绿设色是典型的南宋画院风格,比较出名的就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
而城内百姓生活图的风格又像是《清明上河图》的风格。
这两人虽然都是北宋画家,也都在宣和画院供职,认识的可能性的确不小,可是在一起绘画,这个真的不太可能。
何况这两种画风就算要融合也不是这个样子的。
方平江说出分析,整个直播间的宝友全部愣住了。
这画这么有来头么?
居然是十大传世画作中的两人共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