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教育,科举制度大变革
应松铁路已经进入到了,大规模的运营当中,无数来往于两地的客商和旅客,都能够乘坐火车,实现快速往返与贸易。
可以说,这条铁路一经运营,就非常的繁忙。
大清境内其他的几条铁路线,也开始了紧张迅速的修建当中,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之下,这些铁路交通线预计很快就会完工。
同时,应松铁路复线修建工程,也已经提上了日程,一旦建成复线,应松铁路的运载量,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整个大清帝国,也正在迅速的发展壮大。
转眼间,又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整个大清发展非常迅速,每个州府,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次朝会,洪熙特意对去年的,全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皇上,去年一年,帝国实现财政收入八千八百万两银子。比起以往几年,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左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国内的工商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内阁总理大臣和珅,高兴的说道。
洪熙点了点头,在大清帝国大变革之前,整个大清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五千万两银子而已,现在,大清帝国财政收入能够,增长了三千万八百万两银子,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更何况,随着国内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交通建设等的推进,预计今年的财政收入,还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增长到五千七百万两银子以上,乃至于六千万两银子,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皇上,去年一年,全国的教育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帝国内阁的指导之下,已经开始推行到每一个村落,或者相邻的几个村落建立一所小学。
一个乡镇,或者相邻的几个乡镇建立一所初级中学,每个县城建立一所高级中学,每个省,建立几所大学。
这个计划,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了,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可以完成这个计划,只不过,由帝国财政来承担小学和中学的所有费用,帝国财政的压力非常的大,内阁副总理大臣,刘墉说道。
哪怕压力再大,这一制度也必须要推进下去,帝国的人口虽然很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
朕希望通过各级学校,教导他们读书写字,学习文化,忠君爱国,这样的话,帝国才能够真正,强大起来,洪熙一脸的期望。
一个民众目不识丁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国的,只有将民众的文化水平,提升上去之后,大清才能够强大起来。
这样的例子,在现在的文明社会非常的多,,不管是普鲁斯王国的崛起,还是东洋帝国的崛起,教育肯定都放在了首位,洪熙自然也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建设了。
这一政策,倒是让大清全国民众各个阶层,都非常的满意,高呼洪熙皇帝,完全就是一个圣君啊!
几千年来,无数的皇帝,虽然也有人重视教育,但是,却绝对没有哪一个,做到像洪熙这样的,这已经是在用行政命令,要求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学习了。
对于那些成人文盲,也通过朝廷下令,各级州府衙门,开办补习班或者夜校等等来进行扫盲,让他们学会认字。
可以说,大清帝国政府接下来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点都不会比军费少,甚至更多。
与此同时,大清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在去年就举行了,无数的学子们纷纷应考。
只不过,洪熙更改了原本的科举制度,将科考分成省考和国考两次。
并且,取消了几百年来所谓的秀才,举人,进士的等级划分。
通过考试的学子,也不会直接授予官职的,而是先成为,没有品级的吏员,然后再一步步的向上爬。
这也就取消了学子们,一步登天的机会,让不少有志成为状元、榜眼和探花的优秀学子们,大失所望。
尤其是科考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等等,大量的考题都是涉及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格物致知方面的知识,这让很多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擅长诗词歌赋的学子们,大为不满。
很多落榜的学子们,更是开始诋毁帝国政府的科考制度,甚至开始宣扬前明朝廷的科考制度才是正统。
但是,整个大清的科考录取的总人数,却多达数千人,录取的规模比起以往的历朝历代,都要多得多,哪怕仅仅是当吏员,也比普通人要强上不少了。
这使得更多的学子们,尤其是那些才华本不是太高的学子们,反倒是赞扬起大清朝廷的新科考制度了。
毕竟,只要能够通过科考,哪怕是没有品级的吏员,也算是进入了仕途了,如果发挥好的话,未来未必没有机会,进入中枢,成为内阁高层的。
帝国的新科考制度,虽然让很多自诩为精英的,优秀学子们,大为不满,但是,却赢得了更多的读书人的支持。
以至于帝国的这一科考制度,能够继续推行下去,并且,得到越来越多读书人的,拥护和支持。
很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能够参加此次科考的读书人们,都大为后悔,纷纷发誓,会在来年参加科考,不用想也知道,改革后的新科举考试,参加的人数一定会非常多的。
随后,其他的内阁各部尚书们,也纷纷报告了,各自的情况。
总体而言,虽然整个大清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但是,整个帝国都正在蒸蒸日上的发展。
大清帝国,未来必定会强大起来,距离洪熙皇帝的期望,也越来越近了。
未来的大清帝国想要称霸世界,想要同其他国家抢夺殖民地,或者说避免被敌方强国殖民,那么,大清帝国就必须,要发展强大起来才行。
只有大清帝国本身强大起来,才有足够的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扩土,大肆扩张。
通过掠夺其他地区的资源,土地,让大清帝国变得更加的强大,让全国的老百姓们,全部都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