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哥哥科举我基建 > 第71章 第71章

第71章 第7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家人每日各自忙碌,晚饭都尽量等到一起吃。李家没啥食不言的规矩,吃饭的时候,热热闹闹的才好。

    饭桌上,老李头和老李氏一般不开口,老俩口喜欢边吃边听儿孙们说话。李家三妯娌先夸两儿媳妇如何如何好,李家三中年说说今日又涨了哪些见识,主场就交给了进士四兄弟。

    李承仁几个现在走上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新晋公务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都是新鲜的,随便讲讲就能让饭桌上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四兄弟分在不同的组,不在同一部门行走,三个哥哥的境遇大致一样。同一组里都是比他们大不少的人,名次有高有低,家世有好有差,相互之间都想交好,相处起来还算融洽。

    只有四哥李承智这边画风清奇,个个都是青年才俊,排名靠前不说,家世也一个比一个好。

    李承智自觉年纪小,虽是探花,但阅历眼界和世家公子差的老远,几人刚聚到一起,就自认小老弟的位置。

    范子期,贾浩然,王子钰则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谁。唇枪舌战半天,最后还是李承智提议按年纪排,由陈茂做他们这一组的领事人才勉强停战,平时相互之间还是火药味甚浓。

    他们到各部行走,会有人教导部门内的章程和公务内容。之后会分给他们一些不重要的事务,领事人牵头,大家伙相互讨论着做完。

    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初略了解各部门公务如何处理,快的组大半年就能在各部行走一遍。

    李家兄弟在不同部门,每日饭后大家在书房说说今日处理的公务和对部门公务内容的看法,成长得飞快。

    李承智彻底改变了对世家子的看法,他们不仅仅是日常衣着靓丽,行事讲究的富贵公子,也是基础扎实,才华横溢,见识广博的同僚。

    拿到手上的简单公务,几人抽丝剥茧,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背后的原因,说出一连串的影响来。

    要不是说出口的话总有一股挑衅的味道在里面,李承智都要以为自己在旁听六部大佬们议事了。

    不过三人虽不和,对李承智的态度都格外好。遇到李承智不懂的,会耐心指导。有些繁琐的公务,也是几人平分,不会因为他家世低,年纪小,就让他“多练练”。

    这种事在别的组可不少见,只要不闹得太过,上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官场上尔虞我诈,踩低捧高的事可不少,提前适应适应也好。

    世家公子诚心要交好,一般人真抵挡不住,李承智很快就有了让其他人眼羡的烦恼:个个都邀他休沐日一起喝茶游湖。

    呃……还有家中妹妹贤良淑德,久仰探花郎风采,也想听探花郎说说诗词歌赋……

    世家权贵的利益联姻,除了极个别的都不是盲婚哑嫁。门地相当的小儿女互相看对眼,做长辈的再张罗定下亲事,省心省事。

    成亲后即使不能过得举案齐眉,多数也能过得下去。真要是勉强配对的,多会成为怨偶,严重的两家结怨,给家族带来一堆麻烦。

    不过可以看对眼的对象有哪些,家里长辈早就千叮咛万嘱咐过。若是看上了身份不符的,还想娶为正妻,那就别怪家里棒打鸳鸯。

    李家如今在京城的地位,说高不高,除了老李头身上有个六品虚衔,朝中无一人,族中那就更不用提了,相当于没有。

    说低也不低,两个孙媳都出身好,背靠安阳侯府和韩将军府。四个孙子都中了进士,不管哪一个能混出头,携带着其他人都不会太差。

    更何况皇上是明显将李家四兄弟记下了,眼看着就要一步一步的成为京城新贵了。

    家中婆婆不在跟前,又有不纳妾的家规,女儿嫁进去日子好过得很。瞅瞅那李家两个孙媳妇,想回娘家就回娘家,见天的出门消遣。

    听戏游湖喝茶,晚了还有夫君来接,日子过得比当姑娘还痛快。这种日子不少权贵家的姑娘也想要啊!

    单说李成智这个人,长相端方,温和有礼,身姿俊秀,皇上钦点的探花郎。小小年纪行事周全,洁身自好,未定亲,也未和任何女子有过纠葛,多好的夫婿人选啊!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李承礼,这位虽比起他弟弟来略逊一筹,但也是难得的青年才俊啊!和他年纪相当的待嫁姑娘人数更多。

    李承礼觉着自己还未正式步入仕途,就遇到了最大的拦路虎!

    将来老了,有人问他,为啥年纪轻轻中了进士,结果却仕途不顺?

    他能说是因为他拒绝了太多想当他岳父的人么?至于李承智,他被同组的三人盯得密不透风,其他人再眼馋,也只能作罢。

    李家书房里,两兄弟面面相蹙,堂堂男子顶天立地,如今处境好似孤苦无依的貌美弱女子?

    还有边上兄嫂和妹妹,毫不留情的落井下石,放声嘲笑。笑过之后,几兄弟也知道,两个弟弟的亲事得定下来了,时间久了得罪的人也不少。

    老李头和李铁三兄弟申明,这事他们帮不上忙。老李氏表示,以后孙媳是和孙子过日子,孙子喜欢就好。李家三妯娌倒是想凑热闹,奈何京城夫人们那套做派,她们实在是学不来。

    这个重大责任就落在李桃花和两个嫂嫂身上了!

    两个当事人一脸信任:妹妹和两个嫂嫂都觉得好的,他俩也肯定觉得好。

    至于是否喜欢?二哥成亲之前也没喜欢上二嫂啊,现在还不是夫妻相和的很?只要人不坏,性子不差,处着处着不就喜欢了嘛。

    说句心里话,妹妹和两个嫂嫂都觉得好的,他们只怕自己配不上,哪里敢挑三拣四的?

    妹妹看中的,肯定是人品性情都好,两个嫂嫂那关也能过,家世也低不了。

    也不是说家世不高的姑娘不好,两人在国子监这么长时间,早已不是当初的天真少年郎。

    心里都清楚得很:中了进士,只是入仕的第一步。七八品的小官儿,若是没有门路,不知道要蹉跎多少年,才有一展所学,升官进爵的机会。

    若是有个得力的岳家提携,不说前路一片坦荡,至少有了功劳,不会轻易被人占了去,仕途上也能少走不少弯路。

    况且,外人看李家的底蕴,也要看姻亲都是谁家。自己兄弟几个的岳家门第高了,妹妹将来真看上了哪个大家公子,也是一份助力。

    所以,这哪是他俩满不满意的事?是人家姑娘挑不挑得中他俩的问题。

    李家兄弟从开始进学到取中进士,一路都有妹妹鼎力相助,娶媳妇这事,也是大事,交给妹妹一百个放心。

    李桃花心里呵呵,没想到自己四个哥哥,除了大哥,剩下的还都是钢铁直男型的。

    天还不是很冷,雪花已经纷飞,又是一年赏雪(相亲)宴开始的时候。

    当初韩紫菱看上了李承义,主动找上张静柔,最后还成了的事,京里消息灵通的人家都知道。毕竟,韩紫菱行事光明磊落,理直气壮得很,从头到尾就没遮掩过。

    现在京中都知道李家余下两个年轻进士的亲事,也是长嫂张静柔在张罗。

    韩紫菱那就是一凑数的,李桃花作为最小的妹妹没有给哥哥们寻摸媳妇儿的理,做主的应该还是李家长孙媳张静柔。

    济州知府这选女婿眼光是真好,在李家连个举人都没有时,就能果断下嫁嫡幼女占下了李家长孙媳的位置。

    巧了上两辈的女眷都不顶事,后头几个弟弟妹妹的终身大事都由这长孙媳来张罗。

    门生故旧都是助力,更别说寻常吃席都能做一个桌子的姻亲和姻亲了。

    这济州知府不光是女儿嫁了个好人家,还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不费吹灰之力的就结交上了几户高门。

    不少官职不高的人家也酸了,这回酸的对象是不在京中的济州知府。

    如今张静柔,韩紫菱,李桃花齐齐出动,频频参加各种赏雪赏花宴。各家夫人小姐哪里不知道,这是给李家两兄弟相看来了。

    两兄弟的底,早就被各家打探得清清楚楚,夸街那会,姑娘们也都见过本尊。私下问了自家姑娘,得到愿意回答的夫人们满面笑意,对李家姑嫂热情得不得了。

    李桃花跟着两个嫂嫂,白日里脸都要笑僵了,晚上还要聚在一起讨论各位姑娘的性情,还得派人打听这家人一贯的行事作风。

    这时候结亲真不是两个人的事,找了个麻烦事不断的亲家,那真是得被拖累得焦头烂额。

    定下了大致合适的姑娘人选,还得找机会让李承礼和李承智瞅一眼。也不能真让这两人跟李承义似的,都到安排男女见面说话的环节了,还不知道人姑娘是哪个。

    李桃花不知道她在寻摸嫂嫂的同时,还有不少人家在相看她呢。

    小姑娘长相讨喜,眼神清亮,落落大方,笑吟吟的跟在两个嫂嫂身后,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惹人心喜得很。

    安阳侯府拿她当半个主子,四个哥哥都得力,京中夫人们看李桃花眼圆脸圆,面团儿似的又爱笑,觉着和家中嫡次子正相配。

    夫人们面上笑得再灿烂,心里头也嫌李桃花到底是乡下人出身,农家姑娘长大的,做宗妇缺了眼界和气度,规矩也差了些,做嫡长子媳妇不合适。

    张静柔和韩紫菱嫁进李家后,才真正知道了李桃花在李家的分量。大事小事只要李桃花开口,李家上上下下无有不应的。

    再看看李桃花的聪明劲儿,捣鼓出来的那些东西,真要说起来,比起四个哥哥强多了。

    要是桃花儿去科举,不说状元吧,她四哥的探花郎位置保准保不住。

    两个嫂嫂对李桃花的滤镜一米厚,觉着也就京城四公子,能勉强拿来给桃花儿相看相看。

    不过四公子比桃花儿大太多了,还是委屈了我们桃花儿,还得看看其他年纪小的俊杰们。

    她们俩不光是要给两个小叔子寻摸媳妇儿,还得了长辈们的嘱咐,要给小姑子寻摸小相公呢!

    两人看丞相夫人对李桃花格外热情,相视一看,确认了眼神,那是对相中的儿媳才有的神态。

    就李桃花还当是丞相夫人给自己女儿或侄女,打听她哥哥呢。

    李桃花还纳闷呢,两个嫂嫂没说丞相家里有适龄的姑娘呀。不过人家女方家长都这么主动了,自己作为男方家的代表,得更热情才是。

    先是给丞相夫人一顿夸,再给两个哥哥一顿夸,眼神真挚,言辞恳切,用词新颖。

    经过前世彩虹屁洗礼,这么多年练习,李桃花的夸赞没人能顶得住。

    丞相夫人杜氏心里乐开了花,小儿子目下无尘,老大不小了,谁家女娃都瞧不上,这次故作镇定的特意来透了点口风。

    不枉她兴冲冲特意找过来,哎哟喂,这姑娘可太招人喜欢了,这要是娶回家,她都得多活几年。

    杜氏恨不能当场定下亲事,李桃花心里为自己又点了个赞。又搞定一个,她为两个哥哥的亲事,可是立了大功。

    两人都笑纳了对方的热情,各自满意。

    李桃花对这里姑娘们十四五岁相看,十七八岁成亲适应得很,只是从未想到自己头上过。十五岁还是初中生呢,禁止早恋!

    范子期挖空心思想着怎么能见见李桃花。娘满意,爹同意,只要他和小姑娘互通了心意,就可以上门提亲了。

    范子期最近看李承智的眼神格外热切,李承智再三表示,他的亲事家里做主,可别在他这里使劲了,这眼神瘆得慌。

    范子期:我拿你当大舅哥,你看我像大舅哥?

    经李桃花和两个嫂嫂筛选,李承礼觉着兵部侍郎家的赵菁菁好,这姑娘给她爹做的点心看着就好吃。跟妹妹一样喜欢捣鼓吃食的姑娘,想必也跟妹妹一样性子好。

    李承智则是松口和贾浩然的幼妹贾珠珠见了次面。这姑娘自从进士夸街上见到李承智后,就缠着贾浩然从中牵线。

    有韩紫菱的成功案例在前,要不是家里头盯得紧,她也要效仿未来二嫂的勇猛了。

    贾浩然和李承智一组开始各部行走后,这姑娘每日都要找哥哥打探,今日探花郎中午吃的什么饭食?喜欢什么点心茶水?说了哪些话?做了那些事?

    李桃花姑嫂参加的每一个宴会,贾珠珠都不缺席,笑吟吟的主动把自己的喜好性情,交代得清清楚楚,和韩紫菱之前的毛遂自荐也不差了。

    能不着急嘛?多少姑娘家盯着探花郎夫人的位置呢?有韩紫菱“珠玉在前”,她只是话多了一些,比其她姑娘脸皮厚了一点点而已。

    日常嫌弃贾浩然,要是当哥哥的得力点,她早和探花郎一起游湖喝茶了,说不定这会亲事都定下了。

    贾浩然一边头疼的看着妹妹如此“积极主动”,恨不得将抢走妹妹的李承智拖过来揍一顿。一边又不敢对李承智阴阳怪气的,怕妹妹知道了来找麻烦,把自己憋了个够呛。

    两兄弟都倾向武将家的女儿,一是受妹妹影响,喜欢活泼大方的。二是也怕娶回个规矩多的,家里人不自在。

    赵菁菁那边好说,双方都有意,张静柔约了侍郎夫人上香,两个年轻人后院说几句话儿,自然就成了。

    上门提亲,定下日子,只等年后春上成亲。

    时间紧了些,是侍郎夫人怕夜长梦多,暗示着万一李承礼明年定了外放,到时候着急成亲反而不美。反正女儿的嫁妆都准备好了,早些成亲也无碍。

    嗨,不纳妾的年轻进士可是那么好找的?早日成亲心里才踏实。

    嗨呀!论家世人才,自家菁菁在京城贵女中还真排不上号。

    本来只是试试的,没想到年轻俊俏,前程无量的金龟婿,就这么主动掉自家面前了!不摁住是残废!

    管他李家看上自家女儿啥呢?想不明白原因就不想啦。总不能是因为自家老爷官职不高不低,女儿琴棋书画只懂皮毛,就是爱吃,心还贼大的原因吧?

    不得不说,女人的直觉有时候还真是贼准。

    镇北侯府那边既然没拦着贾珠珠见李承智,就说明家里也不是很反对。只是这门第也太高了些,而且镇北侯夫人没出面,张静柔也不好贸然下帖子。

    但人家姑娘这么积极,作为男方也不能装傻。

    最后还是韩紫菱回家请了她爹,直接请镇北侯喝酒,言语中问了镇北侯啥意思?你家长辈的不张罗,也不拦着自家姑娘行事,到底是同意呢还是同意呢?

    镇北侯喝一杯酒,抬眼看向韩将军:“我家啥意思你不知道?你姑娘当初自个找上人家嫂嫂的时候,你是啥心情,我现在就是啥心情。”

    韩将军立马倒酒碰一杯,一口闷了。

    懂了懂了,大哥嗳,咱俩这是同病相怜啊这是!怪不得咱俩平日里也不怎么来往,这次一说请你喝酒你就应了。

    捧在手心里的嫡幼女,说不得,骂不得,一门心思向着别家小子,偏这小子也还算凑合。

    只是家世又低,说不得将来还得带着自家闺女东奔西走,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

    自家闺女长得俊,性情好,家世更不用说,就该嫁个十全十美的人家。

    女婿得才华横溢,英俊潇洒,一门心思对自家闺女好。家世也得配得上自家闺女,家中女眷都是宽和好性子的,最好是一直住在京城,隔三差五的回家住一阵。

    不过这也就是心里想想,皇帝的女儿都不一定能嫁得了这样十全十美的人家。说实在话,李家除了家世不显,其他也还凑合。

    韩将军心里明白,镇北侯府这是同意了,只是心里别扭。

    当即哈哈大笑,正色道:“侯爷,我老韩也算是过来人了。说句实在话,闺女嫁进李家不错。按我夫人说的,我那丫头一不担心有姨娘妾室来闹心,二没有公婆要伺候,三呢李家又没啥规矩,女儿过得比在家还快活。哦,我那丫头,三天两头的回家吃饭,我还真没觉得她嫁出去了。”

    镇北侯闷不吭声的碰一杯,韩将军心说,大家都是战场上过来的,看着一个个五大三粗的,谁不是玲珑心肝,千里眼,顺风耳的?

    不把李家小子里里外外摸透了,你会放任闺女一个劲往人家嫂子面前凑?

    不就是看着闺女还没嫁呢,就胳膊肘往外拐,一心扑在臭小子身上,把老父亲丢在脑后,心里醋坛子翻了嘛?懂,这个俺可太懂了!

    韩将军夫人索性做起了媒人,带着张静柔直接上门提亲,定下了日子,就在李承礼成亲一个月后。

    都是一样的想法,要是准女婿明年定了外放,匆匆改成亲的日子就不美了。

    镇北侯夫人本想过两年再成亲,奈何闺女太着急。

    再一看张静柔,气色极好,成亲两年了,肚子一直没动静,细细瞅瞅,眉眼间没有半分愁色,想是李家还真真就没人催过子嗣。这么一看,就更满意了几分。

    探花郎她也见过,唇红齿白,翩翩公子,才华横溢,光看个人,倒也配得上她家珠珠。算了算了,女儿喜欢,早些嫁就早些嫁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