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哥哥科举我基建 >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桃花没想到,皇帝会如此看重她家,她还被皇帝记挂上了。

    李桃花前世死前那几年,网上流行教人各种方子。生怕看的人学不会,文字版,视频版不够还有直播现场互动教学。

    李桃花是真心觉得,除了西瓜和红薯的来路不好说,自己目前拿出的方子,都是很简单,捅破一层纸就能发现的。

    这种方子能卖钱就挺不错的了,哪里想得到会被人认为是菩萨点化呢?

    也可能是家人的无条件相信,这些年的安逸平静日子,让她失了警惕之心。

    之前在县里,住斜对面的张家,家里就一对年轻夫妻。相公年纪不小只知道读书,还连个童生功名也没有,靠着出租府城祖产过活。

    小夫妻搬来县城住几年了,也没个孩子,老李氏和李家三妯娌私下里都说,怕不是男的不能生,才夫妻二人单独搬来县城住。

    还有左边的新搬来的吴家,吴老爹带着两个儿子做木工活,也不咋出门。

    李桃花听老李氏感叹过几次,这一家子看着也不是太穷,又有手艺,就是一家子都是闷嘴葫芦,要求还高,要不也不会一直说不上媳妇。

    老李头他们搬去府城后,这两家人也前后脚搬走了。

    老李氏后来回县城,还跟儿媳妇感叹,也不知道那两家有没有怀上孩子,说没说上媳妇。

    普通老百姓,遇到奇怪些的邻居,自动就脑补上了各种故事,压根不可能往暗卫上想。

    皇帝最是多疑,一家子都是普通人的农家,突然就得了西瓜和红薯,还有于国有大利的方子,那不得查个底朝天?

    派了暗卫查一普通农家几年还查不到缘由,可不就想到神仙上去了?

    就老李头家全家,对李桃花那宝贝的样子,再有几年前的福星降世之说,得仙人眷顾的是谁那还用问?

    这事皇帝知道,别人不知道哇。怕有些喜欢凑热闹,好奇心强,行事又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惊扰了这家人,皇帝老早就派了人来。

    一为保护,二为监视,若是这家人又拿出了什么物件或方子,可不能落别人手里。

    这几年李家用红薯晒了红薯干,做了红薯粉条,还在庄子里养了不少猪。前两样都没避着人,也不算什么新奇的法子。

    只庄子里的猪都是阉了的,长得又快又肥,听说肉味也好。

    皇帝不缺牛羊肉吃,对此也不在意。

    至于豆腐,之前没觉得豆子做的东西,能好吃到哪去。还是安阳侯府的德阳公主都夸好了,皇帝也让御厨做了一桌豆腐宴,才觉得自个之前错过了好东西。

    一日三顿饭的吃着,哪怕是皇帝,也是会嫌菜色就那些种的。

    李桃花不知道她家的合作伙伴,由安阳侯府变成了皇帝。

    听丸子来报,安阳侯世子齐瑜带了一车礼,直接上了家门,还感叹阿爷眼光是真好,一下子就逮到个靠谱的粗大腿。

    世子如此大张旗鼓的来,想来是不会私吞方子了。

    没多会,李良一脸纠结来回禀:“世子与老爷在前厅把酒言欢,契也签好了,李家出方子,其他都不用管,得利五五分。每月分账,账本每月送李家查看,还主动提出,吃完饭就去衙门签官契。”

    李桃花都呆了,权贵中还有如此正直良善的?五五分,李家已经算占便宜了,比之前自家的底线二八分,已经强了好几倍。

    世子亲自去签官契,看来是不会在账目上弄虚作假了。这安朝的权贵如此良民的么?还是说自家真是得了神仙保佑,一下子就挑中了个品行好的权贵?

    那边齐瑜也在暗叹:这趟没白来!这田大夫家的吃食,看着普普通通,吃起来味道是真好。清蒸的鱼不知道淋了什么,没有半点腥味,鲜嫩爽口;那道褐红色的红烧肉鲜甜美味,一抿就碎,肥肉不腻,瘦肉不柴,比御膳房的羊肉都做得好吃,其他的菜品也是半点不输侯府的饭菜。

    那几道点心也是从未见过,自己不大喜爱甜食的,尝起来也觉得可口。

    看来这田大夫家好东西还真不少,回去可有话向皇上回禀了,以后还得常来!

    护肤品礼盒要当稀罕玩意来卖,多了卖不上价,贵人们也会嫌降了格调,目标顾客的心理要把握精准。

    齐瑜对这套操作简直是无师自通,店里每月只卖一百套颜如玉——女士护肤套装,二十套竹君子——男士护肤套装。

    时下士人们虽不傅粉涂口脂,对自个儿容貌还是很爱惜的。

    看着就赏心悦目的人,总是容易让人心生好感,人生来就喜欢美好的事物。

    一套三十两,能用三个月,权贵和富商们都用得起。为防有人转手更高价卖,还实行实名登记,限购制。

    饥饿营销一上,客人们都只愁抢不到货,压根不觉得贵,为之后开分店,扩大销量,定下了极好的基础。

    除去成本,五五分账,只一个店,李家每月就能得一千两银子,账算得明明白白的,双方皆满意。

    李桃花在心里感叹,网小诚不欺我!权贵之家的孩子从小读书开智,心眼子贼多,人也更聪慧精明。

    桃花村这个岁数的叔伯们和这齐世子之间的差距,那得用遥远山村文盲和大城市博士来对比。

    再次感谢穿越大礼包,要不然她家这会要么只敢卖个馍馍,说不定还得受地痞混子们的欺负;要么守着桃花村的那二十亩地,靠老天爷赏饭,菜糊糊不管饱。

    哥哥们别说上学了,这会估计正日日侍弄田地,准备相看媳妇儿,愁彩礼呢。

    家里安顿下来了,十四人小组就不能继续干着丫鬟小厮的活计。

    李桃花亲自培养的第一批人,个个能写会算,把李桃花放在心尖尖上,可不能大材小用。

    要买人,还得买不少人。

    要搁前世买卖人口,那是遭万人唾弃,恨不能分分钟拉出去枪毙。死缓都不行,连坐还不能解恨的那种,万千网民对这事的看法可统一了。

    在这里,李桃花心里再别扭也明白,被她买来,比被别人买走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若是主家良善,当大户人家的奴仆,比一般村里人的日子好过多了,毕竟吃饱饭才是基础。

    仍旧是老李氏亲自挑人,只要十来岁,眼神正,知恩的。

    长相,灵巧与否都不挑,陆陆续续大半年才买来四十二人。

    这人数也让李桃花心惊,这个国家有多少填不饱肚子,要靠卖儿卖女才能活下去的人家啊?不是已经大面积种红薯了么?

    老李氏搂着李桃花,手慢慢抚着孙女儿的背,给她解惑,“阿奶给的价高,是这些女娃过几年嫁人,能得的聘礼的十倍。卖一个女娃,能让家里的男娃都娶上媳妇,能修上屋子。

    不是所有的娃,都能得爹娘的喜欢。

    男娃也一样,有的家里爷奶偏心,男娃也不一定就比女娃好过。

    也有家里爹娘生病,卖一个娃,能活剩下的娃的。

    还有几个是人牙子那买的,说是从其他府城来的,瘦成一把骨头。

    我桃花儿自小就心善,也没见过世间艰难,不忍他们小小年纪为奴为仆。只这世道就是如此,他们能来咱家,日子比在自家都好过不少。

    阿奶花了大价钱买来他们,也都跟他们说清楚了。

    这是往后孝敬爹娘的银钱一齐给了,他们就当自个儿是重新投胎了一回,以后就只是我李家的人了。

    也有那心里还舍不得狠心爹娘的,稍有犹豫的,阿奶都没要。

    桃花儿打小就通透,你哥哥们都喜欢你。

    只他们以后都要娶媳妇,生娃儿的,就算这份喜欢不减,要顾着的人多了,心思分散了,就顾不上你多少了。

    你往后总要嫁人的,孙女婿也不会差了。刚成亲那会,欢喜总是有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就能一辈子欢喜。

    阿奶买这许多的人,咱家好好对待,就算最后只有几个能对桃花儿忠心不移,甭管是合离还是自过自的日子,有帮手总好过。”

    李桃花理解,老李氏就是太爱她,话才说得不那么好听。

    其实她是知道的,这世间不只有相互扶持,白头偕老的夫妻;有一开始喜欢,后来一方变心,慢慢疏离的夫妻;还有相看两厌,恨不得再也不见的夫妻。

    兄弟姊妹如同一棵大树上的分叉,小时候再亲如一人,长大成家后,也是各走各的路。唯有自己有过好自己日子的能力,才能过得幸福,亲人们也放心。

    他们来府城,临走前阿爷敲打她爹和伯伯们的话,李桃花还记得清清楚楚。

    “你们三管着庄子和村里的地,出门都一起,别自个儿单个的。儿媳妇你们没事也跟着,咱庄户人家不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一套的。甭管你们心里有没有那个心思,还是被人算计的,要是谁和其他女人有了瓜葛,耽误了我孙儿科考,我话放在这里,直接逐出家门。”

    当时她娘和伯娘们都哭了,眼里都是对阿爷的感激。

    爹娘和伯伯婶婶们不跟着来省城,也是阿爷担心爹他们被人算计了。

    可李桃花心里清楚,阿爷说这些只是怕哥哥们科考分心,出发点压根不是为娘她们考虑。

    人心禁不住推敲,反正娘她们得了保证,心安了,她也放心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