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十一月,李桃花家的红薯没用自家人收,大司农和李将军带着禁卫军来了。
大司农来得早,他想多瞅瞅红薯地,直接住桃花村里老李头家了。
家里来了个大官,还是专管农事的,老李头顾不上敬畏,磕磕绊绊的跟人讨教农事。
这管农事的大官,那肯定懂得多呀,学到一点都赚了。
大司农聊到专业,那也来劲了。南边的稻北边的麦,各地的瓜果说得头头是道,老李头听得心驰神往。
大司农看到老李家院子里种的姜,还狠狠夸了一顿,说老李头会种地,脑子灵。
这老姜药铺那是有多少要多少,尤其是那北边的城池,多少都能吃得下。
老李头一高兴,之前怕大官觉着肥堆脏臭的顾虑,都忘到了脑后。带着大司农去看自家的肥堆,红薯地里施的还有烧肥,也秃噜得干干净净。
这要真好使可就了不得啦,大农司喜得胡子直颤,没能和老李头当场结拜为兄弟,只是改了口,之后都称老李头为“大头兄弟”。
李将军一来就带着禁军围了红薯地,村里的青壮都来帮忙挖红薯。
本来是禁军们挖的,他们来时连铁锹都带着了,结果干活不成,一锹破几个。
大司农嫌弃得不成,请了村里青壮来挖,他们只负责捡到一边,些微收拾下称重。
五亩地一共收了一万斤的大个红薯,三千斤的小个的。
亲眼看着这收获,大司农激动得眼泪哗哗的。
给老李头家留下三百斤的大红薯和五百斤的小个的,大司农带走了剩余的红薯,给老李头家留下了一千两的银子,算是买红薯的。
家里准备了好几背篓的包子,几坛子酸菜,这些送给李将军和大司农路上吃。老李头给人送到了官道上,两老头依依不舍的告别。
大司农暗叹老李头年纪有些大了,还有一家子老小,要不然跟他去京里种地,肯定能挣出个前程来。
五百斤的小个的,三个儿媳的娘家和村里家家户户都分得了一些,都仔细的收在地窖里。
挖破的红薯,每家分了几块,饭锅里煮上,每人一口尝尝味,甜甜面面的,好吃得不得了。只盼着冬天早些过去,明年春天跟老李头家一起育苗种红薯。
到时候老李头家要是有多的苗,多少都要买一点回来种。老李头家得了神仙保佑,他家的苗肯定比自家育的好。
前两次在祠堂门口分西瓜,分红薯藤时,村里人只觉得这是好东西,自家跟着种八成要挣钱,现在觉着那肯定能挣大钱。
桃花村家家户户一起去坟地祭拜祖宗,老李头家那是祖坟冒了几人环抱的大粗青烟,他们桃花村其他家的估摸着也跟着冒呢。
皇帝派了京城的兵将来挖的,那得是多金贵的吃食哦!
他们桃花村人人都瞅见了,那一个个人高马大的,长得还俊。
除了挖红薯不成,活干得也仔细,那地里寻得干干净净,一个指头大小的红薯都没留下。
红薯藤也带走不少,马爱吃。
这事在整个芙蓉县都引起了轰动。
原来只知道桃花村有户人家种出了稀罕物,得了皇上的赏,没想到这赏还有第二次!
该不会之后还有吧?人人都在讨论这桃花村老李头是何许人也。
县城里知道老李头底细的人虽不多,一传十,十传百的,老李头家的包子馍馍和豆腐生意都干不成了,出门就引起围观。
这天也一日日冷了,老李头索性给四个孙子告了假,全家回桃花村。
这次村里人不来老李头家凑热闹了,老李头家的四个男娃都在读书呢,不能被打扰。
娃儿读书在村里人眼里是大事,大家看得眼热。心里祈盼着明年西瓜和红薯能挣大钱,自家的娃儿也去读书,读书不成,学些字也是好的。
李桃花心心念念的酱块子做上了,配比什么的是不知道的,但变量实验李桃花可熟了,各种实验课上没少考。
加了不同数量盐的酱块子,贴上了标签,挂在房梁上,明年总有一块能做成酱油的。
冬日里没活干,李家男人们隔三差五的被打发去县城采买。
布一匹一匹的买回来,有啥皮子不怕贵,买回来。娃儿们整日在屋里念书,动得少,生了火盆也还冷,得穿皮子。
猪整头的往家里头拉,李桃花要做熏肉,灌香肠。洗肠子费的面粉和盐如今也费得起。
腊八那天,老李头家熬了一锅一锅的粥,给村里家家户户都送了。
老李头上一辈的人还在的人家,老李氏还特意送了白面馍馍过去。
李桃花整天在家和老李氏一起捣鼓各种好吃的。糖油舍得放,猪油一锅一锅的熬,炸完肉丸子,炸小鱼
村里小娃儿馋得不成,见天在门口晃悠。李桃花多少都给塞点好吃的,结果来的娃越来越多,待的时间越来越长。
之前在县里关起门来过日子不觉得,在村里自家天天大鱼大肉的,村里人碗里照旧没点油水,一两日的还成,时间长了容易出事。
总不能桃花想吃点好的,还得偷偷摸摸,或是等之后到县里再吃。
老李头看看四个认真念书的孙子,思量了半宿,去找李远山。
天太冷,也不叫大伙去祠堂受冻了。各家出一个能做主的人,到李远山家商量事。
老李头把豆腐方子给了村里,村里具体怎么安排他就不掺和了。
一整个冬天呢,时间足够商量个章程出来了。
第二天老李头家就没有娃儿上门了,都被自家大人拘着呢。
老李头家把能传家的方子无偿给了村里,家家户户马上就能跟着挣银钱,可别因为自家娃儿一口吃的讨了嫌。
包子馍馍的做法则是让儿子儿媳告诉了三个亲家。
这法子简单,三个亲家能在传出去之前多少挣点。
能传家的方子在老李头这,现在不值钱了。桃花儿她随便捣鼓捣鼓就是一个方子!
也是,神仙的吃喝用度,那肯定是凡人想不到的。
就算天上的许多物什凡间没有,桃花儿捣鼓出沾着点边的就是凡间的一个好方子了!
那香皂又好看又好用,酱油说是能让菜好吃,就那洗下水的法子都能挣钱。方子不能往外传,这些东西现在也不能往外卖。
一是自家现在不缺钱花,二是今年自家的风头太盛了,外头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要是为了银钱,被人发现桃花儿的不凡之处,那不得悔死?
说破天去自家也是一庄户人家,好东西自家偷着吃用还成。若是卖到外头挣大钱,那多半是保不住的。
今年的年夜饭上,鸡鸭鱼肉,蒸的,煮的,炸的样样不缺,主食也是皮薄馅大的纯肉馅饺子。老李头全家都细嚼慢咽,吃完了桌上还剩不少。
这要搁去年,再原样来两桌都不够造的。这人就是奇怪,这不缺肉吃了,也吃不下多少肉了,反而想吃几口菜叶子,酸菜啥的。
不过所有人心里都希望,这种日子能长长久久的过下去。
往年李桃花还跟着哥哥们去拜年来着,今年不用去了。
初一早上还没开门呢,门外头就等了一大堆娃儿,大大小小的都有,眼里都是喜悦。家里人说,今天可以上老李头家拜年,领好吃的!
李桃花扶额,招呼哥哥们给他们排好队,挨个上前来。
老李氏乐呵呵的坐桌边,等娃儿说完新年贺词,给一个白面大肉包子,一个加了多多糖的大馍馍,六个铜板的压岁钱。
李家三妯娌在一边反复叮嘱:“不能抢,自己吃自己的。谁要是敢抢,好吃的和压岁钱就要收回来,以后也都没了。”
娃儿们来的时候都是一家一家来的,这会也都听话。有的是一口都舍不得吃,等自家人齐了一起飞跑回家。有的年纪小些的,拿了就先咬一大口。还有几个,约莫是怕回家吃不到自己嘴里,站一边大口大口的先吃为敬。
至于压岁钱嘛,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也就是现在捏一捏,回家肯定是要交给娘的。
等娃儿们都走了,自家也快快吃早饭。
吃过饭,村里就有人来拜年了,老李头也带着孙子们出门,去李远山家和几个长辈家拜年。
往年老李头家只和几家走得近的和老李氏的叔伯家互相拜年。今年整个村子,一家不漏的,都来老李头家拜年了。
李家三兄弟就挨家去回礼,幸好年前往家拉回的东西多,要不然都不够回的。
年前李桃花和哥哥们,也跟着各自的爹娘去了一趟姥姥姥爷家了。兄妹几个都决定了,以后还是能不去就不去了。
去了不光会被亲戚的亲戚,姥姥姥爷那边的村人围观,还有许多人会用看未来女婿,未来儿媳妇的眼神看他们。
我的个天老爷!她几个哥哥最大的也才十一岁,四哥还是个幼儿园没毕业的,她小豆丁一个,就要被说亲事了?
好在阿爷阿奶早有准备,老李头和老李氏跟几个儿子儿媳说话,半点不带拐弯的:“家里娃儿们的亲事,我们两个老的来寻摸,你们谁都不许在外头答应半个字。亲家那边,就说是我说的,咱家娃儿的亲事,以后都要去县里府城找。”
旁人听了,只敢在心里酸两句,老李头家这是发达了,就看不上村里的穷亲戚了。
面上仍是笑着恭维:“也是哦,你家都住县城了,男娃们都在县里读书了。读书人家自然不好找村里媳妇了,到时候念出了名堂,桃花就是大家小姐了,往府城找亲事也使得。”
提出两家结亲这话的亲戚,也知道李家不可能答应。人家几个娃娃都在读书,家里又有银子,以后啥样的亲事找不着?
只是不说说,心里又不甘心,又懊恼自个咋在李家发达前没提这事。这李家一家子都是好处的,就算是之前不富,那也是十里八乡的好人家了。
原先还想着,娃儿们还小,多看看。这一等,李家就一夕之间冲天了,自家的好日子就飞了。
自从老李头家的娃儿们开始去县城读书,不光亲戚家里的娃儿们和李桃花他们几个慢慢疏远了,村里之前的小伙伴们也不怎么来找他们玩了。
正经进了学的人和从前的伙伴们之间,就仿佛隔了一条无形的大河。这是必然的,李大石他们都清楚,自己往后必然不会留在村子里了。
他们现在关心的不再是家里的鸡今天下了多少蛋,明天去不去摸鱼抓虾
现在家里不需要他们出去寻摸吃的,出去玩儿他们也只会自责浪费了背书的时间。和昔日的同伴们一起,说话都要硬找话头了,眼神之间都是尴尬。
过了年节,老李头家在县城的热度下来了,李桃花的四个哥哥们,也回了县城正常上学。
李桃花也松了一口气,还好阿爷反应快,自家一夕暴富,阿爷当机立断的就让几个哥哥来县城了。
再加上亲戚们也都是没啥“见识”的乡下人,啥狗血的“表妹来家中小住,和表哥暗生情绪”“为亲上加亲,极品姨母宁愿女儿做妾”之类的剧情一个都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