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国税国策
说起修路修渠,所有人的目光又看向了蔡瑁。
蔡氏不仅仅掌管着纸张的销售,还掌管着上甄靖酒的销售,使得蔡氏的经济实力几乎要位居全国第一了,再加上蔡瑁的官位是工部尚书,在现在的靖国来说,动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经济的花费也是巨大的。
所有人都知道,这中间的油水也真不少。
蔡氏在这中间赚了多少,那就不好说了,毕竟蔡瑁的背后是黄月英,皇后娘娘撑腰,许多人只有眼红的份儿。
当然,蔡瑁知道,张绣是个狠主,自己也不敢过于贪婪,该赚的钱他一个铜子儿都舍不得,不该赚的钱,就算是金山他都不敢动。
张绣继续说:“修渠修路为的都是百姓,也方便了各地官员的出行,虽说耗费巨大,但我大靖也不是耗不起,所以,这点儿诸位爱卿也不必过多言辞,这两项国策是铁律,绝不变更的,其余的,都可以商议。”
大殿寂静无声。
见皇上说罢,贾诩缓缓开口:“皇上,从国策推行开始,当年是因为战乱不断,皇上体贴百姓之苦,故而不愿增加赋税,如今我大靖的赋税算是最低的了,如今中原之地刚刚平息,赋税可暂免,其他地区,可以按照正常情况收税。”
李儒点头:“贾相所言甚是,臣附议!”
“臣等附议!”群臣齐声。
张绣颔首:“嗯,这些年关中、蜀中、冀州的百姓已经不在为吃饭发愁,是可以增加赋税了,但我们的税收重点不是百姓,而是商业,既然百姓的赋税增加了,商税也得增加。”
刘晔道:“商税是建隆二年的时候定下来的,后来推行大靖民钞,为推行民钞,商税减过一次,如今就在之前的基础上,可以再加一些。”
“伊籍!”张绣目光看向下面跪着的户部尚书伊籍,“这事儿朕是交给你们户部管理的,你说说吧!”
伊籍道:“刘相所言属实,商税减过一次,略高于粮税,我大靖鼓励商业发展,尤其是异族商业,更是采取有免税政策,如今的异族商业繁茂,可以增加商税。”
张绣点头:“好,那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待会儿你计算好了奏呈上来。”
“喏!”
张绣继续说:“如今天下七八归我大靖,但扬州、交州仍在刘备手中,不可放任其发展下去,必须采取措施,制定相关计划,还有,当年发展海军之时朕就说过,朕的目标是三韩之东的东瀛之地,待辽东战事结束,此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皇上!”
提到动兵之事,作为军督府太尉的张辽必须开口了,早在开朝会之前,军督府就预料到皇上会提出动兵之事,他们军督府内已经做好了相关的计划。
“高览已经送来战报,李承泽战败,三韩主力被尽数歼灭,我军已经杀入马韩之地,马韩国王战死,辰韩已经投降,唯有牟韩尚存,高览将军已经整军待发,不出三个月,三韩之地便可扫平。”
这个消息张绣当然也收到了,点头道:“三韩和辽东化为一处为平州,又公孙康担任总督,推行国策,蔡瑁,把三韩的路也要修开。”
蔡瑁:“喏!”
“楚国呢?你们尚丞阁和军督府有没有商议什么计划出来?”
“回皇上的话,老臣和张太尉对此事有过沟通,”贾诩开口,“我军刚刚历经大战,急需休养生息,暂不可发动大战,刘备非等闲之辈,短时间内难以攻取,所以,老臣和张太尉商议的办法是经济制裁。”
“刘备想凭一州之地对抗天下,显然是力不从心,我们只需切断楚国的所有外界联系,封锁边境,使其内部供应无法满足,久而必衰。”
张绣说:“不但要封边境,还要封江、封海,使其渔民不得打鱼,水军不得出动,压缩楚国的生存空间!”
楚国基本上属于靠海吃海,靠水吃水的,要是被封了海、封了江,就有数以万计的百姓失去了生计,到时候,刘备不得不想办法处理此事,要是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扬州的内部矛盾。
刘备刚刚利用虞氏的人头镇压了扬州蠢蠢欲动的士族,被张绣再这么一挑,刘备又能头疼很久了,而且他还不敢跟靖国来硬的,毕竟内忧不除,谁敢外战?
靖国也是吃死了刘备不敢动兵,要逼着楚国从战略上做出让步。
就算刘备君臣看透了这些也无济于事,小国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选择顺从,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此次靖国国都搬迁,召开朝会,目的就是要跟这些各地的总督聊一聊,了解一下各地的实际情况,于是等朝会结束后,张绣将各地的总督叫到了舒心阁中。
舒心阁的取代了长安书斋阁的位置。
邓芝、高干等各地总督,收到皇帝的召见后非常的激动,亲切忠诚的问候关心这张绣。
张绣笑着说:“朕是军武出身,铁打的身体好得很,不过我看你们一个个的都瘦了不少,尤其是邓芝,你是咱大靖官员中最苦的。”
邓芝年纪轻轻,头发已经熬白了,脸庞消瘦。
听到皇上的话,邓芝释然的笑了笑:“为了我大靖,臣万死不辞。”
张绣说:“那也要注意注意身体,如今的藏州已经平稳了许多,王双和霍骏在那里做得很好,朕也知道,你们的功绩,朕不会忘记,后世之君不会忘记的。”
众人感动的泣泪连连。
张绣看向蒯越道:“异度,听说你在荆州推行国策颇为困难,朕知道你是真心推行国策的,但你毕竟是荆州人,说实话,有些难为你了。”
蒯越道:“臣本败降之人,能有今日已经深感皇上隆恩,虽九死不能报答万一,岂有怨言?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彻底的在荆州将国策推行。”
张绣点头:“有任何困难就给朕递个奏呈,朕自当满足你的要求。”
蒯越允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