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403章 更改六部

第403章 更改六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布鲁斯这个西洋使节,退下之后。

    朱慈烺又开始打量起来了殿内的诸臣,随即张口道。

    “诸位爱卿,尔等有没有发觉,如今我大明朝对外方面,有些问题?”

    “这……”

    一时间,在场的所有人不由一愣。

    大明朝的对外方面,确实是有些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还不小。

    首先,大明朝原先的宗藩体系,已经土崩瓦解了——看看周边的藩属,还有哪个来朝贡,还有哪个听话?

    安南,暹罗,占城,缅甸,南掌,朝鲜,柔佛,亚齐,吕宋,占城,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还认大明朝这个宗主国?

    而且,就是他们认,朱慈烺也不打算要——赔本,宗藩体系太亏了。

    就拿朝鲜来说,大明朝万历援朝之役,再造朝鲜社稷,可结果哩?

    朝鲜国还不是成了大清忠犬?

    大明朝前些日子,占了济州岛,让郑成功定下了三月朝贡之期,可这如今,休说是三个月了,五个月都有了,也不见朝鲜国的使节过来朝贡啊。

    反而,据朱慈烺的情报所知(朝鲜还是有海外贸易的,通过这些,可以调查朝鲜的情报)朝鲜国王李倧这些日子,还在变本加厉的支持清朝,给清朝生产鸟铳!

    而原有的宗藩体系已经彻底地瓦解了。

    但并不代表大明朝没有外交了。

    相反,随着朱慈烺开海通商,并且主动邀请各国设立使节。

    这个外交,已经成了大事。

    就像是当下,明荷之间在台湾的冲突,理应是朱慈烺下旨,由外交部与尼德兰国大使鲁思交涉,可朱慈烺这,却根本没有外交部,各部之间的职能重叠,权责不清。

    六部制是封建王朝采取的中央官制,缺少了很多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必不可少的部门。

    譬如说工商部,教育部,外交部,这些事务,如果把他派到六部之下,倒也不是不行,但却太混乱了,导致六部的职能过于臃肿,而且,各部尚书管的也就有些多了。

    就跟清代后期设立的总理洋务大臣一样。

    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都归该衙门管辖,这权力也太大了吧?

    还有他不能管的没有?

    这要是谁都能插手管一下,那出了问题,该抓谁的责任?

    朱慈烺之前提出来的正君道,明臣职!

    明的就是这个臣职!

    此时,只听朱慈烺张口朝在场的众人道。

    “孤之前,在大沽会议(朱慈烺起的名字)上面,已经议明了国朝问题所,在于君道不正,臣职不明,如今,我们大明虽然保住了东南半壁,但如果君道还不正,臣职还不明的话,那亡国还是早晚的事……”

    “殿下,这具体该如何是明臣职?”

    殿内的李邦华一拱手问。

    大明朝这一年来,确实是在明臣职,明臣职的具体措施是,对官员进行考核,对其政绩进行评估,并且,不允许官员横加插手他人事务,专事专办,利于追责,利于管理。

    这在李邦华看来,已经算不错的了。

    但朱慈烺竟然还要明臣职?

    这要明到什么地步?

    而朱慈烺也不含糊,他直接道。

    “首先,六部是不太够了,这六部官制,起于汉时,兴于隋唐,到了本朝,已经有一千多年之久了,这一千余年,沧海桑田,天下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尔等又不是不知道,这自古以来,就没有不变的官制!”

    “自古以来,天下都是在北,而不在南,外敌也都是在西北,而不在东南!”

    “可如今,北地式微,草原没落,反倒是西夷崛起,东南富甲天下!”

    “我大明朝若是再像之前混日子,那不是亡于流寇,就是亡于西夷!”

    至于多尔衮嘛,朱慈烺是不在意的,因为这年头已经是火器当道的时代。

    “殿下的意思是?”

    魏藻德小心翼翼地看向了朱慈烺问。

    听朱慈烺这意思,貌似是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啊。

    “六部不合时宜了,我大明朝内阁之下,六个部怎么够用?”

    朱慈烺呵呵一笑道,一听这话,众臣瞬间捕捉到了这里面的有用的信息。

    六个部不够?

    这是要增设部门啊?

    这也意味着,又多了几个部阁高官啊!

    一时间,不少人都眼睛一亮,而这时候,高宏图朝朱慈烺一拱手,询问道。

    “殿下,敢问要增设几个部?”

    “不是增设几个部,而是将六部给拆散重组成几个部门!”

    朱慈烺摇了摇头,他解释道。

    “我大明朝未来,大抵会有十个以上的部!”

    “各部设尚书,侍郎,再下设数司,主事,分管各项工作,其中,这第一个,就是财政部,然后是内政,其后是外交,工造,驰道,教化,司法,司农,哦对了,还得有一个商务,总共九部!”

    “殿下,这个不对啊,少了几个啊?”

    魏藻德琢磨了一下,赶紧朝朱慈烺拱手道。

    而大明朝这会的吏部尚书李遇知也感觉不对——这怎么没有吏部啊?

    他赶紧拱手道。

    “殿下,这怎么没有吏部啊?”

    说罢,他又觉得不对,赶紧补充一句。

    “亦或者是,这吏部的职权,又将划到哪个部下?”

    六部之中,就数吏部的职权最大了,可如今朱慈烺这重新规划的九部,却貌似没有吏部的事啊。

    难不成,大明朝以后不设吏部?

    那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哪个部门负责?

    由皇帝一个乾纲独断?

    这么做也不是不行,但问题在于,这大明朝上下那么多官吏,岂是一个皇帝一个人能管理过来的?

    正当李遇知担心时,朱慈烺则笑吟吟地解释了起来。

    “这个吏部,确实不设了!”

    “什么?”

    一时间,在场一片哗然,而魏藻德正是劝道。

    “殿下,没有吏部可不行,若没有吏部,朝廷以后官员升迁任用,可该如何是好?莫非,由各部衙门自行处置?”

    “当然不是!”

    朱慈烺看了向魏藻德,不设吏部,就是因为吏部太腐败了。

    只听朱慈烺道。

    “朝廷不是更改科举了嘛?这虽然朝廷改了科举,取消了进士科了嘛?但进士科虽然被取消了,但这并不代表,朝廷以后不用科举,相反,朝廷以后科举取中的士子,会更多!”

    “不只会更多,而且,还会更频繁,一年一次!”

    “量需取士!”

    “所以,就需要专门设一个新的衙门,来掌此事,孤以为,这个衙门就叫贡院好了,负责专办科举,而朝廷以后取士的内容,也要重实学,而轻儒学,要以算学、农学、工造、经商、律法,为考试内容,至于国学嘛,则只要过得去,便可以了!”

    “至于官员的升迁与任免嘛?”

    “也自当由这个贡院来管!”

    朱慈烺道。

    “具体由其官考试时的成绩,还有其为官时官声,政绩来看,升官升职,也需有时间,就譬如,于地方为官,需超过两年,而且,需要有所政绩,考试时,各项成绩,亦可以达标,才可以更进一步,向上升迁……”

    “除此之外,这个贡院,也将独立于内阁,不受内阁管辖!”

    独立于内阁之外,是为了防止受内阁高官的影响。

    而且,贡院掌官员升迁权力并不会太大,因为所有官员的升迁,都需要资历(就是在地方上熬资历)还有成绩(教科举的成绩)以及政绩,这三样东西,才可以升上去。

    这么一来,就可以大大地降低腐败程度。

    因为,能够成绩好,资历老,外加政绩也不错。

    哪怕是个贪官,是个奸臣,也是能办事的。

    “殿下,那这个贡院内部如何管理?”

    李遇知问。

    “贡院内设贡院大学士八名!”

    朱慈烺张口道。

    “八,八个?”

    一时间,众人大骇然。

    八个,这也太多了吧?

    而朱慈烺却是笑吟吟地道。

    “需多设几位才是,毕竟,这贡院掌升迁,科举之事,权柄颇大,而且独立于内阁,若将其权交于一个之手,则一旦其生出贪念,或是徇私之念,岂不是要,贻害国朝万年?”

    “所以,需要设八位,相互监督,相互制衡,而且,这八位贡院大学士,皆要以闻名天下的大儒,素有清望的贤才担任,而且,一旦为贡院大学士,便不得再入职内阁,或是其他九部……”

    这是设限制呢。

    明代因为座师(科举主考官)的存在,所以,导致主持科举的官员,往往积累下来的大量的门生,形成了天然的派系,一党争起来,那就是大党争,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朱慈烺要求专职专办,不允许主持科举的官员,进入到内阁,或是九部内为官。

    防止他们结党营私,党争误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