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个质子的封神之路 > 第18章 种田文的开始

第18章 种田文的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魏政通人和、国内一片祥和,本以为该国泰民安了吧!可惜并没有连续三年大灾,大旱、蝗灾,好像战争、天灾就是和这边土地过不去似的,难是吧?就让你更难才好?

    国内大面积受到侵害,粮食产量极低,很多地方颗粒无收,人民再一次吃不到饭,但是这次却没有哀嚎遍野。因为父皇下令全面降低宫中开支用度,用以救济灾民,自己都开始穿布衣,那群臣自然也都要节俭用度、穿布衣。宫中的贵妃也就是玉珩的后母们,有人没有及时上行下效,仍有人穿着锦缎衣物被陛下当面训诫。

    玉珩自己当然是再也不会穿锦制、纱制的衣服了,堂堂一个将军、天潢贵胄也穿的是葛布麻衣。麻布衣颜色单调,服饰简单,自然是失了绫罗绸缎的贵气,不过胜在五官俊美、身材修长、气质高贵,就是穿个麻袋也是好看的。可爱的是楚燃这孩子,高了不少呢?现在肯定是不能穿远山蓝暗绣卷云纹锦缎长衫了,跟着玉珩穿葛布麻衣,头发不用掐丝镂空双鹤银制束发髻了,改用一个样式及简单的束发髻,一根木簪,高扎马尾就好了,少年模样已然展现,不再是粉雕玉镯的孩子了,透出了英姿勃勃的少年气。

    父皇考虑如此灾害下,百姓一定是欠收的,就下令减少税收,先以百姓能吃上饭为前提。各州、郡、县都要开粮仓救济百姓,本地没有粮食可以调拨,如果再发现易子而食的残事,当地官员必有严惩。各级官府节约开支,适度的降低了官俸,所有节约下来的钱粮,全部用来救灾,要求所有皇族、世家、门阀、大族、富户必须施粥救济百姓。

    因为大灾一直连续了三年,为了能多重粮食多产粮,父皇在宫里开了一片地自己种植粮食,以此带动朝中勋贵、皇室节约的风气并要求自己的儿子们也以此执行。

    玉珩对父亲的要求当然是严格执行了,在民间领了片地开始种植粮食作物,(怎么写成种田文了?)可爱的小楚燃,不,这个时候已经是少年楚燃了,当然也是跟前跟后的跟着玉珩,两个人一个是将军,一个是皇子,哪会做这个啊!

    玉珩自是一身麻布衣,最近他经常这样穿都快穿习惯了,除了上朝穿朝服和去京郊大营督导兵马操练换衣服外,基本就是穿布衣了。自是楚燃实在是可爱,因他是鲜卑血统,皮肤实在是白而细腻,带了帽子整张脸晒了后还是会变红,但是却不会晒黑,汗水从雪白的皮肤滴落,脸颊、脖间、喉结上都有汗水。

    有点累就站了一会,玉珩离的稍远些见他站着,以为他是累了让他去乘凉,他反而到玉珩跟前“哥哥,你说如果我不是皇子,你不是将军,咋们就这样一对兄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多好,我种地,你养猪。”

    玉珩一听简直没笑死,你真是什么时候都能把我逗笑。“为什么是你种地,我养猪,为什么不是你养猪、我种地?为什么脏活归我干,你不是我弟吗?你咋不养猪?”这个孩子、这么多年,已经完完全全走进他的心里,他以为这是对晚辈的喜欢,就这样一直宠着楚燃。

    楚燃摸头笑了“我觉得,养猪可能挺脏的。”

    玉珩更是笑的开心,笑起来似春风拂面“就你觉得脏,哥哥就不觉得了,养起来应该还要喂草吧?”两个人一个是将军、一个是皇子种地都是第一次,怎么会知道这些。

    此次的灾害不只因为天旱还因为蝗灾。古代,蝗虫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害虫,现代可以用农药祛除。但是当时就没有,一起来就是呼呼啦啦的一大片,遮天蔽日的来,覆盖在地里,所到之处颗粒无收。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时代,人们都认为蝗虫是上天派下来的虫子,因为蝗虫的肚皮上有三横,类似一个王字,所以称之为蝗。

    这样的虫子铺天盖地的来,老百姓也不敢去灭,认为是天降灾祸,是大不吉之兆。还有一个原因是蝗虫非常能生一年里可以多次繁殖,古代人生育率低下,生下的孩子很难养活,所以还有人为蝗虫建庙拜祭它们,取子子孙孙无穷尽的意思。我朝之前,就有朝代因为蝗虫带来的□□,人民逃难、流离失所,成了灾民、流民后因活不下去起义了,最后推翻整个王朝的,所以此事对一个帝国而言是大事,天大的事情。

    大家都不敢去扑灭但是朝中王丞相不同意,坚定的认为蝗虫就是虫子,危害粮食作物的虫子就应该扑杀,又是反对声一片,理由是蝗虫是上天派下来惩罚魏国的不能扑杀,扑杀了会遭天谴的,种种、种种。父亲和丞相的意见是一致的,一律扑杀!

    而后派遣专人去蝗虫密集区扑打、火烧,所派去的官员也是个人才,说应该奖励灭蝗虫灭的好的农户,以灭蝗虫的数量给予奖励,一斗的大蝗虫可以奖一斗粟米,一斗的小蝗虫可以奖一斗糙粟,那时的天下北方还是以粟为主。

    在丞相的主导下蝗灾方才扼制,王朝才得以继续,长安城的百姓才得以生活,魏国的人民才没有再一次尸横遍野、村庄才不至于一个一个的灭绝。

    此后的多年里魏国一直不断推进汉化改革、鼓励农桑,大力发展农业、将农业生产当做第一要务。不久淮河流域发生水患,丞相派遣得力官员前往,自己实地督导,修复、新建堤坝、责令官员不断开垦良田,大大提升了魏国粮食产量,几年下来新增多个大型粮仓,各地粮食储备丰盈。在牧场饲养大量的战马。国内再没有饥荒、饿殍、易子而食的事情发生。

    -----------------------

    王府的书房内,楚燃端正跪地在水滴纹金丝楠木书案上写字,握笔的手白皙、骨节分明、十指纤长是双极美的手,这般漂亮的一个人是该生出这样漂亮的一双手方能配,身形甚是挺拔、优美。阳光通过直棂窗照在他的脸上,少年极致的美,玉珩看见心跳竟也无端的漏了两拍。

    楚燃写的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玉珩看了知道是来自《庄子》,玉珩屋内的纸张,自然是当世极好的纸张,自汉朝蔡伦发明纸到现在,已经过了几百了,纸张不断的推陈出新,楚燃写字用的是凝光纸,纸张白洁、细腻,但是价格也是极贵的,绝非普通人能碰。

    回想以前,那时楚燃人还小,刚住进宁安王府时间不久,字写的是端正,但是缺乏刚柔并济之美,刚是说字要铁划银钩,柔是说字要行云流水;八面出锋,讲的是要自然的显出墨色浓淡、淡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而楚燃的字就是端正。

    玉珩初时是一笔一划握着楚燃的手教的,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钩如劲弩筋节,楚燃的悟性是极好的,那时的楚燃还小,还没长大只是个孩子,那时书房里光阳正好,照在这两个人身上,两人跪坐着,一人教,一人写,金丝楠木的小案上,鎏金镂空博山炉雕刻云风纹,形状如山峦般层叠而起,淡淡白色轻烟飘入空中是淡雅的灵犀香,两个人清浅、美好。

    字写的多了就常常碰到玉珩的手,发现哥哥的手也非常好看,完全不似一双杀人的手,根本不是割人喉管、血溅当场的手。整只手骨节纤细,手指修长似白玉般,握笔的时候更显纤巧、十指流云。

    后来时日久了楚燃的字,玉珩再也教不了了,便寻来些大书法家的真迹或是拓本,让他自己临摹,再后来就到了楚燃教自己的地步也是尴尬。很多东西确实是悟性,年龄长几岁也是没用的。还好的是骑马玉珩一直比楚燃强,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若是连骑马都不如楚燃,那真是没脸在长安城里呆下去了。

    但是看楚燃写这句,也觉得他这般小怎么会写这个?再一想他哪里小了,他已经长大是个少年了。而玉珩虽有岁月过去,但是他的脸上并未有沧桑,这位少年将军更加成熟、英气蓬勃、男子气概愈发突显,时光从不败美人。

    璀璨的阳光从书房的窗口直灌而入,照亮在白色铺地砖上而后四散在一整个书房间里,楚燃的脸已经完全褪去稚气,从孩子到少年白驹过隙,他的美如果要和玉珩比较,你很难说谁更英俊,只能说两人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

    玉珩的王府有一处湖景在府里的□□。柳树低垂、松柏伴旁,阳光铺在水上,碎一湖春波;微风起兮,推满池春水送于这对少年面前,风景是极美的。

    但是这般美景下干的却不是什么好事情,玉珩在考楚燃学问。楚燃长大了,丞相安排的国家义务课程结束了,夫子也不用再来授课了。但是玉珩觉得学业不能荒废,还是让楚燃多看看书,自己平时有了空也会教,自然也要测测学问。本来义务教育学完了,楚燃以为没事了还挺开心的,结果开心了没几天。

    玉珩初时是世子,东林王也是请了很好的夫子教习。后来王丞相来了,受了父皇之托也教习过玉珩。再后来成了皇子,教授他的都是儒学大家、不世之才。最讨厌的不是这个,是父皇时常也考他的学问,父皇自己就是个从小习儒学的,对儒家文化造诣颇深,小时候的玉珩也是没少被收拾。只得好好学着,刚好这一套东西拿来教楚燃,也是驾轻就熟,经验都是现成的。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出自哪?何解?”

    “出自《中庸》,最隐秘、最细微的言行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君子便是一人独处也应当恪守、自制。”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哪?何解?”

    “出自《尚书》,这是儒学十六字心传,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人要不变、不改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人心道心合一,执中而行。”

    ……

    “与敌相当,战合而走,击金无止。三里而还,伏兵乃起……”

    “玉哥哥,你这个就太赖了吧,考文化课就考文化课嘛?怎么还考兵法,这也太多了吧?”楚燃不愿意,考儒学还考兵书。两人穿的都是云门蓝(浅浅的淡蓝)交领蜀锦长衫,用发冠高扎马尾,楚燃走到玉珩身后去摸玉珩的头发。

    “哥,这样不好吧?”表情就是一脸的赖。

    “走一边去,少耍赖,想偷懒啊?我小时候不也是这样一本本兵书读过来的,今天都记得呢!”楚燃依旧缕着玉珩头发。

    “一边去,再别动我头发,我又不是动物,哪个要你这样缕着。”

    看玉珩坚定,只得好好的对答,来自《姜太公兵法文韬篇》……

    也还行,学问十之七、八答的上,“楚燃,你记得,一个人的品性、理想、心中所愿一旦定了,任风起云涌、宠辱不惊、一念始终。”

    两个少年就这般一个立若翠竹,俊逸挺拔。一个背靠大树,懒懒洋洋。玉珩想让楚燃端正态度,好好学的又见他都能答上也不追究了,一池春水轻似梦,飘然而立恰少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