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邓询的来历
邓询吓得瑟瑟发抖,一时说不出话来。
曹复跟他相处得兄弟一般,温声道:
“阿询,你老实答话,先生不会难为你的。”
诸葛胤扫他一眼,见曹复正期盼地看着他,心一软。
曹复遭逢大变,只有在经历相同的邓询面前才有些许少年人模样,二人时常会说些知心话,曹复自然不愿邓询被处死。
曹复的安抚让邓询定下神来:
“我……我是原扬州都督毌丘俭的庶四子,我本名叫毌丘询。”
诸葛胤、曹复大吃一惊。
毌丘俭是高平陵政变后,为数不多的声讨司马氏高举拱卫曹氏大旗的将领之一。
“那少年是谁?你们是怎么到敦煌郡的?”
诸葛胤自然不会轻易相信邓询。
“他是我兄长,兄长是嫡子。正元二年,我父在扬州起兵声讨司马氏,为求得吴国相助,父亲把我们兄弟四人送入吴国为质。父亲兵败被杀,吴国见我们没了利用价值,就把我们卖了,后来又转卖了数次,这才来到敦煌郡。”
说到最后,邓询记起过往的悲惨遭遇,语带悲声。
曹复也想起过去遭受的那些肮脏事,眼眶红了红。
“你的另两位兄弟呢?”
邓询红着眼道:
“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哪了,胡人嫌他们长得不好,不愿买下他们,我们就分开了。”
诸葛胤唇角微动,不知邓询是幸是不幸,那二人没准正因长得不如他,际遇反比他强上不少。
“你母亲姓邓?”
邓询点头,父亲是叛将,为了自身安全改母姓。
诸葛胤又盘问了他一些事情,有的邓询知道,有的不知道。
他岁数不大,离开父亲时更小,哪里记得那么多,知道的那些还是听兄长和其他人说起,才知道的。
诸葛胤跟自己得到的消息相互印证,知道邓询没说假话,放下心来。
“为什么偷听我们说话?”
这才是诸葛胤最关心的,若不是此地通消息不易,即便邓询听到什么也传不出去,诸葛胤早就揭穿他了。
邓询见诸葛胤神色不善,又慌了,偷听人说话是大忌,何况诸葛胤和曹复所谋事大,灭了他的口也说不定,连连磕头:
“先生饶命,先生饶命,先生饶命……”
曹复本就怜惜他,又知他是毌丘俭之子,更不愿难为他了,乞求地看着诸葛胤:“先生……”
诸葛胤不理他,重复了一句:
“为何偷听我们说话。”
邓询头都磕青了,怯怯道:
“我……我也恨,我……也想报仇。”
诸葛胤盯着他半晌不言,许久才道: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我们身份的?”
曹复吃惊地看着先生,邓询知道他们身份?他一点都没看出来,惊讶地瞪着邓询。
邓询歉疚地看了曹复一眼,小声道:
“那……那夜,就知道了,是兄长告诉我的,他说……说小主子……是魏帝之子,让我跟着你们,说完……就投井了。”
再次记起那夜的事,邓询抽泣着哭了。
那夜,诸葛胤全副心神都在曹复身上,已记不得那少年的长相,依稀是个眉眼清冷的孩子。
曹复记得,若不是他,如今的他怕是已经死了。没想到,那少年如此敏锐,竟已猜出他身份。
诸葛胤挥挥手:
“好了,下去吧,我们的事不要对外人提起。否则……”他重重哼了一声。
邓询抹抹眼泪,又磕了三个头:
“先生,我也想报仇,请允许我参加你们的行动吧。”
诸葛胤嗤笑:“就你?胆子这么小,吓吓就哭了,能干什么?”
“先生!”
曹复不满地瞪着先生,先生怎么能这么说他的小伙伴。
邓询小脸儿一红,诺诺道:“我……我会把……胆子……练大些的。”
诸葛胤有点吃邓询的醋,在曹复心里,邓询怕是跟他的地位差不多了,不耐地挥挥手:“知道了,下去吧。”
邓询大喜,又给诸葛胤叩了个头,才高高兴兴退了出去。
曹复小脸放光,他与邓询相交,总不敢跟他说太多,怕露了口风,现在终于可以跟邓询敞开来说话了。
诸葛胤见状,脸一沉:
“康儿,我们所谋之事甚大,不可跟邓询说太多。”
曹复动了动嘴唇,为什么三个字差点冲口而出。
他以为邓询是外人,先生才不许他说太多的,哪知诸葛胤是在吃邓询的醋,悻悻道:“康儿知道了。”
诸葛胤满意地点点头。
“行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去找邓询玩吧。”
康儿刚刚得知邓询是毌丘俭之子,肯定坐不住,诸葛胤索性放他假。
曹复很高兴:“多谢先生。”一溜烟跑出去找邓询。
诸葛胤瞧他高兴的样子,想生气又生不起来。
曹复可怜,这么大点儿,只有邓询一个玩伴,他又不愿与部落里的孩子们亲近。也罢,若那邓询可用,用用也无防。
……
钟会拔了嵇康这根刺,舒服了不少,又暗藏着些许小心思,心情飞扬,一向对下人苛刻的他宽和了不少。
接下来,他全身心投入到伐蜀大业当中。
263年8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此次伐蜀由大都督司马昭统一调度指挥。
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由狄道进军,牵制蜀国大将姜维驻守在沓中的主力;
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进攻武都切断姜维退路;
钟会率主力十万,乘虚取汉中直趋成都。
无论统领的士兵多寡以及出兵方略,司马昭都把钟会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若蜀国平定,钟会当为首功,邓艾为次,诸葛绪能喝点剩汤剩水。
诸葛绪也是诸葛胤的族人,曾在其父诸葛诞辖下任泰山太守。
按说诸葛诞反叛,他也会受牵连。结果,他幸运地被钟会收编了,这才免了一劫。因此,他对钟会心存感激。
钟会正值盛年,一身戎装坐在马匹上,甚是精神,他朝老将邓艾的方向看去。
邓艾比他年长28岁,年已66,精神矍铄,丝毫看不出已近古稀之年。
钟会这段时间一直让人盯着邓艾,他怀疑郭太后也给了邓艾一份懿旨。
邓艾治世是把好手,在百姓间的声望很好。
若邓艾手里也有太后的懿旨,他还得提防邓艾坏了他的好事。
邓艾察觉有人看他,视线朝钟会看过来,二人目光在空中交汇,停顿数息才各自移开。
邓艾早年丧父,日子过得清苦,其母有远见,砸锅卖铁也供他去私塾读书。
年长些,因能读书习字,被推举为典农都尉学士,就是掌管屯田生产以及民政的长官副手。
邓艾口吃,典农都尉认为他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只许了他一个看稻草的小吏。
平平淡淡二十载才有机会当上典农功曹,帮着典农都尉管理屯田。
邓艾不甘心就此平淡一生,借着去洛阳汇报的机会,求见了当时的太尉司马懿。
他自知其短,也不多话,直接把他画的舆图给司马懿看。
司马懿见那舆图,山是山水是水,各处隘口要塞应有尽有,比军队的舆图还好,大喜:“好,好,好……”
一连5个好字把邓艾送进了太尉府任掾属,就是给司马懿做了副手。
虽然都是副手,此副手非彼副手,邓艾攀上了司马懿,加之确有才干,一路高升,直至做到大将军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