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放鸽子
许大茂没作声,只是瞟了秦淮茹一眼,一年多的时光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一丝痕迹,依然是明媚动人。
“过几天就该发通告了吧,初中以上毕业生都得上山下乡,棒梗明年就毕业,到时候也得去?”
许大茂一拍脑袋,“哟,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这一年来天天在家陪娃,日子过得平淡而舒心,居然把这件大事忘得一干二净。
现在已经是12月中旬,12月22号会下达重要指示——知识青年去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随着指示传遍大江南北,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全面展开,头两年的动员力度非常强,几乎算是强迫性质。
只要你初中或者高中毕业了,就必须上山下乡,就算你不想去,官方也有无数种方法让你就范。
朱霖马上就要毕业,而下乡插队的日子非常苦,不知道她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是平静接受现实,还是想挣扎一下。
徐颖那丫头肯定躲不过去,尤凤霞倒是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她是烈属,又是独生子女,母亲身体也不好,组织不可能让她去农村插队。
秦京茹一头雾水,纳闷道:“咱们国家不是一直都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嘛,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事实上“上山下乡”这个概念在五十年代就出现了,只不过之前都是纯自愿,规模和影响力都不大,直到今年才会掀起全国性的浪潮。
“那可不一样,我听工友说这次是半强迫性质的,但凡毕业生都非去不可”秦淮茹简单解释了几句,又朝许大茂投去了希冀的目光。
以两人之间的默契,他应该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许大茂的确明白,秦淮茹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乡下生活有多苦,连燕京周边的农村日子都不好过,何况是更偏远的山村。
无非是爱子心切,想让宝贝儿子逃过这次下乡浪潮。
上辈子棒梗插队六年,还是76年才回的城,据说是吃了不少苦。本来话就不多,回来后更是沉默寡言。
凭许大茂的能量,让棒梗毕业后留在城里完全没问题,但他压根就不想管这事。
棒梗那小子好日子过惯了,受些磨难反而是好事,玉不琢不成器嘛。
用小李的话来说,这就是青春啊!
不过秦淮茹都这么说了,哪怕看在媳妇的面上也得给个话儿。
“等棒梗毕业的时候,街道办应该管着知青分配,到时候我打个招呼,让棒梗去个不那么苦的地方就行了。”
秦淮茹:“”
你明明知道我要的不止是这个。
表妹在旁边杵着,秦淮茹也不好多说,只得暗地里用幽怨的目光瞟了一眼那家伙,心中打定了主意。
等下次单独相处的时候,先给来个大宝剑,再多用几种姿势,把他伺候好了,再吹吹枕头风。
这一套流程下来,就不信这家伙还不松口。
秦京茹全程处于懵逼模式——一年多没有上班,已经和社会脱节到这种地步了吗,这么大的事居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要这么说的话,院里岂不是有好几个半大小子要去插队了。
第二天,傻柱抱着骨灰盒,在街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去往万安公墓,将老太太入土为安。
大院街坊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聋老太太的房子空出来了,但人一走就迫不及待地拾掇屋子,总给人一种吃相难看的感觉。
娄家的化工厂已经建好,但还没有开始生产,娄晓娥差不多要明年下半年才能抽身。
故而许大茂准备先空几个月,等明年开年再拾掇。
一眨眼就到了尤凤霞生日那天。
18岁的生日是个大日子,尤家财大气粗,直接在轧钢厂招待所定了三桌菜,邀请了亲戚、朋友和几个要好的同学。
徐部长的夫人、朱霖、许大茂两口子都在被邀请之列,但杨阿姨托辞没来,只随意送了一份礼物。
许大茂两口子送的礼物是一双女式皮靴;朱霖送的是一支钢笔和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这是寓意尤凤霞在写作方面肯定会有所成就。
说好的“特别的生日礼物”呢?皮靴这种东西虽然实用,但怎么也算不上特别吧,看这商标也就是大街货。
尤凤霞暗暗吐槽,面上却不显,微笑着招呼着众人落座。
席间许大茂特地关注了一下尤凤霞的姥姥,只见这老太太头发全白,形容枯槁,面上皱纹堆累,看起来比上次老了很多,精神状态也不好。
可以想象,以现在华夏严峻的形势,丈夫突然失踪,她肯定会被组织反复审查问询,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丈夫下落不明,又是一种折磨,再加上李家无休止的骚扰谩骂,加起来就是三重折磨,不老才怪。
自作孽,不可活,许大茂对樊家没有丝毫怜悯之心。
人齐了就开始上菜,许大茂对招待所餐厅太熟悉了,打眼一看就知道樊秋云为了闺女的生日花了不少的钱和票,特别是肉票,搞不好是攒了一年的。
樊秋云本来就是轧钢厂后勤部的,招待所相当于自己的地盘。现在不提倡大操大办,也只有在自己的地盘才能安心地摆宴席,而且肥水没流外人田。
餐厅厨师手艺没的说,几个大菜都是傻柱亲自炒的,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散伙的时候,小丫头投来了隐晦的不满目光,仿佛在说“你居然说话不算数”。
许大茂脸皮厚,只是故作不知,跟众人道别后,带着媳妇施施然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