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那就验伤
武懿宗显然是在耍无赖。
他对眼前的现状一概不认,张柬之虽然让目击证人都登记造册,算是正式的立案程序,但这根本奈何不了武懿宗。
因为即便是刑部,也没有自己的部队,就凭他手底下那些个捕快和衙役,能做什么?
刑部虽然主管司法,但严格来说,他是审判机构,而不是执行机构。
张柬之对此似乎早有预料,朝武懿宗道:
“武懿宗,我刑部办案,讲的是审查词理,验诸证信,只要证据确凿,被告人即便不承认,也可以断案,你自己想清楚了。”
李秘不由讶异,因为张柬之的理念有些超前,需知这个年代口供为王,最重视的就是被告人的口供。
“张柬之这是要验伤?”
“如果要验伤的话,同时可以查验那些金吾卫,只要确认双方攻防所留下的痕迹,就能判定到底是谁打谁,甚至能还原事情经过,确定谁先动的手!”
李秘有些激动起来。
因为他接触过的司法人员,包括徐有功等,刑侦手段单一,技术根本没有,一味讲动机,分析利害关系,最后用口供和证词来断案。
而张柬之是目前他见过第一个要讲证据的人。
然而太平公主很快就给他兜头泼下了一盆冷水。
“什么验伤?张柬之不是说了么,审查词理,这个词就是证词的词,验诸证信,验的是目击人的口供。”
李秘:“……”
白高兴一场,到头来这老儿还是要靠口供来定谳。
这也是李秘为何坚持想成为大唐第一神探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个年代的刑侦概念和技术太过落后,需知要到南宋的时候,宋慈横空出世,办案才渐渐开始讲证据。
若不是朝堂因素,若不是李秘不擅长勾心斗角,又因为先天条件而得不到武则天的赏识。
就凭他的刑侦本事,根本不需要多久,就能达成第一神探的梦想了!
不过他还是收拾起自己的小心思。
因为武懿宗对张柬之的“威胁”,显然并没有放在心上。
“你该如何办便如何办,这些街坊刁民的话,便是说再多也不可信,便是闹上朝堂,吾也不惧你!”
“谁不知道你张柬之如同一条疯狗一般样,死咬着我不放?这个案子你本就该避嫌,然则你身为秋官侍郎,偏听刁民,却罔顾禁卫,分明是公报私仇!”
“武懿宗虽寓居长安,远离朝堂,却也不是任你拿捏的!”
张柬之眉头一皱,也有些迟疑了。
大唐朝刑部尚书通常是虚职,是奖赏给有功之臣或者德高望重的老臣的一种荣耀官职。
真正主掌刑部实际工作的,反而是刑部侍郎。
张柬之可以说是刑部的话事人,这个案子牵扯到金吾卫,不是他来办,谁更有资格?
不过武懿宗却不笨。
他并不讲律法,而是转向了政治。
张柬之与他之间的矛盾人尽皆知,张柬之来办这个案子,确实有些不合适。
看出了张柬之的犹豫之后,李秘也大胆向前,突然朝张柬之甩出去一个巴掌!
张柬之是看着李秘走过来的,虽然老了,但本能反应还没迟钝,下意识往后躲了过去。
“二郎!”
张柬之眉头紧皱,太平公主却是率先开口喝止。
武懿宗等人也是一片愕然。
“好!知道张柬之帮不了他们,这是要内讧了!”
“看吧,这就是刁民头子,连秋官侍郎都敢打,我等可都看见了,我等都能作证!”
“可不是么,张侍郎还不赶紧给吾等录取口供么,哈哈哈!”
金吾卫们也是憋了一肚子气。
他们可是军中贵胄,整个长安城横着走,何曾受过这等鸟气。
张柬之愠怒道:“李秘你想干什么!”
他的脸色和神态毫不掩饰,仿佛李秘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这个节骨眼上,还来添什么乱!
然而李秘却呵呵一笑道:
“张公莫急,我只是想告诉张公一个道理。”
“道理?”
“或者说原理吧。”
“别废话!”
张柬之是个冷峻之人,一直以来,都是朝堂上的硬骨头。
他老老实实做官,熬到七老八十才赴京进入中枢核心,最见不得的就是那些宠臣和佞臣。
在他看来,李秘这种没有正经出身,一味想着走捷径的人,同样是他讨厌的行列。
李秘也不敢卖关子。
“我只是想告诉张侍郎,谁动手打人,谁没动手,谁打的谁,甚至谁先动的手,不需要证词,也能查验得出来。”
“就像适才,我抬手要打,侍郎就躲,这是身体的本能反应,就好像有虫子飞向你的眼睛,你的眼皮会自动闭合一样,不受思想控制。”
“这叫做肌肉记忆。”
“紧急避险是一个人的本能,所以攻击方和防守方的身上,都会留下相关的痕迹。”
“如果刚才我打结实了,侍郎可以躲,躲不过呢?那便抬手来挡,或者伸手抓我,如此一来,要么你的手上留下防御伤,要么我的手袖会被你撕扯。”
“这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耳光,如果是大打出手,像金吾卫这等不当人子的打法,留下的痕迹就更是清晰明显。”
“再者,街坊叔伯们的身上都留有伤口,诸如钝器击打和利器所伤,伤口是不一样的。”
“街坊们赤手空拳,金吾卫们却手持利刃,只消验伤,便能确定来龙去脉,不需要口供证词,一样可以落案定谳!”
李秘一口气说完,张柬之顿时双目发亮。
这不是什么新思路,但却是一个新的高度!
古时办案,口供为王。
但也有些所谓的神探,用一些个小聪明,小心思来判断案子,以揭穿加害者和被告人的谎言。
这些小手段,通常会被当成传说,甚至到了后世,仍旧留在文学作品之中。
在后世人看来,这些小手段和小心思,太简单不过。
可在这个时代,却是只有神探才能做得出来的。
李秘所提到的验伤说法,在这个年代也是有的,但很少有用在实战上的,毕竟口供办案简单快捷。
不开口?
那就打!
不说实话?
那就打!
棍子能结案,为何要浪费脑子?
可如今,李秘所说的验伤,虽然只是短短一番话,却道出了基本原理。
从他的话语当中,张柬之听得出来,李秘是有一整套完整体系的,否则无法如此深入浅出地讲明白这个原理。
“退下吧,本官办案,容不得你插嘴!”
张柬之此言一出,李秘也大皱眉头。
这老家伙绝对是听得懂的,为何还如此冷漠?
看样子他并不打算接受这个建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