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小知青,一边去(9)
肖寻开了这个头后,其他人对第一节课的时间,也生出不少期待来。
倒不是因为大家有多么的想学习。
实在是,下乡生活无趣。
不是闲聊,就是打牌。一天两天的,或许还能勉强打发过去,时间久了,大家多少有些腻味。
学习好歹也算是一种改善吧。
“两个周吧。”初酒把怀中的书,抱的更紧了:“容我回去,先备个课。”
初酒说这话时,周围人都笑了,大家还闹道:
“这课还没开始上,人就已经,有做老师的风范了。”
周围又是一阵笑声。
大家也并不打算,初酒能讲的有多好,可也希望,能在乏味的生活中,多几分,和之前不同的亮彩。
李圆音看所有人都围在初酒身边。
连顾修,都跟着众人的视线,坦坦荡荡地去看初酒。
只觉得心中气不打一处来。
藏在身下的手,死死地捏住衣袖,直把衣袖,都捏的变形了。
今天晚上,也是李圆音住回知青大院的第一天。
一个还算宽敞的房间里,挤了三张小单人床。每个女孩,只有个小箱子能放东西,她们所有的家当,只能往箱子里面塞。
至于脸盆牙刷之类的日用品,就全部堆在屋子中唯一的桌上。
桌子只有那么大一点,她们就是再手巧,摆的再整齐,也难免显出些许凌乱的感觉。
李圆音看着就觉得心里堵的厉害。
她坐了下来,沉着张好看的脸,轻手轻脚地洗漱和收拾好,坐在床上。
另外两个女孩还没忙好,因此还没熄灯。
这不能协调的作息,让李圆音更烦乱了。
她强压了几遍,都觉得心中的话,压不下去,便装作若无其事地开口,试探起别人的态度:
“你们回头,都准备去听初酒讲课?”
“去啊。”一个叫孙梅的女孩,心直口快,立刻就回答了。
李圆音不说话,拿眼睛去看另一个叫张芳的女孩。
张芳稍微沉稳些,她慢悠悠开口:
“我反正就,跟着李梅一起去呗。”
听两个人都说要去,李圆音心头的火,蹭蹭蹭地冒着,她表面上,却是笑的关切,很替别人着想:
“我以前住她家,和她接触过,她连字都不怎么认识,怎么可能教的了你们。别被她耽误时间,有那个空闲,做什么不好。”
这次是张芳先说话的,她笑笑:“哎呀,反正我闲人一个,也没有其他事呢,就当去玩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圆音也没由头,好再说下去。
她心塞地躺了下去,翻身侧过去,头朝向最里面,准备先闭目养身。
另外两个女孩也收拾的差不多,李圆音隐隐约约地听到,她们给箱子落锁的声音。
都是那次,她拿了初酒的围巾。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有人开始传言,说她喜欢乱翻别人东西……
这一夜,李圆音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第二天大清早,她就醒了,脸上顶着两个憔悴的熊猫眼,站到门口刷牙。
这会人烟稀少,大多数人还没起来。
哪怕穿的还算厚实,可毕竟是从温暖的被窝,到了露天的外面,李圆音还是冷的哆嗦了下。
扑面而来的寒风,让她心中充满委屈。
真是一群蠢人,初酒不过是随便说两句话,哄他们玩。
结果又是有人给她找书,又是有人捧场,要来听她的课。
李圆音越想越觉得难受,她突然想起顾修,开始担心,顾修会不会也去,听初酒的课。
李圆音慢慢地放下了洗漱的牙杯,绕出了女知青的院子,往男知青那边走了几步。
她没记错的话,顾修有晨跑的习惯。说不定,她能和他偶遇到,正好这会四下无人,也方便说几句。
她想亲口问问顾修,看顾修什么态度。
让李圆音觉得有几分幸运的是。
她正好在外面,看到了喘着粗气,刚从外面跑步回来的顾修。
顾修身上穿着件打了补丁的毛衣,厚重的外套许是在跑步过程中嫌热,被脱了下来,搭在肩头。他身子修长挺拔,长腿迈着,三步两步就离李圆音近了。
不过,他并没有和李圆音说话的意思。
只是微微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就要擦肩而过。
“顾知青。”李圆音狠下心来,喊了他一声。少年的脚步这才顿下,回过身来,一板一眼,客气地问道:“怎么了?”
李圆音绞着手,支支吾吾没说出话。
顾修似乎并不想等下去,声音没什么感情地开口道:
“要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
他这一说,李圆音就有些急了,连忙开口说道:“顾知青,我是想问,你要不要去,听初酒讲课?”
顾修用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看她:
“这当然要去,我们来乡下几年,再没有接受教育。我们是知青,是知识青年,如果不学习知识,哪里对的起,我们的这个称呼呢?”
顾修的语气云淡风轻的,但他说出的话,却让李圆音脸上,一阵阵火辣地疼了起来。
她原本有千言万语可以说,却一个字,都说不上来。
“哦,我知道了。”李圆音有些生硬开口:“那顾知青,我不打扰你了。”
顾修似乎对她这反常举动,并不感兴趣,掉头就走。
看着顾修消失的背影,李圆音站在原地,嘴唇咬的死死的,眼泪差点就要再掉下来。
不管李圆音怎么想,生活如何。
初酒自己把书给抱回了房间。
她还郑重其事地,把李圆音原来住的屋子,改装成书房,专门作为她,放书和学习的地方。
如果初酒的举动,放在其他农村女孩身上,说不定就要被嫌弃事多。
可夏家惯着初酒,夏母非但不阻止,还十分支持:
“我平时拿那些知青,和我家小酒做比较。我就觉得,那些城里姑娘看起来,也没哪里比我家小酒好上多少的。”
“听说她们有的就搞书房,我家小酒,也要有!”
初酒听了又好笑又感动。
原主家在农村,她的日子,和后来那些回城里的知青们不好比。可有爱她的一家人,如果没有顾修和李圆音,她就算过的清苦些,相比也是幸福的。
想到这,初酒的眸光沉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