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争论
那日苏瑾之赶到时,谌辞从头到脚凉了个透彻,吓得他搭脉的手都在抖。
好在同行而来的还有谌阳,见苏瑾之手哆嗦,一巴掌拍在了苏瑾之背上,然后自己伸手在谌辞鼻尖处探了探。
“别哆嗦了,还喘气,快看看是怎么了。”
原是谌辞第二次中的蛊毒,母蛊根基动摇,这才导致谌辞跟着遭殃。
于是谌阳当机立断,让闻语帮忙解了蛊毒。
“那皇上那边……”苏瑾之问。
谌阳道:“放心,我会让人在他膳食里动点手脚,让他察觉不到谌辞蛊毒已解。”
虽然这法子不能长久,但眼下情况紧急,也顾不上考虑日后。
而稷陵王那边,则是谌阳派人伪装成了稷陵来的难民,冯骁本就是谌辞的人,因此顺理成章将稷陵之事捅了出来。
谌辞喝完了药,皱着眉丢了个蜜饯进嘴里。
“那是谁举荐,让谌谨去稷陵赈灾的?”
闻语挑了挑眉,倒了杯茶喝了口,才继续往下讲。
早朝之时,诸位大臣因为派谁赈灾而争论不休。
谌浩本就身体不佳,被他们吵的差点昏厥。
“启禀皇上,臣认为该大皇子前往。”
“臣也认为该当如此,大皇子乃皇上嫡长子,去稷陵赈灾,才能堵住天下之口。”
“太子病重,众位皇子中唯大皇子身份贵重,臣认为,平国公所言有理。”
谌浩朝着容衍之处看了眼,那人垂眸而立,丝毫不打算参与。
“皇上。”襄仪侯道:“臣认为,三皇子谌泽可担此重任。”
“三皇子如何能去?”董骞反驳道:“三皇子还未弱冠,在朝中也未有官职,臣认为,襄仪侯所言不妥。”
“启禀皇上,稷陵洪灾情况未明,可让三皇子先行前往,稷陵紧邻淮南,若真棘手,也可从秦淮抽调人手。”
“皇上,臣认为,左威侯所言甚是。”
“如此过于麻烦,皇上,倒不如让淮南王前往稷陵,中间也省去了些麻烦。”
谌浩眼皮一跳,看了眼说话那人。
“柳御史此言差矣,萧世子就快要成婚,若是此时下旨让淮南王前往稷陵,岂不是让天下认为,我朝已无人可用?”
谌浩看着站在前头不说话的萧霁,还有置身事外的谌阳。
这二人怕不是刻意来给他添堵的。
“不知淮南王和羲和,可有什么两全的法子?”
原本争吵不休的大臣纷纷止了话头,殿内一时间落针可闻。
他们倒是忘了,淮南王和羲和长公主还未离京,今日早朝,两人皆在。
萧霁见谌阳垂眸不语,轻咳一声后答道:“臣领兵打仗尚可,这些弯弯绕绕倒是一窍不通,一切由皇上做主。”
谌浩嘴角抽了抽,心说那日在春禧殿,你心里那弯弯绕绕比皇陵密道还多,今日在这儿装什么死。
“羲和呢?”
谌阳弹了弹袖口上莫须有的灰,正色道:“臣以为,二皇子前往较为合适。”
“二皇子……”谌浩眯了眯眼,他对这个二儿子的印象着实不深。
二皇子谌谨,母妃是贤妃齐氏。
齐氏母家并不在上京,再者她容貌平平,旧时在王府,就不甚得宠。
要不是今日谌阳提及,谌浩都快忘记,自己还有个二儿子。
“二皇子……二皇子也未入朝。”
“不妥不妥,臣认为,还是应当让大皇子前往。”
谌阳哼笑了一声,嘲弄道:“诸位也太急切了些,倒不如先听本宫把话说完。”
方才开口的两个大臣挨了眼刀,原本抻长的脖子缩短了几分,静待谌阳后话。
“二皇子生母齐氏,本就是稷陵人,想来应当十分了解稷陵地势,再者二皇子虽未入朝,但也只比大皇子小了个把月,二皇子今年也已弱冠。”
谌阳看了眼平国公,冲着他无害的眨了眨眼。
“稷陵眼下重要的不是洪灾,而是民心,稷陵王不作为,导致稷陵民心溃散,朝中所派之人,应能同灾民共苦,方能收揽民心。”
谌浩点头称是,谌阳虽然有时和他不对付,但大多时候出的主意还是有理的。
“大皇子身为中宫嫡子,想来无法体察百姓之苦,而三皇子也着实年纪尚轻,因此臣以为,派二皇子前去,最为适合。”
“启禀皇上,臣以为,羲和公主言之有理。”容衍总算是从他那仙气飘然的梦中苏醒,附和了一句。
淮南王道:“若皇上不放心,臣可以写书信到秦淮,让秦淮各郡帮衬二皇子。”
话及此处,谌浩见方才吵闹的大臣均熄了火,一时心底感慨万分。
谌阳虽为女子,且常年不在上京,在朝中仍旧留有威信。
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原因,是当年谌阳带兵大败敌军。
文帝本就有意培养她,而她在此方面天赋异禀,也没浪费文帝苦心经营,为她铺石垫路。
只可惜,她是女子,也幸好,她是女子。
谌辞嘴里的药味消了不少,听闻语说完,不自觉勾了勾嘴角。
“皇上疑心重,可若说他最信任谁,恐怕也只有姑母。”
闻语不解的看向他,她知道谌阳手中握有兵权,但具体多少却并不清楚。
虽说谌阳是女子,可凭她对谌辞的疼爱,日后谌辞若是想反,谌阳定然是要帮着谌辞的。
“姑母手中,握着幽云百万大军。”
闻语瞳孔一震,不可置信的看着谌辞。
“当年先帝出征,所带大军也不过五十万。”
谌辞颔首,从盘子里又偷走一枚蜜饯。
“确实如此,姑母手中的百万大军,有一部分源自你父亲之手。”
闻语眸色一暗,原主父亲闻归,曾经和先帝一起出征南疆,被文帝封为大将军,手握二十万兵权。
“你父亲手握二十万兵权,而且常在京中,文帝如何睡得着?”
谌辞边说,边暗自观察闻语的脸色。
只见她眸色黯淡,琥珀色的眼珠轻微转动,最后又恢复了波澜不惊的模样。
“原本大夏朝中,有一官职,为太尉。”
这个闻语倒是知晓,开国先祖当年朝中便有太尉一职。
只是后来那位太尉意图谋反,先祖勃然大怒,朝臣也上奏,请求取缔太尉一职。
于是后来兵权大多分给了各位藩王。
“所以文帝想了个法子,竟然外人靠不住,那自己的儿女总可以相信。”
于是谌阳就成了那个文帝唯一相信的女儿,文帝精心培养她,把国之利刃,交到了她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