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七天前
杨同林用指头扣了一块小拇指肚大小的马肉,塞进嘴里,满足地品尝,待到嘴里的肉已经嚼烂成泥,他才慢慢吞下,感受肉从喉咙滑到肚子里,才仔细盖上盖子,把肉碗放到了枕头边。
这是阳关谷大捷,将军犒劳大家的奖赏,帐子里一人一块,他不舍得一顿吃完,嘴馋的时候扣一点,现在肉已经发硬,但还有一小疙瘩在碗里。
他躺下来,又摸了摸装肉的碗,感受着一块肉带来的幸福,才缓缓闭上眼睡觉。
半夜,悉悉索索,声音微不可闻。
但他是谁,一个打了十几年仗的老兵,最是能捕捉轻微的变动。
他听见了,猛然睁开眼,一只灰毛大老鼠正在枕头边,拱他肉碗上的盘子。
这可恨的畜生,想要偷他都舍不得吃的马肉!
杨同林猛然一抓,扼住了老鼠的脖子,老鼠吱吱乱叫,细长冰冷的尾巴在他手背扫来扫去,他高高举起老鼠往地上摔,老鼠打了个滚翻起身逃走了,一只老鼠而已,受了那么大的内伤,不一定能活,杨同林没有去追,他被窝正暖和,并不想出去。
一只鼠蚤落在床上,像一粒随风飘落的黑沙,它隐入黑暗,慢慢爬进他的头发,咬了头皮一口,他挠挠头,翻了个身又睡着了。
虽然大军已经先一步离去,这三千士兵仍然毫不懈怠日夜操练,杨同林早就忘了昨晚深夜驱赶过一只老鼠,傍晚操练完,他擦擦脸,准备继续做锄头。
杨同林身边围着几个年轻后生,他们是一个帐子的,关系很好,坐在帐子前说说笑笑,手里干着活,心已经飞得老远,早跑到朗烨了。
自从知道即将去开垦的荒地最终能分给自己,兵士们全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飞到朗烨,立马开工,有的士兵已经开始找材料做农具了。
王良又黑又瘦,手快的很,在搓草绳:“杨大哥,明日是你生辰吧?”
杨同林宽额方脸,看上去忠厚极了,他正削棍子,头都没抬:“什么生辰不生辰的,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哪过过生辰!”
张环圆圆的脸,稚气未脱,跟着王良搓绳子:“杨大哥今年四十了吧,二十三参的军,十七年啦,参军的年份比我年纪都大,对我跟对儿子似的,是不是啊,杨大爹?”
杨同林开怀大笑:“哎,儿子,这声爹叫的好听,等你成亲,我去你家,跟你爹一起迎新媳妇。”
赵立三十来岁,边磨刀边说:“我入伍也十年了,生生死死,上次我昏迷,杨大哥护着我从敌军流箭下躲过一劫,肩膀受了伤也不跟我说,要不是医部的潘园说漏嘴,我还被蒙在鼓里呢,哎我说,老杨你怎么这样,怕我伤心啊,我才不会伤心呢。不过这个生辰得过,以后每个生辰都得过,大过!”
王良:“你别说反话了,谁听不出来似的,明天咱们去打野兔吧,给杨大哥过生辰,咱也开开荤,你看着锄头镰刀做了好几把了,停一天没啥。”
张环:“谁知道明天有啥事儿,不如今天吧,这破地方,野兔跑得快,难打得很,咱们赶紧去。”
赵立:“老杨,就当提前给你过生辰了,我知道你不介意。走走走,快走。”
杨同林:“哼,小兔崽子,去吧去吧,多打点肉,我碗里马肉又干又硬,跟石头一样,早就馋了,我去厨房拿点盐,趁天黑偷偷出去烤。”
四个人放下手里的活,遛出军营,点了野草塞兔窝里熏兔子,狡兔三窟,野兔没逮到,倒是见到了一只不走运的肥狐狸,这地方动物很少见肥的,他们当即就决定要猎杀这只狐狸。
肥狐狸就是笨,没跑多远就中了箭,赵立手脚麻利的剥了皮,切了肉,他们找了快灌木丛打掩护,支了堆火打算烤肉。
王良摆好架子,赵立挖出来一团粉肉随手一丢,喊道:“这狐狸怀着崽子呢。”
张环看见后,跪地嬉笑着拜了拜:“狐仙大人您走好呦~”
吃完肉,赵立把狐狸皮铺好刮了刮油,然后用干净的细沙子洗洗皮,晾在帐子里,在极干燥的气候里,狐狸围脖两天就能带了。
杨同林捧着狐狸围脖爱不释手,把黄狐狸毛茸茸的大尾巴卡在尖细的嘴里,带着无比温暖柔顺的围脖在军营里晃悠了两天,别人问起来,他风风光光地说着弟弟们的心意。
变故发生在第四天夜里,杨同林着凉了。
他病的可不轻,寒邪入体,当天夜里就发了烧,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一身皮肉又酸又疼,眼看着他吃不下饭精神很差,赵立赶紧去医部请了潘园大夫。
潘园二十五六,为人机灵的很,本是游方郎中,路过河临县偶遇外出执行任务而受伤的赵立,当时赵立伤口化脓,奄奄一息,他救了赵立,本来劝他好好休息休息,可是部队有任务,他强行带伤前进,潘园劝不住,反而被他的大丈夫之气打动,主要是部队救人给钱不拖拉,遂跟随部队做了队医,等这支部队回归大本营,潘园也留了下来,跟着杜仲,主要负责战士们的外伤,但也擅长普通的伤寒杂病。
这几日变天,好多人都染上风寒,潘园熟练地望闻问切,根据杨同林的症状和脉象,开了方,抓了药,杨同林吃了两天也没好,反而越来越重,开始咳血,还有点认不出人了。
第六天,同帐子里的弟兄们也被传染了,一个个瘫在帐子里迷迷糊糊,也没力气开玩笑。
潘园一看,这个帐子里的人全被风寒撂倒了,立马察觉到了不对劲,跑到杜仲帐子里汇报:“他们的病症一看就是伤寒,发烧还怕冷,四肢酸痛无力,头昏脑涨,吃不下饭,怎么会治不好呢?”
杜仲看着潘园,神色郑重,问道:“这个时节,此地有疟疾发作的风险,而且病人的病情急速恶化,看着不像是普通伤寒,莫不是疟疾?”
他在口鼻上围了布巾,背着药匣子去了杨同林的帐子。
看到杜仲来了,杨同林吃力一笑,脸色青白,眼窝深陷,杜仲问道:“可有时寒时热?”
杨同林回想自己这两日觉得阳气被抽走了似的,只感到恶寒,说道:“不曾。浑身发冷,没觉得热。”
杜仲把手指搭到杨同林手腕把脉,脉象倒是洪大,虽然脉象虚,也有些浮,却不弦,并不是疟疾,疟疾传染,视为瘟疫,只要不是疫病,其他都好解。
杨同林阴脉见阳,脉象暴却微,有愈合的趋势,杜仲放下心来,喊潘园再次把脉,潘园坐在床边仔细把脉,从左手换到右手,顿时乐了,说:“老杨,你这病来势汹汹,去的也利索,现在快开始好了。”
听到这话,杨同林顿时有了力气,挣扎着坐起来送两位大夫走。
回医部的路上,将士们正在操练,杜仲问潘园:“月泽绿洲的巫医被抓来了,你说把他请出来一起诊治怎么样?”
潘园不赞成:“巫医以巫为主,都是些邪门歪道,不能和我们正统相提并论。”
杜仲沉声道:“这次伤寒波及的兵士太多,医部人手不够,万一耽误了治疗……之前我在月泽和他交谈过,对于这些常见病,他倒是有些自己的办法,虽不同于我们,却也能治病,况且我们药草匮乏,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杨同林吃了药不见好,猛然却又好了,说不定是药草剂量导致的,巫医用的方子,不,他用的疗法虽然残暴,却适合这种情况,不妨让他一试。”
潘园反驳:“他不是通敌吗,如果故意残害我军将士怎么办?”
杜仲说:“你先跟着他,如果他有二心,再把他抓了。”
潘园不情不愿地应了。
第七日,看见大将军带着助手阿海平安归来,杜仲高悬的心落了地,高兴得很,夜里从大将军帐里出来,特意跑去和巫医探讨军营伤患病情,两人又争执一番,不欢而散。
子时,杜仲已经睡下,又被人叫起。
杨同林病情突然恶化。
明明已经快好了,怎么会突然恶化呢?
杜仲满心疑惑,披了衣服匆忙赶往士兵的帐子,还拿了条御寒的围巾缠在脖子上,也许是潜意识的动作,也许是身为医生地警觉,进帐前,他鬼使神差地拉上围巾盖住了口鼻。
杨同林蜷缩在被子里,脖子上还围着狐狸围脖,平时裹这么厚他会热出一身汗,但现在他冷的颤抖,他感到头越来越疼,头皮好似已经脱离了头骨,骨肉血淋淋暴露再冷风里,风穿过血肉,进到骨头里,把他的的脑袋吹得干巴巴,皱缩缩。他的脖子也疼,背也疼,腿也疼,身上没一处不疼,这疼让他焦躁而愤怒,看见任何人靠近,想要张开爪子把他撕碎,看到任何人远离,想要怒吼,让他老实待着,他整个人像一只狂躁的野兽,可他的身体,已经动不了了。
杜仲看着目光呆滞的杨同林,他的眼睛鼓鼓囊囊地往外凸,可是目光没有焦点,他的脸蜡黄蜡黄,脸皮也往里陷,面无表情,杜仲翻看他的眼皮,他的眼珠子甚至没有动,问他问题,他机械的回答,声音低沉无力,嘴唇张了张,以极微小的幅度开合,说了什么也听不清,杜仲问他话,他能听懂,但是没力气回答,说话超过十个字,他就要用力喘气,可是仍然觉得窒息。
杜仲把手指搭在杨同林手腕上,杨同林闻道一股令人不适的气味靠近,眼睛睁开一条缝,看到模糊的人影后面火苗窜动,一晃一晃的让人头晕,他感到一阵焦虑。杜大夫身上的草药味太重了,他满脑子都是令人恶心的草药味,太恶心了,想吐,想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他从不知道自己竟然如此难以接受草药味,他从前对气味十分不在意,哪怕是搬运腐烂的尸体也不皱一下眉头,可是此刻,他难受极了,想推开杜大夫,他知道这不对,杜仲大夫为人和善,从不因为他们出身低而瞧不起他们,反而还能和他们开几句玩笑,闹成一片,身上没有一点京城贵人的架子,可杜大夫俯下身子了,他趴在胸口听他的心音,太近了,浓重的药草味太近了,他太难受了,肚子里开始翻滚,他已经吐了好多次,肚子里没一点东西,可是胸腔深处有一股灼热酸蚀的液体翻涌着从喉咙里喷出,他再也忍不出,张开嘴,“哇”一声吐了出来。
杨同林嘴里喷出一股黑血,黑血里夹杂着粉红色的软肉,杜仲连忙起身,可那些软肉速度太快,朝杜仲飞射,他的额头、眉毛、睫毛、鼻尖、口巾、衣服上都渐上了黑红相间的血肉。
他这一吐震碎了体内的残破脆弱的血管,杨同林七窍流血,“咚”一声倒在床板上,充血的眼睛还突兀而茫然地睁着,身体在流血,却已经断了气。
杜仲身上的碎肉和黑血撒发出浓烈的腥臭,杨同林的血管内脏早就腐烂了,他临终一吐,把这些腐肉喷向了他身边的人,整个帐子里弥漫着酸臭的苦味。
这一刻,时间停止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写满了恐慌。
丑时,高寻叫醒萧长凛,说杜仲跪在帐子外不进来。
萧长凛披了大衣站在帐子里,杜仲的悲切的哭声从外面传来:“将军,瘟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