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历练
一直向上端飞去,飞了很久依旧没有看到尽头。
半空中的楚涵拍了拍墙壁,说道:“来一击,看看会怎么样。”
飞开一段距离,甩了甩手,双手法印出现,对着墙轰去,攻击没有打到墙上,被墙上突然多出来的屏障给反弹开了。
见此情况,楚涵飞的更远了。
“加大力度,再来一次。”
这次借用九松的能力,当然这是九松压制九成九的情况下,楚涵双手紧握,法印出现在身前,层层叠加,到十层时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
“不行了,力量太强了,坚持不住了。”楚涵牙齿紧咬,吃痛的说道,在第十二层时停止了叠加。
十二道法能同时爆发对着墙壁击去,楚涵嘶吼道:“给我破!”
屏障直接被击破,法能结实的轰到墙上,墙被毁灭性的击碎发出巨大响声掀起滚滚尘埃。
此招过后,无力感袭满全身,楚涵虚弱的降到地面上。
瘫软在地面上的楚涵,感到现在的无力心想道:“幸好不是在和他人战斗,要是被躲过去了,遭殃的人就成我自己了。”
九松一手挥去,一股气游荡楚涵全身,楚涵瞬间恢复过来,九松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不好受吧!以后尽量少用我的力量,这是损敌一千自损一千的方法,不过你这脾性,到跟我刚踏上修炼时差不多。”
楚涵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问道:“你最初修炼时是怎么样的?”
“也就那样,然后自己一步步的往上走。”
楚涵接着拍了拍手,说道:“开辟那个什么量,现在你变成了,这样后悔吗?”
九松叹了口气说道:“能有什么后悔的?!”看着前方继续说道:“路通了,进去吧!”
楚涵答应的“哦”了声。
楚涵来到墙前一掌扇去,道路上扬起的灰尘被扇开。
站在入口看向里面,这条开辟的路好似也没有尽头,见此楚涵郁闷道:“这是个什么鬼地方?”
说着楚涵就跨步进去,当两条腿都进入时,身后的长城消失了。
战鼓震,马蹄嘶,迎面而来的是古代一队队军队昌盛景象,士兵肃穆,散发着不死不休的斗志。
“这是怎么回事?”
当楚涵再走一步时情景又变了,这次是战火纷飞,两方军队厮杀的场景,双方不断有人倒下,血肉横飞,而楚涵身处于绝佳的观赏点,可以俯视这片战场,最后胜利的黑旗在战场上飘扬,一眼望去死尸遍地。
忽然间,楚涵目光偏向一方,注意到一片已经停战的战场,有一具半腐烂的骸骨,那骸骨靠手里的戈矛支撑着残躯,屹立不倒,手上的肉却早已腐烂,露出瘆人的骨白,他,他们这一路的故事很多,但再无人知晓。
“这些可都是发生过的事啊!
你说青史留名这四个字到底有多重啊?
多少英雄豪杰,吃万朝夕苦才得战敌之勇,也要挥血染红青史。
多少文人志士,用自己的一身风骨和一腔热血,想要在那纸页上书下自己的姓名。
那薄薄的纸总让人担心它承载不了那些名字的重量。
将士舍生忘死,文人以身许国,最后到头来能青史留名的又有几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燕子又飞过堂前,庭院里的桃花开了又谢。
兜兜转转不知多少个百年,最后埋没在此,无人知晓。”
楚涵已经震惊了,自己什么时候见过这种震撼场面,什么电视上剧,屁,连这里万分之一都比不上。
战争本就无情,特别是近几年,什么细皮嫩肉一挑百,安然救出美人归,敌军帐内进出入无防备,谈情说爱成双飞,楚涵也想不清楚,为什么会有人喜欢那种把人当弱智的剧情。
一步换一景,昌盛,战争,安居,定王城!
一寸山河一寸血,万里江山道沧桑。
目睹一切的楚涵难免不禁感叹,当他准备起飞时,眼前的景象发出了最后一次变化。
天空响起一道威严的声音:“终于,来人了!”
大地开始颤抖,阵阵龙吟响彻这片天地,随后雄伟的宫殿拔地而起,宫殿之上有一人负手而立,帝王之相,头戴十二冕旒冠,身穿玄黑帝袍,金龙缠绕全身,反射的金光发出阵阵威压,让人有一种跪下膜拜的冲动。
宫殿上插着楚涵刚才在战场上看到胜方黑色的旗帜,旗帜上有一个字古老的字,这个字他认识是“秦”。
这些特征再结合刚才所看,无疑告诉了楚涵眼前的人极大可能是千古一帝——始皇帝嬴政!
大秦的至高圣上,千古的第一帝王!
“两千多年前的不能说是人了吧,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楚涵内心焦躁不安。
“这是我给你找的,这才是你需要的历练,而不是跟上次一样简单的控水。”九松说完就和楚涵断了联系。
楚涵一阵沉默,心想这不是不给自己活路吗?虽然现在的自己很强,但与眼前的人对视一眼都感到威压,而现在还要跟他对上,楚涵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动手。
楚涵沉默之时,嬴政的声音却随空而出:“后生,你是何人?来此做甚?”
见嬴政发问了,楚涵恭敬的回道,毕竟历练归历练,眼前的人楚涵觉得其功大于过,应值得尊重,楚涵抱拳说道:“见过始皇帝陛下,在下楚涵,特来此讨教。”
“楚”嬴政嘴里念念有词,一个楚字,似乎勾起回应一般,自己在位时有个楚国,但被自己所带领的大秦给灭了,而且楚这个字让他想起名“子楚”,正是他的父“异人”。
片刻后,嬴政的声音随空而出,发问道:“很久没听到有人这么称呼朕了,你认得朕?”
“不认识,但这种仗势应该只有你了。”
嬴政的语气缓和了几分,说道:“后生,讨教就要有抱死的决心,朕在此多久?朕都不知道,期间未曾出此洞,暂且告知朕这么些年变化,再讨教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