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领军都统
文德帝听到许恒这么说,眼睛一下亮了起来,感兴趣的追问起来
“哦,许爱卿的说法还挺有趣,你详细说说此事中的生机为何,怎么一个祸兮福所倚。”
许恒这说法其他人也好奇,等皇上让许恒作答时,所有人都竖着耳朵看许恒怎么解答
“回皇上,胡人的作为百姓都知道,这北胡攻占大周城池都是只懂掠夺而不懂经营,这么多年边关百姓深受其害。
现在北胡的行为彻底让大周认清真面目,必然让大周百姓同仇敌忾,这也就是危机中的生机。
兵事上说作战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这其不是三要素中人和的部分嘛。
至于其他地方,天时和地利对于我们也未必不利,北胡能打进我们大周,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直捣黄龙,摧毁北胡的根基,这样大周北面就可以永绝后患。”
许恒觉的大周时不时受到北胡侵扰,还不如来一场大的,集中消灭北胡,否则经济再怎么发展,始终有隐患,工业化之前,游牧部落一直是中原农耕地区的心腹大患。
工业发展需要时间,所以还不如先把外患清除,中原地区因为新作物的推广粮食已经有剩余了,这次夏收的税收就能看出来。
粮食有明显的增产,这因为粮食增多,容易粮价低贱伤民,为了平衡粮价,朝廷提前用高一些的价格收购多余的粮食,顺便把多余的粮食送往前线。
现在粮食的增产,已经足够保障大战的后勤,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从没有绝对的胜负强弱之分。
许恒这番说法,虽然这其他人尤其一些武将很是不屑,觉的他有点异想天开,但是许恒这种不畏惧的态度,正合文德帝的心境。
文德帝兴奋的拍掌称赞,直接站起来看着许恒说道
“好,不错,许爱卿说的不错,许恒听旨,朕现在任命许恒为领军都统,再命高国公为征讨大将军。
命你二人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北瓦城,接应高鹏飞残部,重整军队,里应外合迎战北胡,这次趁机一举击败北胡,彻底杜绝大周隐患,许恒,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
许恒突然听到文德帝让自己听旨,赶紧下跪接旨,只是这圣旨内容太惊人了。
这事情发展曲线有点出乎许恒意料啊,自己一个文官怎么就拐到领兵作战上了,这不光许恒感到意外,其他人也是,首先兵部之人就不乐意了。
让一个文官领兵作战,再加一个胡子都要白的老人,这不是说明他们兵部没人嘛,兵部尚书直接提出反对意见。
文德帝对于这类声音已经听烦了,直接怒斥起来
“哼,听你们说,有什么用。
若你们有比那投降之类的建议好,何至于朕这么安排,朕觉的此事甚好,就这么安排了,休要多言了。
十万大军其中三万从禁卫军中调取,其他从各个州府中调派,兵部立马拟旨,让军队在沂城集合出发。
好了,众爱卿还有没有别的事启奏,若无事的话直接散朝”
文德帝直接一挥袖子的离开了,只留下议论纷纷的文武百官,直到太监高喊三声退朝,大家才动身往回走,只是不知何故,许多人都避开了许恒。
没人来跟他交谈接下来的事,被任命为大军都统,这彻底说明了文德帝对自己的信任,可是他给许恒的重任却是一个烂摊子。
这跟随他一起的高任也算一名虎将,因为他是皇上的舅舅,只是这个虎将要挂一个前缀那就是当年,是的,当年,因为高任现在已经年过五旬奔六的岁数了。
这把岁数出征北境,别半路折腾不起,挂在路上了,许恒也不是瞧不起人家“廉颇老矣”的精神,实在是现实摆在面前。
只是文德帝已经下旨,君无戏言,许恒只能蒙着头领命,其他人也知道他的无奈,卫广拍拍许恒的肩膀表示对他的支持,至于话语,卫广也不知该说什么。
许恒走到宫门外,正好看到等在外面的阿朗,阿朗在许恒还没出宫时,已经听到前面的官员讨论此事,也清楚了许恒的处境,所以一见许恒就担心的看着许恒。
“你干嘛这副如考丧妣的表情,你家公子升官了,不是贬值,给我露点开心的表情。”
许恒训了阿朗一顿,难得心情好了一些,脑子也开始运转起来,开始环视自身的处境,自己现在又没处在绝境,冷兵器时代嘛,还是有搏一搏的可能。
总比后世热武器时代,这人的血肉之躯不过是炮灰罢了,甚至连尸体都没有,许恒安慰自己一番。
然后直接往高国公府上走,自己已经是领军都统,不用去户部点卯了,许恒到国公府时,这宫里的宣旨太监已经给国公府颁布了圣旨。
许恒刚跟对方打了一个照面,大太监看到许恒就躬身问好
“许都督都统这是特地来国公府?”
“是啊,既然皇上委命我和高将领一起,高将军为前辈,我自然得先拜访请教高将军一番,对于接下来前往北境看需要做什么准备。”
许恒对于自己带兵打仗资历尚浅一点没有避讳,坦坦荡荡说是来请教的,这大太监听后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若是这样,那杂家就不打扰了。”
许恒走进国公府,就看高老夫人正扶着高将军,满嘴悲戚的说着话,一旁的家眷都是满面愁容。
“你说皇上怎么这样安排,你已经这把年纪了,就不能让你安享晚年嘛。”
“你这说的什么话,国家危难当头,皇上能记起我,是我的荣幸,什么安享晚年这类话,休要再提。”
也许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满院子的人都没注意到家里进来两个外人,这门房当时看许恒跟宣旨太监谈话,知道他身份不一般,询问一番后,没有去通报就放许恒主仆进了府。
“高将军,好气魄,在下能跟高将军一块去征讨胡虏,真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