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分店在望
丰收之后,舂谷子的事交给鱼阳他们,姜宁也在家懒懒地睡了几天好觉。
不需要姜宁去操心什么,田里的芋头还要等两个月才得挖,三小只的学业也不用她操心。
早上起来,泡上一壶花茶,坐在廊下悠闲地看书。
《农政全书》、《梁国志怪》、《五州奇录》,姜宁来了古代也不忘汲取知识。
算算日子,也有段时间没去镇上了,姜宁打算这几天去拜访张叔、赵大哥和君罗姐夫。
叶珍在清水村休养了一段时间,身体也渐渐恢复了,这不,算着还有一个月就要临盆了,罗荣也把叶珍接回了镇上。
“夫人,栖凤居到了。”
鱼絮驾车到栖凤居门口,随后扶姜宁下马车。
经过一年的时间,栖凤居的早茶也打出了名声。除了木华镇的人喜欢来喝早茶,连县城里的人也时常专门找过来。
“小二!推一下小车过来!”
“来嘞!”
栖凤居内座无虚席,小二们推着木制餐车,穿梭在食客之间,为他们上各式茶点。
“宁姐,张老板在那边,我领您过去!”
小李看到姜宁,马上就来到她身边。
“好!”姜宁笑笑:“这早茶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
“那是!现在人人说起木华镇,栖凤居的早茶和望庭阁的海鲜,那必须是这个!”
小李一边说,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当然,这都是宁姐的功劳。”
提起这个,小李想到当初带着老板去清水村找姜宁。当初的栖凤居已经不景气了,是姜宁力挽狂澜,才有了今天的栖凤居。
光是回想,就让小李热血沸腾。
“也有你们的功劳!”
话刚说完,小李领着姜宁来到了张老板在的地方。
张老板在和账房先生对账,看到姜宁来,马上从账簿中出来,看姜宁的眼神仿佛是看到了财神爷一般。
“阿宁!来这坐!”
“张叔笑得这么开心,看来这个月我的分红又要涨了!”
姜宁一边说一边坐下。
“那是自然!你不知道,这早茶的流水可是占了大头!每天早早就有人来排队,有些等到中午还吃不上呢!”
张老板说着近况,也有些忧心。客人等太久了也不是事。
“我这次来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的。不过,得把钱花出去。”
“噢?说来听听。”
张老板听到有解决方法,也好奇了起来。
“张叔,是时候开分店了。”
姜宁的话言简意赅,张百泉马上就懂了其中关窍。
“一年前我们还在大堂里,一起许下的心愿,说要把栖凤居开到京城。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把栖凤居的早茶做出了名声,有了稳扎稳打的基础,开起分店来也是得心应手,不慌不忙。”
姜宁的话,其实也说到了张百泉的心坎里去。
以前想过开分店,可栖凤居刚起死回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现在招牌有了,资金有了,厨子也有了,还有姜宁坐镇,不怕分店开不起来。
“妹子!你说的,叔都明白!这开分店的事我也想过,既然你也提了出来,那我们就找个时间,去县城里看看铺子,如何?”
张百泉虽说是栖凤居的大老板,可凡事也会问下姜宁的意见。姜宁只提议不决断,把决定权留给张老板。
“好!那我们就去县城看看!”
张百泉行动力强,说干就干。做了那么多年的酒楼,多少还是有些人脉。
联系了县城里的牙人(古时候的房屋中介),便和姜宁一起去淮南县瞧着。
牙人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眼神透着精明,一张巧嘴把酒楼夸得天花乱坠。
“张老板,这酒楼原来的老板因着家中父母得了病,急需用钱,才把酒楼盘了出去。
你看这桌椅板凳,都还成用,新的很,你们要是租了下来,都不用另花一笔钱买这些;
这旁边就是淮南县有名的官陵湖,日落下来,波光粼粼,大家在这喝茶观日落,也是一桩美事!”
姜宁听了他的描述,不禁点点头,暗道这牙人还挺会介绍。
“嗐,我就是靠这个营生的,毕竟是谋生手段,淮南县的房子可以说没有我白某人不熟悉的!”
看着姜宁和张百泉的对视,白大鹏马上就知道对方想什么。因为太多人好奇他的业务能力,他多少都能知道这两人在点头些什么。
“我觉得这儿不错!阿宁怎么看?”
张百泉和姜宁登上酒楼的三楼,凭栏远眺,感受这湖风的清爽。
“确实不错。但是不急,我们多看几家,也得对比一下客流量。”
张百泉点点头,同意姜宁的说法。
“老白,还有几家酒楼空着?再带我们去看看。”
白大鹏没有怨言,毕竟是做生意,多看几家也是好的,这也是他的职责。便带着姜宁和张百泉又去看了几家。
“这一家在老城这边,人也多,但是这附近家庭都一般,没什么能力去消费大酒楼。小吃摊但是蛮多的。”
白大鹏尽心地介绍每一处地方。确实如他所说,这附近没什么高端酒楼,多是寻常百姓。
栖凤居的定位多以中高端消费为主,虽也涉及一般家庭消费,但相对来说是少数。
像刚才在官陵湖边的那座酒楼就不错,来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周边是胭脂铺、珠宝铺、还有古香古色的丝绸铺,看来是这淮南县的中心消费区。
“两位想得如何?”白大鹏问。
姜宁朝张百泉摇摇头,示意这里不行。
张百泉接住了姜宁的眼神,自然也懂了她的意思。
“都说说这几家的租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