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宋国崛起 > 第八十九章 提纯

第八十九章 提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主上,打听清楚了。那男子是宋国的太傅,姓子,氏宋,名卬,字子瞻,今年青春二十,未婚。”婢女风风火火地找到方才在门外偷窥的贵族女子。

    女子听得满脸羞赧,眼光莹莹仿佛能掐出水来。

    “宋卬……”

    ……

    孔达风尘仆仆,运来两车硫磺。

    “足矣。多谢孔大夫为此操劳。”卫公客气道。

    药石运至,医万于是点燃了硫磺,把太子遬加起来熏烤。

    淡蓝色的火焰灼灼燃烧,烟雾腾起,逼向太子遬的裆下,一股刺激的味道直冲脑门。莫说是太子遬,周围的卫君、卫夫人、公子卬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硫磺没有隔绝空气,大部分的硫都氧化成了二氧化硫,众皆被呛得不行,经过医万的解释药理后,公子卬还是觉得抵达靶处的硫磺应该不会很多。

    “若是隔绝空气的话,效果应该会好很多,硫磺蒸汽的浓度会大很多。”公子卬摸了摸下巴。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到硫磺的第一本能就是联想火药的制作,而不是拿硫磺熏下体。

    架子上的太子遬敏感地带被刺激得不行,一开始还大呼小叫的。后来估计给烟气呛得不行,干脆只咳嗽不说话了。

    围观的卫夫人心疼得不行,泪眼婆娑求医万想想办法。

    “夫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医万条件反射般回答。

    “如果有一根铜管引导烟气流向患处,会不会好些?”公子卬试着提了些建议。

    医万眼前一亮:“对呀,这样既可以减少硫磺的损耗,又能减小患者受烟熏火燎的苦楚。”

    “还能提高升华的硫磺蒸气的浓度。”公子卬腹诽道:“这么简单的办法,怎么没人试过?”

    卫君忙不迭又把孔达换来,吩咐工匠打造细长的铜管。

    ……

    翌日的治疗时间。

    燃烧后的二氧化硫和来不及燃烧而升华的硫磺蒸气顺着铜管导向太子遬的敏感地带,后者已然被刺激得叫苦不迭,“宝具”都快被漂白了,活似后世的粉丝等食品经受硫磺的熏制。

    公子卬看得他可怜,又献策道:“能否直接外敷硫磺,这样效果如何?”

    卫君也满脸希冀地看向医万,后者又摇摇头:“不行啊,硫磺之中杂质太多了,恐药力难涉。”

    “那提纯硫磺不就好了?”公子卬记得硫磺的沸点也才444摄氏度,用升华法提纯虽然没有后世的纯度,但药用也比这样用烟熏得效果要好得多。此外郑成功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好像有一种办法用油料提纯硫磺,有了思路多试验几次,兴许能有不一样的提纯方案。

    “先试试隔绝空气加热升华,然后把硫蒸气导向冷凝管,使硫磺凝华。”

    向卫君请示后,卫君拨给公子卬一些工匠,后者开始准备容器在工坊里大干一场。

    ……

    两天后。

    “效果如何?”公子卬望眼欲穿地询问医万,后者乐不可支,兴奋道:“太傅果然奇才,效果拔群。”

    太子遬听罢也如释重负:“以后再也不必受到烟熏火燎的滋味了。”

    他看着公子卬和医万用奇思妙想改进疗效后庆祝的模样,心道:“公子卬见我不必受到如此炮制而倍感兴奋,他果然怜爱于我。”

    一股情愫从他方寸之间,油然而生。

    ……

    公子卬仿佛回到了研究生时代,无忧无虑地做实验的书生年华。

    “既然卫国有足够的硫磺,我何不趁机研制提纯硫磺的其他办法?”公子卬琢磨道:“升华法制备的硫磺,因为硫磺沸点远高于硫磺的燃点,在容器中难免会氧化产生二氧化硫,因此最终的产物恐怕难免要混入少量的硫酸抑或是亚硫酸。这些少量的硫酸、亚硫酸对于药用硫磺而言,可以增强药物的杀菌杀虫能力,但是若用于火药,酸类杂质容易导致不稳定产物,乃至于有导致意料之外的燃烧爆炸的隐患。”

    若是好好的硫磺在运输、储藏的过程中爆炸酿成事故,尤其是战争时期,造成辎重队的重大伤亡,公子卬简直不敢往下想。

    “不如试试国姓爷的办法。”

    哪怕是二十一世纪,台湾的乡镇企业用以提炼硫磺的办法都与郑成功军队的武备息息相关。

    公子卬决定忽悠卫公支持他的科研项目——一如当初他导师用专业知识戏耍不学无术的科技司领导一样。内行忽悠外行,骗取资助不要太容易。

    “启禀君上,如今太子日渐康复,疥疮日渐消弭。”公子卬先报告了此前的成绩,卫君也是很满意的。

    “只是……”

    “只是什么?”

    “君上,人言是药三分毒。先前之法提炼的硫磺药性太过霸道,因为其中含有部分药性过激的杂质。如今太子日渐好转,宜当适度调配药性,改他法制备硫磺。

    外臣请以油法提炼硫磺,望君许之。”

    “准了。还须何种药材?”

    “芋麻籽油、亚麻籽油、菜籽油、豆油以及柏叶。还需调配更多人手煮油、制陶。”

    “好说,子瞻只消与孔大夫说,寡人一应许可。”

    ……

    开锅、煮油、下柏叶。

    公子卬在不同的大缸内以不同的油料对比实验。

    次日,他又以不同硫磺:油料的配比再进行实验。

    第三日,公子卬再对比一次提纯和二次提纯的效果……

    如此反复多日。

    ……

    “硫磺原料中含有不少砒红(硫化砷)、灰分、矿渣与酸这些是我等要除去的杂质。”公子卬多方实验后,给医万手把手教导。

    “第一步,先以硫磺与油共煮,置柏叶于油上,温度不可以太高,以柏叶不发黑为宜。”柏叶发黑的温度与硫磺的硫磺的熔点相近。

    “硫磺亲油,故悬浮于油层,形成硫磺乳。矿渣、灰分重于油,必沉于缸底。”公子卬吩咐工匠把硫磺乳倒出,于是沉底的灰分、矿渣就与硫磺分离了。

    “再添薪火,扇风,使火益猛,柏叶发黑,于是硫磺乳中,硫磺融化成液。硫磺液重,故沉于油底。”

    医万看见硫磺乳分离成两种色泽相异的液体,上层为油料之黄,色泽偏暗,下层为硫磺之色,明黄可鉴。

    公子卬吩咐倒去上层的麻油,灌入油缸。

    “上层油料可循环使用。”公子卬考虑了成本的控制,毕竟这年头油料也不是很高产,毕竟张骞还没带来芝麻。

    只有芝麻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大规模火攻战术才频频在中国战争史上秀肌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