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过彩礼
次日一大清早,林业叫上了林大海,还有队里的几个兄弟,大家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而后去了诊所,先去诊所跟夏卫东集合,然后再到隔壁村韩家去登门。
媒婆今天也打扮的格外花哨,穿上了新衣裳,换上了新鞋子,打扮的喜气洋洋的。
和卫东汇合之后,一行人就朝着隔壁村去了。
一路上也碰上了不少人,见这么大的阵仗,也不禁感慨。
好家伙,这还只是送彩礼。
不过,林家沟的夏卫东还真是厉害了,娶个媳妇,还真是舍得,瞧瞧人家这拿出手的东西。
可真是不少。
遇上的人只是看到他们拿着不少东西去韩广征家里,但是实际上最重量级的还是那两百块钱的彩礼。
这些礼物,都是添的零头。
到了韩广征家里,媒婆上前敲门。
韩广征出来迎接。
大门是敞开的,韩广征家里也知道今天是夏卫东登门送彩礼的日子。
今天韩广征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也都回来了,就是为了过彩礼的事儿。
上次吃饭没聚在一块,今天趁着这个机会,要坐下来一起吃顿饭。
韩广征的女儿和儿媳妇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东西了。
邻居家一看,这么热闹,也不禁出来看热闹,结果就看到老韩家未来的小女婿带着一大帮人,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送礼来了。
嚯,这女婿,真是阔气。
等事后一定得打听打听,这彩礼给了多少钱啊。
在村里打听人家彩礼的事儿,这不犯忌讳。
本来这事儿就是要拿出来讨论的。
同村的于伟才也听说了,夏卫东带着人来送彩礼。看着人家家里热热闹闹的,于伟才心里别提多嫉妒了。
当初还幻想着夏卫东能成他女婿呢,还琢磨着狮子大开口一番,为儿子要出将来结婚的家当呢。
结果人家一下子就跟韩家的闺女成了,现在都过彩礼了
于伟才越看心里越堵得慌。
年前两家只是见了面之后,于伟才也没少找机会在韩广征面前给夏卫东上眼药。
目的是想让韩广征觉得这个女婿不靠谱,主动退了这事儿,这样,他们家就有机会了。
但是韩广征早就看穿了于伟才心里的小九九了,才没稀得搭理他呢。
于伟才心里想啥,他能不清楚?
从媒婆嘴里也听了一些话了。
再者说,未来的女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长了眼睛,自己会看,用不着他于伟才来编瞎话。
垂头丧气的回到家里,于伟才坐在院子里的马扎上,掏出烟袋来,给自己压了一锅烟,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屋子里,于伟才的老婆和闺女坐在炕上,拿着针线笸箩在缝衣裳。
“我爹他怎么坐在外面?”于思慧问道。
“谁知道呢,可能是看到今天人家家里有喜事,自己心里过不去了。”于伟才的老婆说道:“让他死要面子活受罪。”
说完了之后,她担忧的看了一眼自己的闺女。
“闺女啊,相亲的事儿,你别着急,娘已经给你找了媒婆,等过几天就有消息了,你心里也别有疙瘩。”于伟才的老婆说道:“你跟卫东之间的事情没成,只能说是缘分还没到,等将来,你一定能等到一份好缘分的。”
于思慧的脸红了红,默默的点了点头。
她觉得,其实夏卫东人挺不错的,虽然年纪比自己大一些,但是其他方面都挺好的。
但是也没办法,结婚的事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家里给安排,她要听家里的话,父母都是过来人,不会坑害她的。
于思慧从来不觉得,父母给弟弟的将来做打算是不对的事儿。
家里养育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应该回报家里,而且自己是当姐姐的,帮衬弟弟也是应该的。
“唉。”于伟才的老婆叹息一声。
在外面抽完了烟,似乎感受到了外面的凉意,于伟才从外面进屋,听见他们娘俩在炕上正说着给闺女找对象的事儿。
他的心里更烦躁了。
本来想掀开门帘子教育一番来着,但是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算了,不说了。
现在说再多也没用。
等将来,一定要挑一个比夏卫东更好的男人给自己闺女。
话是这么说,上哪儿找好啊。
比夏卫东条件要好的,村里难找,只能去找镇上的,甚至去找县城里的。
媒婆能联系得上县城里的人吗?
想到这些,于伟才突然打开了自己的思路。
对啊,去找县城里的,但凡能住在县城里的,家里肯定是县城里的职工。
家里是职工的,条件也会好。
自己的闺女嫁过去,也不会吃苦,将来还能帮衬弟弟,说不定还能把弟弟给带到城里去呢。
于伟才心里的算盘又开始扒拉起来了,算盘珠子崩得满地都是。
韩广征家里,到了中午,众人聚在一块,围着桌子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韩广征本来就不想要这么多彩礼,但是架不住老爹林德的豪气,都送过来了,只能收下了。
等到时候闺女出门子的时候,连带着嫁妆,一块给带回去,给小两口过日子用。
现在卫东在林家沟那边又是要盖房子,又是要置办家具的,正是个用钱的时候,别一结婚,直接把家底都掏空了,到时候小两口还怎么过日子?
本来年轻人结婚,单独出去过了,两边的家里就要多帮衬,这是理所应当的。
韩广征收了彩礼,也就没多说话了,今天也是个好日子,不是纠结这些事儿的时候。
少说漂亮话,多做漂亮事,这就是韩广征的为人处世。
饭吃完了,也散了,下午韩广征在门口收拾家里的柴火的时候,好事儿的邻居就打听今天他们家过彩礼的事儿。
“老韩,小女婿给你闺女来送彩礼,这是送了多少啊,我看可是来了不少人,拿了不少东西啊。”邻居说道。
韩广征脸上带着笑意:“卫东比较重视我们家冬梅,生怕冬梅受委屈,所以才整了这么大的阵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