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手心手背的抉择。(1)
第二天,张三来到古桥村,看望春李氏。
春兰外出务工后,春李氏被张三的大妗妗接回了古桥村生活。
春李氏年过七旬,风烛残年。每天推着轮椅,辗转在村头,村尾之间,慢慢挪动,这条路她走了许多遍,轮椅在村里的土路上,留下深深凹痕,她的亲人们也在她的脑海里一帧一帧的播放。
回到古桥村后,落叶归根的执念使她的状态,比以往好了不少。
“姥姥,姥姥。”张三隔着老远,就看到村头的春李氏。
“三儿。”春李氏还记着这个外孙。
“你妈那。”春李氏看着张三是走路过来的,问道。
“我妈还没回来。”张三把书包放到轮椅后面的储物袋,而后推着春李氏向大妗家赶去。
张三是家里的长子,他的到来让张朝南和春兰的战争平息,让春兰在张家站稳了脚,春李氏对他这个外孙,很是疼爱。
来到大妗家,张三从书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我大妗。
“妗子,这是春雷舅舅让我带给你的。”信封里装的是现金,有春李氏的生活费,另外一部分,是让春李氏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们发的压岁钱。
“张三,你妈什么时候回来。”大妗问道。
“快了,也就这两天。”张三说道。
“再等五天就过年了,你妈这么拼,为了你们姊妹几个啊!”
“我知道。”张三说道。
…
冬日的河堤已被皑皑白雪覆盖,河道两侧结了冰,中间的水流相对迟缓。
张三走在河堤上,享受着片刻的轻盈,内心空荡的,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敢想。
他想春兰,无时无刻都在,但又害怕春兰,害怕她回来后,又对他口诛笔伐,拳脚相加。
想到李霞时,冰冷的内心,像是涌进一股暖流,把所有的阴寒驱散。
“李霞,你知道我多想你吗?”张三不由得咧开了嘴笑着说道。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而李霞就是裂痕里的那道光,张三是趋光的生物。
空荡荡的河堤上没有人回应。
两天后,春兰回到家中。
张三小心翼翼的坐在餐桌的一角,不敢直视,他害怕春兰的眼神。
可就这般小心翼翼,春兰以张三学习不努力为由,把他劈头盖脸骂上一顿。
就在这时,莎莎的声音,从外边传来“张三哥,在家吗?”
“在~”张三赶紧从屋里跑了出去。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山脚下。
“张三哥,你还好吗?”莎莎习惯性问道。
“好呀!”张三笑着说道。
“刚刚听到春兰婶婶在骂你。”
“嗨,母亲骂孩子在正常不过的事。”
“可是她以前不是这样,以前的春兰婶婶,善解人意,脾气又好。”莎莎对春兰的印象很好。
“我家以前也不是这样。”趁着夜色,莎莎没有看清张三眼睛里饱含泪水。
“嗯,张三哥,我在外边见了许多世面,咱们这儿太闭塞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莎莎说道。
“一定的。”张三的声音有些颤抖。
张三没有走出池市,他通过书本看世界,知识改变命运,他深信不疑。
“张三哥,我在外边谈对象了。”莎莎说道。
“他一定很优秀。”张三笑着说道。
“嗯,他对我很好。”
“一定要珍惜。”
“张三哥,你之前说带我去大草原,还算不算数。”莎莎问道。
“算数。”大草原也是张三向往的地方,它和池市隔着祁连山脉。
祁连山脉,万重山峦。
张三首先要走出大山,这条路尽管布满荆棘,他也义无反顾。
“莎莎,咱俩的婚约不作数,这点你一定要记住。”张三把话挑明。
“嗯,张三哥谢谢你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收留我。”莎莎说道。
“谈不上收留,那时我们还小,不知道婚约沉重和变数,我们把青梅竹马看做了爱情,到头来才知道,那只是亲情。”张三有意说明。
“张三哥,你说的不对。”
“…”
“朝南叔去世后,我就想回来找你,那个时候你一定很伤心,很无助,可是我不敢忤逆姥姥姥爷。”莎莎说道。
朝南去世后,张爱国就找到春兰,提出婚约作废,而春兰本身不情愿这门婚事,就同意了。
而后张爱国做主,把莎莎许配给战友的孙子。
莎莎就像全身布满细丝木偶,命运线被长辈握在手里。
“莎莎,我和李霞交往了。”张三坦白说道。
“池中那个李霞吗?”
“是的。”
“啊!张三哥,你知道上次我送她的礼物是什么吗?”
张三和莎莎逛街时,莎莎为了感谢李霞给张三补习功课,特意挑选了一件礼物,让张三交给她。
“什么。”
“仙人球。”莎莎笑着说道。
“奥。”张三回忆起,那几天李霞用纱布捆着手指头。
“她挺好的,我看的出她是真心对你的。”莎莎说道。
“好不好就这了,我已经上了她的贼船了。”张三笑着说道。
接着莎莎给张三讲到外边的世界,繁华的都市,渤海湾的日出,以及沙滩上的浪花。
张三仔细的听着,透过莎莎的言语,畅行其中。
夜深了,整座大山归于沉寂。
张三把莎莎送回了家,自己一个人在门口踌躇许久,知道家里安静了,他把轻轻的打开门,进入卧室。
外出务工的大小都回来了。
达州,达磊学习氩弧焊,玉西张杰跟这建筑师傅去了工地,铁蛋当兵去了,毛蛋刮起大白。
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出路。
大晨,张颖到县城读高中。
这天张三正在看书,张令找他玩。
“张三,听说你买了许多书,能不能接我看看。”
“这些都是,你看那一本。”张三指着书桌上的书籍说道。
“怎么没有武侠小说。”
“你当我这是书店啊!什么类型的都有,我对打打杀杀的不感兴趣。”张三笑着说道。
“咱们同龄人,就你打杀的事没少干。”张令也是直性。
“额。”张三捂着额头笑着。
张三以前的光辉事迹,在村里传开了,张令应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