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锈蚀匕首
在处理异端相关问题上,教廷的手就从来没有软过。
1484年,教皇英诺森八世对“巫术传播”的现象进行了强烈抨击,“许许多多的男女,忘了自己的救赎,施展魔法,妖言惑众”,从此,欧洲各地的猎物运动就再也没消停过。1487年,德国宗教裁判所官员雅各布·施普伦格出版了著名的《女巫之锤》,书中对“如何辨认与消灭女巫”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使得猎巫运动的残酷性更上一层楼。
这本书在后世人看来纯属胡说八道,丧尽天良;但在当时,从1487年到1520年的三十年间,在几乎人均文盲的背景下,这本书却出版了至少15次,足见当时的猎巫运动有多么疯狂。
成千上万的无辜女性被各种各样奇怪的理由推上火刑架,被《女巫之锤》中“体重过轻的女人可能是女巫,因为她们要骑着扫把飞行”这一神奇理由害死的身体虚弱的中老年妇女更是数不胜数,后世推崇的敬老爱幼等种种美德,在这个时代连个影子都看不见。
正因如此,威廉·瑟蒙才要铤而走险,用女巫的罪名去污蔑奥丽加。这个罪名一旦落实,就算是教皇亲临也不可能有转圜的空间,一切辩护和抗议都会被视作女巫还在蛊惑人心的证据。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奥丽加根本就没想用正常逻辑自证。
在奥丽加死前被软禁的那段时间里,她曾听父母和妹妹们无数次抗议过、辩解过,说只要让他们一家人能够离开俄国流亡国外得以活命,他们将对着《圣经》起誓,永远不再以“沙皇”自称,也永远不会回到俄国争夺任何权力。只要能让他们活下来,他们愿意做一切事情。
然而这些哀求得到相应的结果了吗?没有。可见有时候,“辩解自证”不会被人认真倾听,只有“暴力抗衡”才会被正视执行。
——想把我污蔑成女巫?好啊,那你也别想清白,大家都不是普通人,要死一起死!
于是奥丽加毫不客气地把他也打成了异端。在展现了自己的过人之处后,利用日食的天象把威廉·瑟蒙往深渊里又踹了一脚,踩着他的尸体爬了上来,以此证明自己是抗击异端的教徒,属实是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最佳案例。
这样一来,她奥丽加·尼古拉耶芙娜·罗曼诺娃,又是清清白白的一个好姑娘,好神使,甚至还会因为今天打击异端的功劳获得褒奖。
是日,威廉·瑟蒙终于为他那神奇的药方付出了代价,被以“使用巫师的草药”和“谋害天主的使者”两大罪名,被本教区的神职人员们快马加鞭上报宗教裁判所。十五日后,从宗教裁判所传来了威廉·瑟蒙在经受严刑拷打后终于认罪,即将被没收家产推上火刑架的消息。
玛丽·弗莱明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和病秧子玛丽一起帮奥丽加整理圣器。话说回来,那芦苇根的药水果然管用,原本高烧不退的重病号玛丽在连续喝了三天气味古怪的汤汤水水后,竟然真的好了。
唯一的后遗症,就是从此病秧子玛丽看奥丽加的眼神,简直就像是最狂热的信徒亲眼见到了耶稣的复活,饿了三天三夜的人看见了满桌的鸡鸭鱼肉,在沙漠里几乎迷路到死的旅客突然看见了绿洲一样。
要不是奥丽加极力阻拦,病秧子玛丽绝对从此都不叫她的名字,改叫拉斐尔了。她好说歹说劝了半天,最后成功用《箴言》里的一段话说服了自己这位狂热的追随者:
“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你若真心敬爱我,便从此称呼我为神的使者,那光辉的名字要留待日后照耀世间。”
玛丽:没问题,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过单就狂热程度而言,玛丽·弗莱明的情况也没能好到哪里去。她一边浸湿手中的抹布,擦去器皿上的灰尘,一边像只欢乐的鸟儿似的,叽叽喳喳将她这些天来的见闻汇报给奥丽加:
“……芦苇药水的配置方法已经流传开来了。我今天早上祷告的时候,还偷听到艾格伦蒂娜夫人和主教说,要在修道院附近建一些栅栏,最近来拔芦苇的人越来越多了,有可能会影响到修女们的日常生活。”
正在地上用草杆写写画画,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奥丽加满头雾水:“芦苇这种植物不是在水边到处都是吗,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来这里?”
另一位玛丽很明显就能跟那些人共鸣,闻言立刻为奥丽加解释道:“因为只有这里的芦苇,才是被神的使者采摘和使用过的!”
奥丽加:……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正在她们说笑间,耳尖的玛丽·弗莱明听到了从门外传来的脚步声,便赶紧示意奥丽加,前来检查她们工作成果的修女来了。奥丽加立刻从水盆里捞起一块湿漉漉的棉布,往地上泼了两把水冲掉字迹,随便逮着个什么东西就胡乱擦拭了起来。
玛丽·弗莱明果然没有听错,还没等奥丽加擦上几下,前来负责检查圣器的修女就推门而入了。她一眼就看见了蹲在地上的奥丽加,立时大惊失色,急急走过去,将她从地上扶起来,恭敬道:
“您不必亲自做这些工作,只要负责监督她们不要偷懒就可以了。”
然而等修女的目光从奥丽加身上移开,落到她正在擦拭着的东西的时候,那种信徒在面对神迹时才会有的极为虔诚敬重的神情,就飞快地被满脸疑惑取代了:
“这是什么?”
刚刚忙着毁尸灭迹,没在乎自己到底拿了个什么东西在擦的奥丽加被这么一提醒,这才发现这玩意儿形状好像有点奇怪。
有别于常见的餐盘、金杯、烛台和香薰炉等常见的仪式用具,此刻被她拿在手中的,是一把已经被锈蚀得几乎看不出原来模样的,古老的匕首。
这把匕首的鞘本来是皮质的,还是专门为保护刀具定制的那种昂贵皮鞘,由此可见这把匕首肯定价值不菲,没准还曾经归属于某位大人物。
奥丽加能看出这点,它的上一任主人自然也能。于是为了保护这把匕首,它的上一个主人直接想了个既馊又妙的好主意:
给这把匕首连刀带鞘地打了个匣子,把它从头到脚保护了起来。
说这个主意馊,那是真的馊。再好的刀剑如果不用,那么定然会逐渐在时光的侵蚀下失却它的锋利,连带它的主人曾和它一同建立的功绩、打出的威名,都会慢慢黯淡下去。世界上最令人惋惜的事情便是英雄没落,宝剑蒙尘。
但说这个主意妙,也是真的妙。哪怕这个新壳子已经锈得连奥丽加这样的五岁小女孩都能徒手掰动了,从壳子上镶嵌着的螺钿和珐琅来看,这也是个足以匹配绝大多数名刀的、造价昂贵的好匣子。如果日后再也没有人想要使用这把匕首的话,把它放在这个匣子里,也不失为一件极美的装饰品。
——大前提是,这玩意儿别落进海里。
眼下这把匕首外面的匣子已经全都锈死了,奇形怪状的贝壳爬满了它周身,不管封存在里面的刀刃曾经如何雪亮锋利,眼下也无法从匣中拔/出,只能饮恨封存。即便已经从海里被打捞了出来,来自大海的痕迹也永远留在了上面,被奥丽加用湿布巾一擦,更是让人恍惚间似乎能嗅到潮湿的海风气息。
奥丽加上辈子不管死得多惨,好歹也是全欧洲年轻一代里,身份最尊贵的女大公。哪怕她的日常生活被父母拘束得那叫一个清苦简朴,可该认识的好东西还是认识的,该有的眼力还是有的。
这份对珍贵宝物的鉴别能力自然也随着奥丽加的重生延续到了现在。在修女和两位玛丽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把锈迹斑斑、一文不值的破匕首,半点被重视的价值也无,于是她们便催促着奥丽加赶紧放下这把匕首前往大厅。
拜奥丽加所赐,这些天来因奇梅霍姆修道院出家和借住的人呈几何倍数增长,修女们不得不十多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才能勉强为前来投宿的贵族们腾出房间,好收取他们的住宿费,为修道院的正常运转注入资金。
然而在奥丽加看来,这把匕首可能比这个房间里所有的金银器皿加起来都要值钱:
这是一把大马士革钢的匕首。
从外匣的锈蚀程度和匕首柄上极尽华丽的装饰风格来看,这把匕首来自十五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且当年使用它的人必然位高权重,身份非凡。哪怕这把匕首再也不能出鞘使用,放在几百年后,只要一看花纹和刀形,就会有识货的收藏家为这个铁疙瘩一掷千金。
奥丽加被修女带出房间时,在心底遗憾地叹了口气,心想,好好一把名刀,怎么就落到这个地步呢?真是落魄。要是它能流传到我的时代,肯定会被我的父亲重金购入,我也可以近距离看一看这种举世闻名的大马士革钢的模样了。
但奥丽加也明白,眼下这把匕首外面的匣子都锈成这个鬼样子了,里面的刀刃不管保存是否完好,都跟她没有关系,因为她拔不出来。
要是去找别人帮忙,那更是肉包子打狗一去无回,在大马士革钢独特而美丽的花纹暴露出来的一刹那,这把刀就会瞬间从无人问津的废铁变成稀世奇珍。
最主要的是,这把匕首是因奇梅霍姆修道院里的东西。是她的就是她的,不是她的,她也不会强求。
于是抱着“看一眼少一眼”的惋惜心态,奥丽加在离开储物间前,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最后一眼——
然后她就脚下一个踉跄,差点一头倒栽进门口的菜园子里,素来表现得万事万物都在她筹划中的苏格兰女王险些平地摔断自己的脖子。
这一摔,奥丽加本人倒是没事,反而把前来迎接她的艾格伦蒂娜夫人给吓得当场惊叫出声:
“天主在上!您没事吧,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清理圣器的活儿太累了,我就说您根本用不着干这个……”
哪怕被吓得心脏都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奥丽加神棍的本能还是在的,几乎是下意识地便回了艾格伦蒂娜夫人一个平和温柔的微笑。据当时在旁边扶着她的两位玛丽作证,她们的小女王在那一瞬间完美无瑕得都能发光:
“义人的勤劳致生,恶人的进项致死。诸般勤劳,都有益处;嘴上多言,乃致穷乏。所以我愿意领受我的职责,与我在世间的修女姐妹们一同劳作。”1
这番话把心肠柔软的艾格伦蒂娜夫人听得那叫一个感动,当场便拉着奥丽加的手,泪光闪闪地对这个身高还不到她腰部的小小神使保证,一定会谨记她的教诲,把因奇梅霍姆修道院变成最虔诚的信徒最多的地方。
奥丽加面上挂着无懈可击的微笑,一边应对着艾格伦蒂娜夫人,一边在心底惊疑不定地回想自己刚刚到底看到了什么:
要么是我眼花了,要么就是我装神弄鬼太多次遭报应了。
——否则的话,我为什么会清楚地看到,匕首的上方突然有人影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