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书吏遍天下
封建王朝统治时期能够称得上是冤案的基本就是冤案了,不太会有什么过多值得怀疑的事情。
国人传统就是息讼、厌讼的,老百姓受了冤屈莫说面对官吏勋贵,就是地方豪强的欺压也只能咬咬忍着,还不能表现出来。实在不服的怎么办?造反,只此一条路。
杀了官宦是造反,没得商量。杀了富强也会被弄成造反大案,不如不足以掩盖豪强违律犯禁破坏朝廷对于天下长治久安的要求。既然不愿意自己违法违规逼反老百姓的事情捅出来,那就只需要上报有刁民造反就好了。
富豪上报的案子,少不了银钱开路,剩下的结局就只剩下一个了。
更何况封建统治时期轻易是不受理民告官的,撮尔刁民居然想告官?先杀一顿杀威棒再说,能从棒子下活下来你可以递状子,至于收不收,收了会不会驳回根本不过堂,又或者过堂之后是个什么结果,呵呵,请问你家祖坟冒青烟了吗?
“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粟满仓,可那也要知行合一的。读了书知道书里面讲的,自己会不会?自己会做了,能不能做好呢?自己做得好了,能不能总结经验教会其他人呢?”朱祁钰绕远了,一时还没转回来。
“咱们大明朝读书人少吗?少,也不少。但是读书人能出头的是真少,三年也不过几百人而已,那更多的人怎么办?”都说是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读书人多了去了,真正能够寒窗苦读二十载混上一官半职的少之又少,那这些人怎么办?
“朝廷只是一昧选拔人才,优中选优,也要给那么读书却选不上的人留条活路才行。总不见得人家辛苦读出了书,却最终还要去种田、去做工,那又何苦读这么多年书呢?”识个字而已,三年私塾够了,再不济读个五、六年总是够的。
等到读了几年书,考上了秀才之后朝廷一句“时势变化”就要停了秀才们的禄米让他们自谋出路,这种事情朱祁钰说不出来。何况大明朝的读书人的数量真富裕到可以随便让他们自谋生贷款合同这份上了吗?当然没有。
“按照第一阶段的计划,鼓励童生们教习官军读书识字,秀才更是要完成教习数量才准参加乡试。如此一来确实为我大明朝官军、百姓增加识字人数夯实了基础,可是还不够呀!”
这童生也好,秀才也罢靠着朝廷给的禄米和三节赏钱,日子也就只是能过得下去而已,终究不是个正途差使还是要靠着继续考试争取得到个举人功名才能稳当。
“依我的意思,第二阶段要求举人都必须出仕。唐时有‘未经府县不得入省台’的做法,这就很好。如果朝廷选拔的人才只是会读书,出个门连牛羊猪狗都分不清楚,那怎么能够牧民一方呢?”说到进士分不清猪马牛羊这种话当然是过分了,但确实很多官员终其一生也只是个读死书,死读书的,这跟整个大明朝八股取士的体制相关。
“让所有举人可为乡官,我大明立国以来都是皇权不下乡的,有了这些举人为乡官正好打打各地阀门族老的陈规陋习。”皇权不下乡是多少年的事情了,朱祁钰之前布下了清退官军回县归乡的棋子,这会正好落下第二子。
“凡屡试不中的举子,也该为朝廷尽些本分之力才是。”
“启禀陛下,不知陛下之意,这屡试不中该是多少次为准呢?”王文有些不解直接问道。
好不容易考上了举人就有了当官的资格了,虽然是地方上的小官比不得两榜进士正途,但那也是封建王朝的官呀!说是土皇帝一样也没什么不可以。
“这个嘛……”被问到考了多少次才算结点时朱祁钰有些犯了难,这该怎么把握呢?
宋神宗时废了明经科,在此之前可是有四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说法。可是四、五十多岁的少进士又能为朝廷工作多少年呢?搞不好自己工作还没摸清楚风又遇上了丁忧什么的要休息几年,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尽孝等人死了装模作样守几年墓这就很扯蛋了。
“十年?”一个比较顺利的学子传经过了县、府、省考到北京会试从小到大一路考下来也差不多二十多近三十了,再考十年不中还是三十岁,正好壮年可以用来为朝廷做点其他贡献。
王文与于谦交换了下眼神,两人谁也没有表态的意思。
也对,都说四十少进士了,三十来岁还能考。虽然年龄稍大了些,记忆力有些下降了,可是应变能力反而多了。对于八股文的破题经验而言可能是正好丰富的时候。
“二十年?” 朝廷几乎是每三年一届,算上开恩科的情况下考了二十年也有七、八届了。考了七、八届都还不中,那还考什么呢?
“陛下,考进士不比考举人。若是陛下说考了二十年还不能中举的另作安排臣无异议,但是这考进士嘛……”于谦言下之意并不支持朱祁钰的想法。
如果于谦都不支持,那这个想法应该是不太符合当下人的普遍认知的。朱祁钰听完后低着头沉思了起来,突然一个信息像闪电般从脑子里划过,对呀,后世四、五十岁考研的大有人在,何况封建王朝呢?
考研允许你考,但是考公却有年龄限制。何必在考进士这个事情上过多纠结,直接在吏部铨选官员上做出明确年龄限定自然能倒逼屡试不第的举人们放弃继续会试。再以剥削举人资格为要挟逼这些举人出任地方甚至军队的文官就好了。
打定了主意朱祁钰也不再纠缠,直接大手一挥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压后再议,朝廷仅限制秀才参加乡试的年龄、次数。”
秀才考乡试的年龄做了限制,一把年纪柱着拐的秀才公们就不能再继续耗在科考上面了。
“不瞒王卿、于卿两位,朕一直以为如果十年不举莫说汤药了,便是金石也断然难医。本想着就定下十年之期,但见两位适才的样子恐怕也不会支持我的看法,那我们就定下二十年之期如何?”十年、二十年的咱们先不说,这个汤药、金石是个什么鬼?怎么就难医了?
“若是二十年不举,还有中举的必要吗?这还不就彻底废了,做个只管嘘嘘用的样子货就好了,还时不时出来亮亮相非要见个人似的,何苦来哉?”
等等,皇帝陛下这说的跟我们刚才讨论的是一回事吗?
有妖气!好大的妖气!皇帝陛下又在作妖了。
“陛下…慎言…”于谦的脸抽抽的有些厉害,可能最近朝廷给配的午饭跟之前自己家里的比起来太好了,有点油腻堵了血管什么的,看起来有脑梗前期的迹象。
“喔…啊啊,好,慎言慎言。”感受到了于谦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太正常,朱祁钰没有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这么着吧,朝廷换个法子引导读书人就好了。回头各部、各衙并内阁一并议议这官吏铨选的标准,把年龄给限死喽。两位想啊,这百姓考公…考进士为了什么?当官呀!一旦把选官的年龄给限死了,这些举人、秀才自己会算的。”
嘶……好阴毒的计策,不愧是妖帝一般的存在,比起高祖文皇帝的魔皇手段简直两个极端般的存在。
“我们打个比方啊,这一县正印官初任时最高年龄不得过花甲之数,那过了五十的还会考乡试吗?怕是要仔细想想了吧?”
“再比如说朝廷规定凡举人四十以后仍未中进士的可以直接入国子监就学,然后安排观政,外放一县正堂,你们猜猜看得有多少举子放弃考会试的?”
越说越妖了,这个年轻的皇帝现在连说话时那鬼脸都是妖气四溢了。居然想出了用这种阴险手段倒逼读书人放弃考会试的主意。
如果照这个思路往下延伸,只要朝廷给出的当官为吏资格合适,再加上限制初任官员的年龄,绝对有一半以上屡试不第的会选择放弃继续考试。
不用再继续苦熬等待一个未知数,证明读了书也还有个用武之地的。至少不用再回乡耕种或是出门做工了,也不枉苦读了几十年书,多少给家族和自己有个交代。
难怪皇帝陛下敢开大口子让更多的人读书,给出更多的录用名额,原来手段在这里。原本是只有各州、县学政考试中拔尖的前三名才会有乡试资格,改革后更多的秀才因为完成了教学任务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而朝廷自景泰二年的科举就增加了中举人数,从二百人增加为二百五十人。虽然这对于想要鲤越龙门的读书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但是朝廷有了这个引导方案可以使部分久试不第的秀才、举人经过南、北两京国子监专科学院的培训后安排了差使。
让读书人有了份稳定的收入。虽然可能只是一介小吏,但对于久试不中已经骑虎难下的读书人而言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作改变,按照前辈们的老路走下去只有继续硬着头皮考,又或者也不过是寻个馆教书而已。朝廷现在给出来的这个方案绝对要好很多了。
“只是……臣以为仍有不妥之处。”于谦紧锁眉头,片刻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启禀陛下,天下读书人何止万千,朝廷用不了那么多官吏呀!”
大明朝从洪武开始到景泰朝在册的人口数也不过是千户万,五、六千万人,算上逃民一起撑死了不到七千万人。
六千来万老实巴交的穷苦老百姓供养了十万官吏已经顶了天了,就算是朝廷这几年治理有方大大减轻了普通百姓的负担也不能再多出几千上万的官吏出来,朝廷已经供养不起了。
“嗯?嗯……”朱祁钰沉声应了后又低着头开始踱着小步围着大殿转圈圈。
眼尖的兴安打了手势,连忙有内侍安排将茶水送了过来,还给于谦、王文两人位置上的茶碗里续上了热水。
对于兴安这么有眼色,王文和于谦用眼神向兴安表示了善意,只是收回眼神时都朝兴安下三路扫有点让兴安禁不住菊花一紧。
“于卿所言不错,只不过事情也不是这么算的。”朱祁钰才绕了一圈半就远远的朝于谦、王文走过来一边说道。
“朝廷安排官吏到位了,就能减少漏逃商税、关税的问题,税收多了也是朝廷一向收入。”大明朝又没有线上税控系统,更不能通过银行流水进行监控从而达到监管工、商业偷漏税的行为。所有的这些事情只能凭人去查、去堵。
封建王朝收到最稳定的税可能就是城门税了,只要商品要进入城市就要纳税,甚至按人头按马车来计算。曾经清王朝乾隆年间就曾出现过官员进京没钱纳税,只能卷铺盖卷自己抱着进城的事情。
景泰新政的城门税更是也没少收,换上了锦衣卫稽查老手带着人盯着进城人员。逢车逢大牲口必查!特别是大牲口,景泰朝对塞北的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早在景泰二年就实际掌握了漠南的大片领土。漠南领土,那可是草原上游牧民族传统的冬季草场地。自此大明再没缺过大牲口,牛、驴等牲口原本就是拉车的工具,现在可就不一定还是不是别的什么了。
查偷漏税的技巧不能只靠人与人口口相传,文书传达能够保证快速有效的将各种经验快速“复制”给全国各地的官吏,而书吏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了。
“户部的笔帖式不能仅仅是为税吏,那也应该是税务局当管的事情,农、林、渔、牧都是户部当管,让这些书吏走到田间地头,将经验丰富的农人技巧编写成册以便天下推行。”养殖、种植技巧能够编写成书对于书吏而言将是另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不考虑“艺不传外人”的角度下考虑问题也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六部和内阁要好好议一议,这天下百工都是藏技与身,讲究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天下间那么多出神入化的技艺都因此失了传人,多可惜呀!要奖励献计之人,凡适宜天下推行的编成书册使献技者留名于世,朝廷再按其功绩大小予以赏赐。”封建王朝时虽然没有知识产权保护这么一说,但是对于传艺这种事情民间都是慎之又慎。
能够让师傅真心实意将压箱底的技艺传授的,那都是传香火的厚望,那种师徒情比父子情还要深厚。中国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可不就是养恩大于生恩,爹妈管生不管养的,师傅教会了活命的手艺可不就是养了一辈子的意思,那可不就是“天地君亲师”排序的由来了。
就这,朝廷开出赏格又是出书又是加赏的,总有那生不出儿子又看不上徒弟的师傅会愿意将技艺交给朝廷的。
“不适宜流传于外的,各部挑选适宜人选接受传承,该给献技者升赏的不应吝啬。”这话听在于谦、王文耳朵里差点就是明说献了军国重器制造法门的人要给予高官厚禄了。
“如此一来,各部所需要的书吏人手就明显不足了。就算书吏够了,我大明江山还没够不是?”才收了一大片土地还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经营、管理,已经安排了官军、百姓或是留守或是迁徒过来,但这也不是三、五年能够形成规模自己产生足够的读书人进驻的。
汉人的扩散能力可以用野蛮来形容,只要给点生存空间就能快速扎根生长并形成规模。在官方有意的引导下,十余年时间草原上就会形成由汉人占据重要份额的部落甚至城寨。
有了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塞北严寒将不再是阻止汉人北扩的重要因素。早些将官、吏准备好,一旦时机合适了就立刻派驻形成朝廷对当地的实际掌控没什么不好。
“如此,于卿、王卿以为如何?”
“这……好吧!”皇帝提前布局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听起来能够有相应的收入支持大批量新增的吏员问题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王文、于谦只能表示支持并建议将问题提交内阁详细讨论。
只要提交内阁详细讨论,就为驳回皇帝陛下旨意留下了空间。
“陛下,敢问那‘平反’一事该是如何个章程?”
“啊,啊?”朱祁钰这才发现题跑偏了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