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干旱
一个孕妇加一个痛经患者,路上快不了。
每天的午饭宁安负责口头教学,刘婶实操,做出来的勉强入口。
等宁安身体如常,他们也到了永登县。
永登县内山峦起伏,丘陵叠嶂,拥有得天独厚的养殖环境,却也因此交通不便,县的里大部分百姓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永登县城。再加上干旱缺水,整个县都比较贫穷。
宁安他们在永登县城没有停留,在县门口的茶摊灌满了茶水,问了附近村子的路线,直接赶过去。
临近中秋,子孙们要给长辈准备中秋礼,年轻男子也要给心仪女子准备礼物,宁安想趁这个节日赚一波。
到了茶摊掌柜所说的村子,他们还没进村就闻到浓浓的羊粪味,路边有小孩结伴赶着羊群。
村里房子多数都是破破旧旧,宁安以为村子人口不多,结果一打听才知道是个有三千多人的大村。
每家基本都有五六个孩子,真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村里百姓很朴实热情,看宁安他们外地来借宿的,非常积极地把他们带到村里最富裕的人家,也是房间最多的人家。
不过即便如此,也睡不下他们所有人,邱阳和宁尚睡牛车才解决了住宿问题。
之前在茶摊买的水放了劣质茶叶,喝着一股茶叶的焦味和陈味,众人勉强喝了几口。
这会村子里的水又苦又涩,竟还不如茶摊的劣质茶水。
宁宜不会掩饰,喝到这水就直接吐了出来,皱着小脸道,“嘴巴苦苦的,娘,宜儿想吃糖。”
“乖,一会娘亲给你做糖水喝。”
听到糖,主家的三个小孩咽着口水。
宁安从荷包掏出些麦芽糖块分给宁宜他们和那几个小孩。
“不可,不可,小孩子瞎闹腾,都四五岁了还吃什么糖啊。不用给他们。”主家的大儿子赶忙阻拦。
“没事,给孩子们甜甜嘴。”
几个小孩高兴地接了宁安给的糖,两个小的直接塞进嘴里,稍大的男孩看着有五岁,握着糖没有吃。
“你怎么不吃?”宁安好奇地问他。
“等妹妹醒了给妹妹吃。”小男孩吸溜着鼻涕。
“你妹妹多大了?”
“一岁。”
宁安看着那一会又流出来的鼻涕非常想让他擤掉。
“一岁还没长牙,不能吃糖,你自己吃吧。”
“那等姐姐回来,和姐姐一起吃。”
“乖孩子,你自己吃,等你姐姐回来,我再给她。”看着男孩不相信的眼神,宁安重重点头,“真的,不骗你。”
小男孩听了宁安的话才小心翼翼地把糖块放进嘴里。
宁尚给了主家大爷一包蜜饯,“这是我们在金城买的,给孩子们吃。”
老实巴交的农家老汉连连推阻。
宁尚宁塞进老汉手里,“还有事情要拜托你们,我们在金城进了点货,一会想在院子前卖,不知影不影响你们休息?”
农家汉连连摆手,“不影响,不影响。这是好事啊,村里正好有好多人想进城买东西,你们都有啥?”
“多是些针头绣线胭脂水粉等女子用的东西。”宁安怕小叔不好意思说,自己主动搭腔。
“哦,那肯定有人买,我媳妇昨天刚说要买针线呢。”主家大儿回答道。
“我一会送嫂子一些。”
“不可,不可。”
宁安笑了笑。
她喊来刚刚的男孩,指着宁远三人,“你带他们去村里逛一圈,告诉大家有人在你家门口卖货,行吗?”
“好。”
几个小孩结伴出了门。
宁安把每样东西拿出来几件当样品,高档的胭脂水粉没有拿。
农家汉见状把饭桌搬到大门口让他们摆货。
不一会就有几个小媳妇来询问。
看到胭脂水粉,一个个拿起来爱不释手。不过最后都只买了绣线。
第二波来的有个姑娘,衣服补丁比其他人的少点,听说快出嫁了,看中了胭脂,可是钱不够,就问宁安能不能用东西来换。
以物易物,这是宁安他们之前没想到的。
他们正好也需要物资,何乐而不为呢?
姑娘最后用两斤干香菇换了一盒胭脂。
开了这个头后,多数人都选择以物换物,不过宁安他们只收轻便之物。
收到最贵重的是麝香。
这么穷的地方出现麝香,宁安很惊讶。
听村里人讲,这里盛产麝香。
之前他们攒的麝香一直都是卖给来村子收购的中间商,一斤才给一两银子。
宁安听闻在心里直骂那黑心商人。
她干不来那种坑人的事,赚钱也是赚该赚的,挣黑心钱,她怕睡不着。
小伙想用麝香换盒面脂送给未婚妻。
一小块麝香,宁安跟娘亲商量了下,给他整套的胭脂水粉并一对银耳钉。
其他人见麝香能换这么多,纷纷说到自己家也有,也想换。
小摊子前的人络绎不绝,等到了晚上,就剩了几盒中档胭脂,还有几个簪花,其余的货都卖完了。
剩余的两对耳钉,都被快说亲的人家换走了。
宁安他们银子没收多少,不过换了不少麝香和几块硝制好的羊皮还有一些干货。
麝香在到姑臧后就迅速出手了,毕竟还有个孕妇,这种东西他们一路都是放在离晓燕最远的地方。
晚上等主家所有在外干活的人都回来后,宁安数了数一家大大小小竟然有十六口人。
晚饭就是一锅野菜粥,男子一人有一个窝头,女人和小孩连窝头都没有。
这是这么久以来,宁安第一次见到如此贫穷的家庭。
而这还是村里的富户,其他人家是不是连野菜粥都没有?
宁府众人见到这样的情况都陷入了沉思,尤其是祖父,眉头紧锁。
作为一心为民的好官,看到百姓生活如此困难,祖父是最难过的。
要想富先修路,可是面对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宁安心有余而力不足。干旱缺水,也让她束手无策。
自然环境带来的生存阻碍,在现代依然存在。西北的一些大山,依然缺乏水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
只有走出大山,才能改变生活,可在古代,这种可能性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宁安他们没有和主家女眷一起做饭,用带的炉灶熬了一锅粥,烙了一些萝卜丝饼,炒了一些白菜,没有做肉菜。
整个村子都那么困难,宁安他们无法看着别人吃糠,自己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