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迁都之前的准备
换句话而言,他根本就不在乎大明会变成什么模样。
因为朱雄英想要看到的是一个无比强盛的大明,只要最终朱家依旧能够坐在皇位上,他甚至可以君主立宪。
并且他也很清楚,依靠个人的实力是根本没有办法扭转历史的走向。
他所能做到的就只不过是让大明尽快的凌驾于所有的国家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打下一个万世之基!
有的时候朱元璋也不理解,他们做的已经足够多了,为什么朱雄英却一直不愿意当一个守成之君。
有些话他没办法直接告诉朱元璋,但他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朱棣也都已经清楚朱雄英究竟想要做什么,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王朝,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确实不是一般的大。
朱元璋无法理解自己的孙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却让大明实力短时间内增强。
哪怕是朱元璋自己亲自去做这些事情,都不会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然他这么拼命,也只是想看着自己的后代能够守得住这个江山。
“他还在北平?”朱元璋奇怪的看着朱棣,自从朱棣已经成功的横扫了漠北之后,他也就彻底的放下了自己的心病。
“这段时间雄英一直都在北平待着,并且在四处的考察,看样子应该是想要迁都。”
他并没有隐瞒,只是朱棣也有些担心,自己的这个侄子做事过于激进,很有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你还是不够了解他,当初仅仅凭借着身边只有几个侍卫,就敢闯入包围之中,这小家伙有自己的想法,我是管不了啦。”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若是按照他自己的规划,现在朱雄英都已经坐上了皇位。
不知道为什么,朱雄英一听说他的想法之后,就以大明还没有迁都为由,拒绝了朱元璋的这个提议。
“雄英所想还是有道理的,如果太早就登上了皇位,或许也没有办法掌控得了那几个老家伙。”
他不屑的说了一句,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带兵打仗是他的强项。
自从发觉了自己不可能成为大明的皇帝之后,他就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志向。
如果能够为大明夺取到更多的土地,那他也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属于自己辉煌的一笔。
看着这个最像自己的儿子,朱元璋心中也是无比的欣慰。
若是自己的后代都能够如此的团结,大明的江山又何愁不稳固呢?
“大明近些年来的改观可谓是有目共睹,百姓们活的也都比以往更加的有希望。这不就是父皇想看见的吗?”
朱棣也是露出了笑容,原本他担心自己的侄子担不起这个重任。
却没成想朱雄英用了另外的一种办法让大明变得更加的强盛,科学这两个字虽然闻所未闻。
但是展现出来的成果却是令人感到惊讶的,换作在以前的话,他根本就没有想象过铁路能够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
并且前期的投入让朝堂上的臣子都义愤填膺,认为朱雄英就是在浪费大明的税收。
等到铁路开通了之后,他们才发现运输能力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还能够进一步的降低伤人的成本。
于是乎众人都排着队把货物送上火车,而蒸汽机的出现,让以往不敢想象的事情都变成了现实。
朱雄英的心中有个更大胆的想法,他之所以不会加大投入放在煤油灯上,目的就是为了给后面的电线铺设节省时间。
最原始的电话线路的铺设其实很简单,你现在的条件完全就能够达成。
如果能够成功的把电话线给铺设起来,那么以后将军指挥战争也就不会像如今的艰难。
当然现如今他在考察的地方却是北平的城墙,自从得到了朱雄英的建议以后,在北平的中心城区就已经开始了扩建。
原本这里是想作为燕王的王府,后来听说了有迁都的意图之后,干脆就直接扩建为皇宫。
因为这里本来就是大元的皇宫,所以除了部分需要的拆了重建的房子之外,大部分都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就可以了。
工匠们在接到了这个命令之后,第一时间也是惶恐不已,认为朱棣有谋反的意图。
毕竟皇宫的规模不是一个王爷能够承受的,但看见了皇太孙出现了之后,众人又放下心来。
有些官员已经从中联想到了些什么,看来皇帝真的是打算要迁都了。
可是皇帝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果真的要迁都,其中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没个十年的功夫根本就解决不了这件事情,朱元璋也是想着等到了孙子继位之后,再去考虑这件事情。
虽然说现在凭借着朱元璋自己的威望,也能够让这些官员都跟着自己一起搬迁。
然而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不少的官吏都会水土不服而死在北方。
不过他却对朱雄英选择这个地方十分的满意,只要能够将都城迁到了北平,那么他们就会逐渐地摆脱江南氏族的影响。
他对迁都这件事情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不可能头脑一热就决定去迁都,皇帝所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经过了仔细的思考的。
“还有一件事情,根据雄英的说法,明年所有的铜钱都会退出流通,并且不再铸造新的铜钱。”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以后看着自己的儿子说着,这样做可是彻底的改变了原有的货币体制。
历朝历代以来,铜钱都是百姓最主要所使用的货币,金银虽然很贵重,可是许多普通的老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黄金。
铜这件物品可以用来打造子弹,现在已经被列入了管制物之中。
如果再浪费大量的铜去制造货币,未免有些太过于浪费。
所以现在急切的需要一件东西,能够替代铜钱作为最基本的流通货币。
朱元璋第一时间就是想到了自己的大明宝钞,然而听到了朱雄英对于大明宝钞的评价以后,他又不免有些担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