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生气的原因
“大家不要惊慌,我们是皇太孙派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请大家过来增进一下友谊。”
李牧年露出笑容说着,总不能够跟这些家伙说自己是为了给学校找老师吧。
“你们当中有谁是乘船过来的?”他指着前面的这一堆人说道,其中有不少的人都举起了手。
他们也不敢去欺骗李牧年,别忘了这里是人家大明的地盘。
就算不说,李牧年也能够从市舶司里面调取船只的入港记录。
根本就隐瞒不了,那还不如直接都说出来。
“我就喜欢诚实的人,你们这些乘船来的家伙,有福啦!”他让人将这些乘船而来的使臣全部都隔开,其余的那些人就通通都放了。
这时候反而轮到那些没有被带走的人感到了疑惑,但是又不能够去询问。
等到了这些人被带到朱雄英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诚惶诚恐的。
谁都没曾想到自己居然被皇太孙给看上了,莫非是对他们有什么企图?
“你们都是远道而来,正好有些事情需要你们的协助!”
朱雄英心中已经有了一套教学的方法,但他现在还不能够拿出来。
随后他把自己的疑问都给说了出来,这里面的聪明人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了。
大明现在居然想要发展航海业,对他们所造成的冲击可是最大的。
可是这种知识也不能不说,否则的话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大明的亲征。
“就按照这一本书籍来给他们做大致的知识普及,等到我们的船只下水的时候,必须要经过训练才能够远航!”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未雨绸缪,也没有说现在就一定要派出舰队。
“继续增加赋税,从十进三,到十进五?”
“征远期税?预先征收未来的赋税?”
看着这些学子们的见解,朱元璋也是默默的在盘算着。
现在的大明朝还没有到最危机的时候,按照几位先生的说法,只要把大明的节奏给缓下来,让百姓休养生息。
那么在未来的十年内,大明就会迎来一个黄金的发展周期。
也是时候该停下来让百姓们歇息一下了,再继续打下去,恐怕大明就会变成第二个隋朝。
可朱元璋极其的不满足,他现在担心的是北边。
北元一日不除,她的心中就一天不得安息。
“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大明现在腾不出手来收拾你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大明就很好欺负?”
朱雄英将其余的来使全部都放了,唯独剩下了日国的使者。
“殿下恕罪,这并不是我们的人干的,现在我们的国家也是分崩离析,这一次过来我们就是为了乞求大明皇帝派兵帮助我们围剿叛军!”
说出来也不怕丢脸,他们堂堂的幕府将军率领的军队,居然还打不过那些叛军。
听说了不丹公主的遭遇之后,他们也想到大明这里请求援军。
“派援军也不是不行,但是要给钱。”他直接开口说道。
大明的军队又不是免费的苦力,凭什么要过去帮他们打这种没有意义的战争?
既然如此倒不如派出一支军队,跟着他们回去以后,先控制了这幕府,然后再扶持他们的力量去跟其余的叛军打。
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性的获利,毕竟现在他们是真的很穷。
“多谢殿下。”听见了大明能够派军援助之后,他们马上就变得兴奋了起来。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朱雄英直接挥挥手让他们离开。
“殿下,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是陛下钦定的不征国之一,一旦我们派兵,岂不是违反了陛下的旨意?”
何礼不理解,现在他已经跟在朱雄英的身边,皇帝身边有别人在伺候着。
“这都不懂,只要他们给钱,我们派出去的大军就不是以陛下的名义过去的。”
张信说着,别看他现在还在研究着蒸汽机,但同时也听见了朱雄英他们的对话。
“不好了不好了,陛下看了那些学子们的文章之后,大发雷霆,据说要把他们几个给关进去!”
听到这里的时候,朱雄英就知道肯定有人又犯了忌讳。
“朕就知道对这些江南世家太好了,他们居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朱雄英才刚刚到御书房,就听见了朱元璋的怒吼。
大臣们都站在一旁,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
而朱雄英来到门口了之后,并没有着急进去。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啊,陛下如此的震怒?”他看着王公公。
“殿下都是有所不知啊,居然有人不怕死的在试卷上写下了更改赋税的建议,从十进三提升到十进五。”
难怪朱元璋会如此的生气,在朱元璋的眼中看来,让那些百姓交十进三的税都算严重了,结果现在还要继续的提升。
别忘了朱元璋是怎么造反的,难道还要让天底下再出现一个朱元璋吗?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都有些生气了,毕竟自己只是让他们去写一个建议,但没成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傻的人,
“陛下,皇太孙到了。”听见了自己的孙子来了之后,朱元璋的脾气终于稍微收敛了一些。
“雄英啊,你来的好,你看看出了这个题目,还好你出了这么一道题,让这些家伙都原形毕露了。”
朱元璋并没有怪自的孙子出了一道离谱的题目,反而是认为自己的孙子做的对。
周围的这些大臣们都苦笑着,只要朱雄英做的事情,就算再离谱,朱元璋都不会反驳。
“爷爷不必生气,这里面不是还有几个写的好的吗?那些写的不好的,给他们一个进士出身也就算了。”
他当然知道这些家伙有多么的难缠,在科举制还没有恢复的时候,都是通过察举的办法去补充官员。
自从开了科举之后,才让大明朝多了一些其他地方的官吏。
之前可一直都是江浙的富庶地方来的,他们对于很多贫苦的问题视而不见,已经让朱元璋极其不满。
当朱雄英看到了这些卷子的考生来源时,就知道距离那件事情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