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喜报
“蕴妹妹,你这些天幸苦了,你告诉我蛊器在那儿,我跟乔师兄去挖就行了。”
乔嫡女已经在东江找到了腐神蛊的蛊引,制作出了腐神蛊,并找了机会下到了李傀儡的身上,在她的认知里,李蕴不出半年,必死无疑。
她前来东江的目标已经完成一半,剩下的一半,只需要拿到血祭皿,就可以返回乾都。
她在东江已经呆不下去了,这儿生活极其的苦也就算了,还不能见到太子。
她打的算盘,李蕴心里听得一清二楚:“钰王妃,近些天来,不止我幸苦。您跟乔师兄也幸苦得很。挖坟掘墓的事情,您还是不要参与了。就让蛊圣去吧。”
“蛊圣刚到东江灾区的时候闲得很,正式出手后,也没见得他多劳累。让他去,再让齐二姑娘跟着他。 他多半也不会觉得累。”
齐二姑娘喜欢打地洞,喜欢挖坟,让她跟着蛊圣一起过去,就当放这两个人去约会了。
乔嫡女想起蛊圣,想到那个男人出手不过几天,就将灾民们所中的蛊毒完全清楚,就有一种被碾压支配的感觉。
她手捶了锤自个儿的肩膀:“蕴妹妹既然不想让我去找蛊器,那我便听从你的安排,不去就是了。”
“蛊圣比我跟师兄还要精通蛊道,由他牵头去挖蛊器,的确比我们要好。”
乔嫡女表面上说着不去,但是心里打的主意是悄悄跟着蛊圣,在蛊圣清除掉蛊器上的危害后她再抢夺。
恍惚间,李蕴又听见了乔嫡女的算盘声,然后诚挚建议:“东江灾区的事情马上就要解决了,钰王妃,乔师兄回屋去休息,顺便将行李收拾一番。等可以出城之后,两位快快返回乾都才是。”
他们两个人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再让他们跟着,只会徒劳增烦,她将他们打发了,扔回乾都那边去,给苏嫡女送一个陪练。
“蕴妹妹说得对。我与师兄这就回去了。”
乔嫡女戳了一下他的师兄。
乔师兄立刻就跟上她,走出李蕴的房间。
李蕴打发走了这两人, 就让蛊虫给齐二姑娘,蛊圣两人送去了血祭皿的地址。
蛊圣联合齐二姑娘当天晚上就将蛊器给挖了出来,并且还清除掉了它的危害。
蛊圣收蛊器为己用。
李蕴第二天一大早,就派人将蛊器危害已清除,百姓们可以正常出城的消息传了出去。
这一天,东江二洲的百姓们载歌载舞,出城打鱼,开店经商。并且自发的遥跪拯救了他们的人。
他们没有去太过打扰巡查团的人,因为想让他们多多休息。
但是,他们用各种各样的不影响巡查团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城中还有书生写了一封请功书,为此番没有放弃他们的巡察团请功。该书写成后,有近十万人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手印。然后由城中的武林高手快马加鞭送往乾都。
巡察团的在灾情,蛊情得到控制后,除了用膳,都在补觉。
李蕴都浑浑噩噩几天后,才将东江灾区的情况,从头到尾的写下来,并用柳心楼的血鹰送回乾都,然后代掌此地洲主之职,帮此地进行灾后重建。
……
乾都,耀目金光下的皇宫,肃穆庄严。
金銮殿,九重高阶,乾帝高坐龙椅,他的身后,一方金绣凤帘落下,挡住了后方坐着的太后。
大殿内,文武大臣齐聚,虽不敢高声喧哗,却大多也和身边的人唠上几句。
“太后许久不曾垂帘听朝,今儿怎么上朝了?”
“牝鸡司晨的人,想重新感受权力,就来上朝了彰显存在感了吧。”
“别胡说,我听闻太后今儿是有重要的奏报,要传给满朝大臣看,方才从她的慈恩殿,直接来了金銮殿。”
“什么奏报?什么重要的奏报,可以让她罔顾后宫不得干予朝廷得铁律?”
“管她是什么,我们且听着便好。”
“我只听令于乾帝陛下,只为乾帝陛下谋划。太后那儿,且只需要给足面子便好。 ”
朝堂之上众人小声低语交换意见,高坐上的那两位掌权者,此刻却没有言语。
金绣凤凰的帘帐之后,太后敲了敲凤首,她身边的近臣立刻就将复刻了多份的奏报分发到了每一位大臣手里。
乾帝在众臣看过奏报后,方才发话:“众卿家手里拿着的奏报,是从东江三洲传来的快报。诸卿看完有何感悟,皆可畅所欲言。”
乾帝心里现在五味杂陈。
满朝文武在看过奏报后, 比乾帝还要绷不住。
“东江三洲竟然不只有灾情,还有蛊情!当地的洲主瞒报不说,还以洲民为祭,实在是罪无可赦,当诛九族。”
“李心鞍罪恶滔天,当斩当杀, 巡察使李蕴赈灾驱蛊,功利一方,当重赏。臣恳请陛下,给李蕴加封进爵位。”
“东江灾情为实,蛊情,以及李蕴是否有这样天大的功劳却还没得到证实。孙大人就这样急着为李蕴请功,会不会太早了些?”
“臣也觉得这不可能!东江灾区的赈灾主事都还没敲定,那边的情况居然得到了解决。臣奏请陛下,立刻选定赈灾钦差,前去核实情况。若是李蕴当真有功,再赏不迟。若是她为了请功欺君罔上,也不可轻饶。”
“李蕴如今……”
朝堂之上吵嚷成一团,有人相信奏报上的事情,有人却不相信。
垂帘的太后这时候又敲了敲椅子,顿时她的近身护卫们从她身边拿走了一卷请恩书。
数十丈的请恩书在众人面前摊开,其上的内容,以及数十万百姓的联名,瞬间让那些说奏报为假的人哑口无言。
李蕴便是又天大的能耐,李相的门生就算是再多,也不至于让这么多人为她说谎。
这足以佐证奏报为真。
这一下,太后在朝堂上的人,以及李相近些年来提拔上的门生,开始疯狂为李蕴说话。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大乾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这么快解决这么大灾情,蛊情的事件发生。李蕴一介女流,竟然开了先河。这样大的功劳,这么优秀的人才,朝廷倘若不赏,定然会让天下才子寒心,让东江灾区百姓寒心,让李蕴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