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紧锣密鼓准备考评的不仅仅有王顺这边,在轧钢厂的各个角落里时不时的出现这样的场景。当技术评级被提高的时候,相应的 工资都可以跟着提高,每提升一级增加的工资大概在10块钱左右,放在现在,大概1000多的样子,还是非常值得的!
易中海也有几个徒弟,要参加这次的技术考评,这其中就有秦淮茹。
其实秦淮茹是在他老公贾东旭出事后才顶的岗进来的。贾东旭原来是易中海的徒弟,在厂里干了也快十年了,是一个二级工,这还是在易中海这个八级工的关照下才考评上的。易中海的徒弟普遍都是二级工、三级工,很多都还是一级工。就拿秦淮茹来说,已经进厂两年了,才是一个正式工,到现在连一个一级工还没有考评上。要不是厂里看他是职工遗属,家里只有她这一个工作,可能到现在都还是临时工。
“淮茹啊,这次技术考评对你很重要啊,你一定要多做准备,争取这次考评合格,不然就又要等一年了。下了班后,你晚点走,我再带你练习练习。”休息的间隙,易中海找到秦淮茹。
“师父,我记住了,我这次一定会合格的。”秦淮茹掐着手指,看的出来很紧张。
“你别紧张,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你也做了快三年了,再练习练习,考评个一级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我知道了师父,我会努力的!”秦淮茹像是下了决心。
下班时间到了,工人陆陆续续的下班,不过还是有部分的工人没有离开。
易中海的一个徒弟小牛、小杨、小朱找到他,“师父,我们三个都报名了这次考评,想考评二级工,您有时间吗,我们想请您给我们讲一讲。”
易中海扫了一眼三个人,“你们三个都很努力,我都看的到的,这次考评,再练习练习,问题应该不大。我今天还有些事情,你们先回去,过两天我单独给你们训练一下。”
三个小徒弟听说师父过两天会单独给培训都很高兴,和易中海道了别,很高兴的走了。
而易中海则来到了秦淮茹这边,手把手的给她讲一级工考评的几个小要点。
眼见时间越来越近,下班后不回家的工人越来越多。王顺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大家都在努力想要提升,自己也不能拖了后腿。好在有上辈子的知识储备,学起来不是很吃力。
就这样十几天后的考评结束了,终于等到了公布结果的时候。
厂广播室,声音甜美的于海棠开始了今天的播报:“各位工友们,好消息!好消息!经过三天的技术考评,结果已经出来了,下面公布考评结果:王铁,李会通过考评,晋升为六级工,陈开,毛亿,胡天,周清,郑建通过考评晋升为五级工,石昊,叶凡,萧炎,张小凡,林动通过考评晋升为四级工,乔峰,段誉,虚竹,慕容复,鸠摩智,王顺…通过考评,晋升为三级工……祝贺他们,希望他们以后更加努力工作,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于海棠又把消息播报了两遍,告知晋升名单可以到宣传栏去观看,然后关掉了设备。
即便播了三遍,还是有些不大确定,很多人还是在下了工后饭都不吃了,第一时间跑到宣传栏这里查看,有的一个人跑来,有的三两个结伴过来。有的在给考评过的恭喜祝贺,没有考评过的在扼腕痛惜。
这次技术考评胡天和王顺都顺利通过了,大师兄秦奋、二师兄林成也找到了王顺胡天表示祝贺。
秦奋说,恭喜你们,顺利通过考评。
王顺说,多亏有大师兄二师兄的帮助才能这么顺利,今天要和三师兄一起请两位师兄吃饭。
胡天说,对对对,要请客,必须要请客!顺子你是弟弟就别跟我这当哥哥的抢了,这次要我来请。
两个人因为谁请客的事情争了起来。
大师兄和二师兄在旁边乐呵呵的看着,行了,你俩别争了,晚上去师父家,给你俩庆祝。还有,师父要吃顺子做的川菜!
好勒!那我下班后就去准备!
有人欢喜,必然有人发愁!
这次技术考评、易中海的几个徒弟,包括秦淮茹都没有通过。
小牛、小杨、小朱三个人凑到了一起。
“唉!这次考评又没有考过,已经三年了,还是个一级工。”小牛叹着气
“谁说不是,我做一级工都快四年了,本以为这次可以升一级的,没想到还是没有过。”小杨也发牢骚。
小朱听了,也心有不甘,“你们有没有看到,赵师傅的徒弟王顺,这次也参加了技术考评,而且直接考评的三级工,不仅如此,他还通过了。你们说,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啊!”
“那不可能,人家赵师傅老八级工了,那技术不说在咱们厂,就是放眼全国,在他那个领域里,也是数的上名的,甭管谁去找他请教问题,他都会给指点。再说了,赵师傅多么严谨的一人,那是又名的严师出高徒,到现在为止也就收了四个徒弟,王顺咱先放着不说,其他的三个徒弟不也都是技术骨干。你说的猫腻根本不可能,更何况考评的时候那么多双眼睛都看着的,我虽然没在场,你们也应该知道,技术考评可是掺不得假的。”小牛说道。
小杨听了,不是滋味,“确实这么说的,哪次考评不都是有三个考官在,还有那么多工友面前,不可能有作弊的。只不过吧,你们说都是八级工带的徒弟,怎么差距就那么大?王顺以前是保卫科,才到车间不到一年,就能练出三级工的水平,我们几个呢,都干了七八年了,到现在还是一级工。他是怎么练的?”
小朱说,“快别说了,说出来都丢人。我和胡天差不多就前后脚进的厂,都是拜的八级工的师傅做师父,人家呢现在五级工都过了!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那你说这问题出在哪了?”
“还能在哪出问题?不就是咱们的师父不行嘛!”
“这话怎么说?”
“怎么说?你们还记得上次下了班,我们去找师父的时候,师父怎么说的嘛?”
“当然记得了!”
“那你们知道不知道,在我们都走了以后,师父单独去给秦淮茹开小灶!”
“那还能假,我亲眼说见。师父是手把手教秦淮茹,贴的那是一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