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八零盗墓名扬天下21
一屋子人,还是三七分的年轻男人反应迅速一些,连忙起身。
“我说今天回来的时候,前院石榴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原来是有贵人要来啊。”
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连忙招呼道:
“对对,贵人请进!”
今天下午他们收手后,博物馆还是留人了的,回来把下午的事情讲了一遍。
他们都后悔自己撤退得有些早,没见到那大快人心的一幕。
黄七有些尴尬,自己几个刚才孩子讨论的当事人就站在门外,除了警惕,还怪不好意思的。
“我就住在隔壁。”张倾率先开口。
豆豆娘一拍巴掌恍然大悟道:“哎呦,你就是前两天住进来的小姑娘。”
张倾刚点头,人就被她拉着进了屋子。
蛋蛋娘干脆把大门敞开,拿着大蒲扇,抱着自家的小崽子坐在门口。
黄七是个健谈的年轻人,此刻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和大裤衩子。
三七分的发型已经变得凌乱,如同鸟窝一样,胡乱支棱着。
裸露在外面的肩膀上,还有明显的勒痕。
张倾扫了一眼,五个男人皆都是如此,两个女子有些局促地坐在那里。
“是我冒昧了。”张倾竟可能让自己的态度柔和一些。
“您吃了吗?”黄七似乎是这群人的领头人。
张倾点头,“吃过了。”
她忽略略显尴尬的气氛,直言道:
“今天下午那玉佩,你们怎么做的?”
她一向不会拐弯抹角,但配合她有些认真的语气和平淡的眼神,无形中给了人些许压力。
长久的沉默后,黄七咬牙道:
“不怕您笑话,从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探险盗墓的全都出来了,有国外的,有国内的,见着土包就要打个洞。”
“豫、湘、新疆都是重灾区,俺们村就是在豫省,从民国开始就开始做假古董了……”
在他的讲述下,张倾还真是长了许多见识。
古玩黑话里,买到假古董了叫“吃药”,再厉害的玩家,几乎都吃过这样的药。
“玉看皮,瓷看底”,这些人就用老瓷器的底儿,接上做旧的假瓷器。
硫磺做旧,酸洗翡翠,做旧字画……没有他们不会的。
张倾听得极为感兴趣,黄七他们先是对张倾有了光环,而后又被人现场听去了作假的事儿。
见小姑娘听得入迷,自然就讲得很尽兴。
“我们村的祖坟都让那帮孙子给盗了,几个老辈子气狠了,就干了笔大的。”
黄七讲得抑扬顿挫,很有氛围感,“几个叔伯,就带着我们在老坟里埋东西,然后找了那些收古董的人来,现场叫价。”
张倾知道,这个术语叫“造墓”,是造假的巅峰。
从墓地里现场出来的东西,加上叫价的氛围,很容易出货的。
但对比这些,张倾更在乎的是他们对文物的做旧手段。
“那陶俑我能瞅瞅吗?”
张倾视线落在五斗柜上的北魏陶俑上,旁边还有一匹唐三彩的马。
其他几个人欲言又止,还是黄七起身,将陶俑和唐三彩都放在张倾的面前。
张倾看了片刻,感叹道:
“这要是放出去,几乎难辨真假,你们村儿里有高人。”
其他几个人面色发紧,黄七率先给张倾比了个大拇指。
“您是第一个看出来的,我们在潘家园问了一溜儿,那些摊主和店主,可都打眼了。”
说完后,黄七话锋一转,开口问道:
“小姑娘,你拿的那青铜鼎真的是真的吗?”
黄七的话问的绕口,张倾却是听懂了。
“明货。”他们真诚,张倾自然不会藏着掖着的。
“那鼎真那么值钱?”坐在门口的蛋蛋娘忽然扭头问了句。
张倾点头,“那应该是夏朝大禹打造的九鼎之一。”
“那个和我爹做的没什么区别呀!”蛋蛋娘虽然是小声嘀咕,但张倾还是听清楚了。
“你这儿有样子货吗?”张倾问。
蛋蛋娘抱着孩子起身进了里屋,不一会儿就拿出个小包袱。
“俺爹做的铜镜,那些人收一百块钱一把,不过青铜难得,做不多。”
她麻利地打开蓝布包袱,里面露出了一面古朴的青铜镜子。
真的挺有意思的。
张倾和黄七他们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
——————————
第二天一大早,刘芳手里提着水果就来大杂院了。
门口的二叔提着水壶,见是个脸生的小姑娘,问道:
“小同志,你找哪位啊?你是哪个单位的呀!”
刘芳笑眯眯道:“叔,张倾住这儿不!”
二叔放下水壶,想了一会儿,“是个白净的外地小姑娘?”
刘芳点头,二叔装作无意地问了一句,“你是她什么人啊!”
“我是国家博物馆的,有工作上的事儿找她!”
二叔顿时来了兴趣,一声叠一声地问道:
“小丫头不是暑假来北平兼职嘛,这么快就找到工作了?还是这么好的单位?”
刘芳性格活泼,这种小场面,三两句话就扯到二叔家几个孩子去了。
等见到张倾的时候,她一言难尽地抱怨道:
“你们家院门口的那个大叔和我爷爷一样,号称院中门神!”
她说完,看着张倾收拾整齐的东西,有些吃惊,“你要走了?”
张倾点头,“出去一个月!开学前回来。”
刘芳听完连忙放下手中的水果,从自己包里拿出两张东西。
“鉴定书的复印版本,专家们熬夜鉴定,最后确认东西都是真的。”
“是真的就好。”
刘芳欲言又止的模样很可爱。
“还有什么事儿?”
刘芳捏着自己的辫子轻劝道:
“北大并不是很好考,你为什么不直接推荐去上!”
张倾本就不善言辞,更不知道怎么和她诉说一个人的执念。
只能真心实意地谢谢她的提醒。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昨天的事儿,刘芳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刘芳走后没多久,张倾也挎起了书包往外走去,路过二叔的时候,先开口道:
“二叔,我回老家一趟,到时候给您带老家特产。”
说完不等他开口,连忙迈出了大院儿的门口。
留下好些话噎在嘴里的二叔憋得满脸通红,半天才缓过劲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