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进城卖货
第二天,腊月二十四是小年。
沈正文天还没亮就早早起了床。
他将自己收拾一番,打扮成了难民的模样。
然后找了一个包袱,把一条大鱼和几十个鸡蛋装了进去,背起包袱就出发去往青州城。
鸡蛋他生怕会碰坏,还在里面垫了许多干草。
进城的一路走的很是顺利,他只在青州城门口被当作难民拦了下来。
不过在出示自己的户籍证明之后,门口的守卫就把他放了进去。
他先是走到了一条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将身后的包袱取下放在地上摊开,露出了里面的鸡蛋和大青鱼,然后就开始坐等顾客的到来。
今天是小年,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但买他东西的人却不多。
但那些路人不是不想买他的东西,而是买不起。
这场旱灾导致物价飞涨,已经掏空了许多人的积蓄。
他们的钱,都是留着去买粮食的,哪里还有什么闲钱去买鸡蛋和鱼这等奢侈的东西。
沈正文见自己的摊位许久都无人问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所在的这条街道位于城北,城北聚集着各种商贩走卒,都只是些底层讨生活的平民,舍不得花钱也是正常。
于是他收起了东西,又走了半个时辰的路来到了城南一处繁华的地段。
城南的街道与城北的鱼龙混杂相比干净整洁许多,偶尔还会有轿子和马车经过。
事实证明,沈正文的选择确实没错。
他来到城南之后,很快就有人来到他的摊位前询问价格。
不到半个时辰,他就把鱼和几十个鸡蛋全部卖了出去。
不过,这主要也是由于他的价格公道。
如今各种食物都十分稀缺,鸡蛋的价格居高不下。
往日里鸡蛋只卖十文钱一只,而如今城内鸡蛋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三十文一只。
沈正文倒是没有卖那么贵,他只想着早点卖完早点回家,把价格定在了二十文。
那条十几斤的大青鱼,他也只卖了一百文钱。
往日里,一条鱼的价格还不如一只鸡蛋,如今能卖一百文钱他已经很满足。
赚到钱之后,他又回到了城北,给家人买了一些东西,再置办了一些年货。
城南的东西实在有些昂贵,不是现在的他能买得起的。
置办好东西之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往家中赶去。
家中皆是幼子,只有李如兰一个大人在家他着实不放心。
虽然如今有了福星保佑,但心中难免会挂心。
上次他带着念念进城,沈耀才一家就找上了门,这次怎么也得早点回去。
回去的路上,沈正文也不敢大意,把买的东西藏的严严实实,把自己也弄得灰头土脸的,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过令他奇怪的是,来的路上他还曾见到有难民徘徊,这回去的路上怎么一个难民都没有了。
正在他感到好奇之际,忽然听到旁边的草丛里有什么动静。
沈正文不敢停留,正准备加快脚步离开,就见草丛里突然走出一个人来。
那人边走边整理衣裤,像是刚在草丛中行了方便。
看见沈正文,那人有些疑惑的问道:“咦,我不是让你们这些难民都躲起来吗?怎么还有一个杵在这里?”
沈正文见那人一身衙役的穿着,身上还配有弯刀,于是老老实实回答。
“回官爷,我并不是逃荒的难民。我家住在桃李村,今日是有事进城一趟,现在正要回家。”
“哦?你住在桃李村?”那名衙役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
“听说你们桃李村有妖怪凶风作浪,蛊惑民心,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有没有见过那妖怪长什么模样?”
沈正文心里一惊,“我们桃李村并没有什么妖怪,官爷何出此言。”
衙役上下打量了一眼沈正文,眼神里染上了怀疑,讲话也有些不客气。
“你到底是不是桃李村的?这模样怎么看着一点都不像是本地的村民,反倒像是逃难的。”
“官爷这话说笑了,咱们讲话口音都是一样的,我又怎么会是外地逃难而来的。”
沈正文见衙役还是有些不信自己的身份,便拿出了自己的户籍书。
“不信您看,我可千真万确是桃李村的村民。”
衙役看了户籍书,这才相信了沈正文的身份。
“可既然你是桃李村的村民,那又怎会不知妖怪的事?”
说到妖怪这事儿,沈正文也有些疑惑。
“不是我不知,而是确实没听说有什么妖怪。不知官爷是从何处听说的?”
“我也是听你们桃李村的人说的。”衙役说道。
“今日一大早,有桃李村的村民去县衙报案,说是桃李村有妖怪兴风作浪,说那妖怪厉害无比,能呼风唤雨,还能驱使万物。”
沈正文听得皱起眉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官爷,我们桃李村民风淳朴,一派祥和,从未有过妖怪之说,那人会不会搞错了?”
衙役瞟了他一眼,“那为何报官那人说的言之凿凿,还说亲眼看见了妖怪长得一副婴儿模样。”
听到婴儿模样几个字,沈正文心里有了一个不妙的猜想。
他忍住心里的不安,开口问道:“那请问官爷,您可知去报官的是何人?”
衙役警惕的看着沈正文。
“你这人还真是奇怪,自己村里的事情连自己都不知道,拉着我问这么多。衙门的事少打听,报官之人岂是你想问就能问的?走开走开,别耽误我巡逻。”
“官爷息怒,听闻事关桃李村,而那里正是小民从小生长的地方,这才有些好奇。”
沈正文说着,从怀里摸出一个水煮蛋塞到衙役的手里。
这是为了防止城门护卫刁难,他特地带了两个水煮蛋。
没想到进城的时候没用上,此时倒是派上了用场。
衙役看见水煮蛋,双眼顿时发出亮光。
“没想到你这人还挺上道。”
他摸了摸鸡蛋,不停的咽着口水。
在这荒年,鸡蛋可不是一般百姓能吃得起的。
他的俸禄少得可怜,勉勉强强才保持住一大家子的温饱,哪里还吃得起鸡蛋。
虽然很想尝尝鸡蛋是什么味道,但想想家中的妻儿,他还是忍住了,选择将鸡蛋收入了怀中。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衙役拿了沈正文的鸡蛋,看他人都顺眼了许多。
“既然你想知道,那我就告诉你吧。”他想了想,开口说道。
“报案那人叫什么名字我想不起来了,但我知道他姓什么,跟我家娘子本家一个姓,都姓沈。”
听到报官之人姓沈,沈正文的心也跟着凉了几分。
居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