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杜青的安排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赵勾看着殿前跪倒的相公和大臣,心慌意乱,他将眼神瞥向秦侩等主和派,都纷纷低下头不敢看他。
吕仪浩性喜排挤他人,不管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一旦不遂他意,就要想尽办法惩戒你。
主和派自然不敢在此时与他针锋相对。
赵勾无奈,只好说道:“吕相为何迫我至此,抗金岂能速战速决,要从长计事。”
吕仪浩也不抬头,依旧和主战派跪在地上,以头抢地,一言不发。
赵勾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还请诸相公商议抗金一事,二圣北狩,朕家仇国恨,当然要报。至于两河民意,非朕不体恤,而是士卒尚未操练完毕,军资尚未凑齐。”
“如今百姓思念故土,朕也想起东京旧事,再加上诸位大臣收复国土心切,便定下抗金大略,不再与其和谈,宋金势不两立。”
赵勾眯着眼,盯着大殿内一根柱上的龙纹,掷地有声。
员外郎万俟卨见此赶紧站出来,慌张说道:“吕相,官家已言明与金国作战一事,您快起身吧!”
吕仪浩似乎没听到万俟卨的话,仍低头不言。万俟卨尴尬地站着,手足无措。
赵勾看向龙纹的目光终于收了回来,命近侍将吕相公搀起来,跪倒支持吕相的诸位大臣这才起身。
吕仪浩又对赵勾施了一礼,肃然说道:“官家既然已定下抗金,还请莫在听信小人谗言,坚守初心,信任韩世忠、岳飞等将领,轻易莫更改大略!”
赵勾点头答应,未等近侍宣告退朝,直接离开了。
万俟卨拍了拍手,装模作样叹了口气。他看向秦侩等人,见其垂头丧气,只好站了回去。
主和派在这次朝会打败,主战派又重新成为南宋朝堂的中坚,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大家都清楚官家迫于两河民意和吕相等的跪地要挟,才勉强同意抗金,之后如何,谁也说不准。
吕仪浩正想要与主战派的诸位交流一番,谁知秦侩却凑到了跟前。
“吕相公,今日定下大略,之前的和谈成果可就功亏一篑了,不过那倒也是没什么,主要是军饷军粮,不知吕相如何打算?”
秦侩一语中的,道出了眼下南宋各路军马最尴尬的事,就是军饷军粮,从何而出,自然是东南各路,加税增赋,可又该怎么加,东南各路的百姓又是否愿意?
一旦处理不好,可就是逼百姓造反的局面,他吕仪浩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怎么?秦尚书可有良策?不如整理一番,呈上个条陈,我保举秦尚书首功!”吕仪浩的语气波澜不惊,可停在秦侩耳里可就阴阳怪气了。
他冷哼一声,当先走出了朝堂,其他主和派也跟在后面逃离了今日让他们汗流浃背的大殿。
吕仪浩等人虽然在此次朝会中“获胜”,但接下来关于抗金还有无数事宜需要头疼,主战派的人也给吕相告辞离开了。
吕仪浩这在看到抄着手,低头不敢言语的许宣,上前喊道:“翰文!”
许宣猛然一惊,才发现大殿中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翰文,你自回去忙你府衙之事,抗金虽因你而起,但后续事情也暂时牵扯不到你那边。”
许宣松了口气,急忙应道。他转身正要离去,忽然想起杜青给他提到的今日必须在吕相面前说出的一件事。
许宣又转过身,对吕仪浩说道:“吕相,关于军饷军资,下官有一些想法,不过是从地主豪强身上出,东南赋税已然太重,若是要起兵伐金,寺庙道观等应该也为国捐资。”
许宣说完,不等吕仪浩反应过来,拱了拱手,就快步离开了。
等走出大殿,他才敢从袖口里掏出一块绢布,擦了擦头上的汗。
“吕相公听完从寺庙道观筹集军资是如何反应?”杜青急切问道。
许宣想了想,自己好像并未注意吕相公听完他提议的反应,摇了摇头。
杜青长出一口气,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要看事态如何发展了。
至于从寺庙道观搞钱,也是杜青这段时间经历了小青被道士打成重伤一事,以及想起镇江那边的一位秃驴,才想到的损主意。
不过这也是良策,宋朝信奉佛教,道教也兴盛,宋徽宗就沉迷炼丹,期望长生不老,更是给自己加上老长的道家尊号。
佛道两教的寺庙道观均不用交税,不管是皇亲国戚,尚书御史,还是地主豪强都为其捐了众多香火钱。
不仅如此,他们还放贷给百姓,肆意圈地,侵占了大量土地,远远超出自身所需。
两宋寺庙道观的人口也远超其他朝代,一定程度使得国库税收流失。
所以这群道士和尚才是最有钱的,听说最出名的几个道观寺庙里都藏着大量金砖,他们才是真正的地主豪强。
“若是能让朝廷借抗金一事,削弱佛道的实力,他们就不会关注白娘子和小青了,想必这个世界的任务就能完成了。”
“至于镇江的那位,也会因朝廷举动将关注点放在与官兵纠缠上,即便许宣因为某些原因,修复回正途,那个秃驴也分身乏术,不太好拆散白娘子和许宣了。”
多日以来,杜青头上一直有一个光头在盘旋着,让他不敢松懈,那也是“白蛇传”世界的大boss。
此事能坑他一把,当然要先做安排。
经过此次朝会,定下了抗金大略,宋金和谈自然中断,两国震动,西夏、高丽、大理乃至蒙古都惊骇莫名。
金国开始往宋金交界处屯兵,提前南下,河北、河东的两座大城也都有猛安谋克甚至金国名将坐镇。
至于宋国这边,也是上下悚然一惊,太学、两河民众以及主战派都激动万分,奔走相告,期待收复两河,回归故乡。
东南百姓以及主和派当然坚决反对,对战事安排也是互相推诿,并未有序安排下去。
至于宋国官兵,也都惫懒腐朽,除韩世忠、岳飞等军队还算有战力外,大多数军队都长期未发军饷,对朝廷怨气连天,再加上对女真凶猛的惧怕,更是不肯服从命令。
话说许宣走后,吕仪浩听到他的提议一愣,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信仰还是比较坚定的,他们这些读书人,也都有或多或少有接触,例如理学,就有道教的影响。
更何况当权者也对宗教很重视,所以叫寺庙道观拿钱充军资压根没人往上面想。
许宣的提议也让吕仪浩心中一动,他本已做好对东南各路施加严酷赋税的打算,并且强行安排下去,眼下似乎可以不用那么严酷了。
于是,他便敦促官僚体系对寺庙道观施压,让他们捐资出来做军饷军资。
定额也相当高,各处寺庙道观都敢怒不敢言,大部分迫于君威都忍痛交了出来,也有少部分不愿意交,求到了赵勾那里,赵勾自从会吕仪浩逼迫后,似乎对吕相惧怕,反而支持起了他的政策。
一时间,寺庙道观都开始想办法筹措军资,杜青、白娘子和小青他们也再无人骚扰了。
而许宣的名声也在此事中迅速传扬出去,都说他为两河民众伸张,并且支持吕相抗金,与秦侩等谄媚之人针锋相对,受到了太学和主战派的好评。
也吸引了很少一部分东南地主豪强和主和派的仇恨,而其中一些人更是极端到派人前往京城,试图除掉许宣。
其中一位是名道士,便是正心道人的好友,承天寺的僧人景心大师,一人一派,这一人还惨遭不测。
虽然苏州的那位大官和衙内他不敢惹,但也查出和许宣有关。佛教虽然讲究不杀生,以善念感化他人,但也有因果之说。
正心道人惨死就是景心的因,只有为他报仇才能“修成正果”。
景心大师从承天寺出发,步履不停,终于在今日赶至京城。
而在入城时,他看到一位身穿百衲衣,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的道人。
那道人蓬头垢面,头发上胡乱插着一根筷子,脸色醺红,怎么都不像位出家人。
这道人本是荆楚一家大户的长子长孙,考取了功名,本应做某地刺史,不日便要上任。上任前,又与青梅竹马的姑娘定下姻缘。
成婚当夜,此人忽感天上有人呼唤,竟然抛弃家小以及刚成婚的妻子,远去道观出家,要修行成仙,见一见天上故人。
待到中年,此人又突然醒悟,返回尘世,却发现自己的家已被贼人杀尽烧毁,新婚妻子虽逃过一命,却不堪忍受成了疯子。
没几年便病死了,此人这才明白自己想重回尘世,可尘世与他的羁绊都断开了,于是他又成了道人。
只不过整日喝酒,不再入道观,平时疯疯癫癫,就缩在酒楼角落,唱着慷慨悲歌。
至于道人以何谋生,竟然是愤恨贼人,势要惩奸除恶,接一些替天行道的活儿。
他在道观学习道术,又在洞房花烛夜感应到天上仙宫,竟然真修行有成,再加上俗世摸爬滚打,修为更加浑厚。
东南的穷苦百姓皆称他为“仙葫道人”。
他此时前来京城,目标也是许宣,概因吕仪浩要在东南之地施加重税,更是要强迫地主豪强捐出家产充作军资,于是一些地主豪强就假借百姓名义,请仙葫道人除掉吕仪浩等人,而许宣就是他第一目标。
至于最后一人,则在深夜抵达京城,通过地道进了城。
他身穿宽大的袍子,将头脸遮住,隐约看到手指上有黏连的蹼,两眼硕大,嘴里猩红的舌头一吐一吐的。
他入城后,直接就去了一处僻静院子,摘下了遮住面部的斗篷。
院子里正站着接应他的人,那人递给他一封信,就赶紧离开了,似乎很惧怕这人。
月光照进院子,只见这人浑身呈墨青色,散发着皮质的光芒,头顶光亮没有一根毛发,两腿粗壮。
咧着大嘴看了一眼信上的地址,将信纸抛向空中,舌头一吐,竟然又粘住信纸,在嘴里嚼碎。
这家伙竟然是一个修成半人形的“蛤蟆精”!
妖精化形也能看出其修为深浅,比如白娘子完全就是一年轻贵妇的模样,平时也不显妖气,即便是正心道人那样的得道者也难以分辨。
而小青则有白娘子传授法力,也已经化成少女模样,活泼可爱,寻常人也很难看清她的真身。
至于这蛤蟆精则差了不知多少年的功力,虽然化形,但仍有蛤蟆的特点,只能穿上宽大的袍子遮掩。
这只蛤蟆精,也是为许宣而来,苏州城虽然因杜青的原因,知府成功搞倒政敌,也就是郭大官,并且除去了本地官员,没人再敢与他为敌。
但其他地方仍有苏州出身的人士在做官,他们不敢再招惹知府,只好搜查其他致使郭大官勾结金国出事的讯息。
竟然误打误撞抓住了那只蜘蛛精,蜘蛛精本就是无耻之妖怪,自然就将它所知道的一些事声张了出去。
最后,竟然稀里糊涂查到了许宣身上,那些苏州出身的官员自然要给许宣一个教训,就找到这只蛤蟆精,让他前来京城收拾许宣。
这只能说是阮朗其后的,将“白蛇传”这个世界真实出来的那些大佬故意为杜青通关“增加难度”,又或者是这个世界本身在修正偏离故事的行为。
而杜青却对这三人的到来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