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开始家里蹲的日常
苏潼青的闹钟响了,自从她把《沙漠骆驼》设为闹钟铃声后,每次再听到这首歌时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子。
苏潼青的手机上设了十几个闹钟,每个闹钟都有说明,该干嘛了,要不然即使听到铃声也有可能想不起来要做什么,尤其是新学年刚开始的那几个礼拜。这个闹钟是提醒她又该去中国使馆发布的疫情小程序打卡了。最新的规定是只有连续打卡14天,每天报告身体状况、有无接触确诊病例、有无旅行等等信息,qr码中间的飞机才会由灰色变成绿色,只有拿着这个绿色飞机的qr码才让登上回国的飞机。苏潼青虽然没有计划回国,但是一贯觉得怕什么就偏偏容易来什么,反正每天打个卡也不费什么劲儿,万一需要呢!这个打卡的要求非常苛刻,两次打卡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过一秒钟都不行,超过就会前功尽弃,只能再从第一天开始算。苏潼青本来是每天睡觉前打,有一次只过了几分钟便全被清了零,为了杜绝再犯这种低级错误,苏潼青每天打完卡都得上一个新的闹钟,因为每天和每天的时间都不一样,提前一分半分的就可以。
打完卡,苏潼青看到微信“臭美妞”群右上角显示红色数字,有人说话。这个群是苏潼青四五年前建的,里面有仨人:宁多多、王晓坤和她自己。晓坤也是苏潼青的大学同学,跟多多一个宿舍,苏潼青的对门。他们在系里有自己的教室,专业课都在自己屋里上。上课时,晓坤就坐在苏潼青前面,一坐就是四年。苏潼青上课时大概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看晓坤,这一看也是四年,因为觉得她太好看了,无论五官还是头发还是身材还是穿衣,无论正面侧面背面还是多少度角,都长在苏潼青的审美点上。多多也很美,那是一种古典美,不过苏潼青离多多远一点儿,欣赏时需要歪着脑袋。在这一点上,男生总是有个误区,觉得自己喜欢看女生,那么女生也会喜欢看男生,其实不是的,女生在这个问题上也跟男生一样,她们也喜欢看姑娘,尤其是漂亮姑娘,因为男生的观赏性通常要比女生差很远。所以不要想多了。
之所以群名起成“臭美妞”,是因为开始建群的目的就是交流穿衣打扮,谁又买了件什么衣服,什么鞋,什么包,大家议论议论,分享分享,后来就不光是这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什么都有。多多的饭馆算是挺过最艰难的日子,3月份就重新开业,伙计也都回来了。相比之下,苏潼青这边一切噩梦才刚刚开始,不禁很羡慕在国内的大家。之前苏潼青还问过多多回家这段时间伙计的工钱怎么算,多多也发愁,因为国内,起码是北京,这一行的惯例都是没有正式雇佣合同的,全凭口头协议,而且此前谁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所以多多说那就得看伙计局气不局气了,考验老板和伙计之间关系的时刻到了。结果这家的老板和伙计都很局气,回家第一个月伙计没有要求工资,第二个月老板发了一半,后来先开的外卖,之后堂食也恢复了,一切算是恢复正常,加上房租按照国家规定也给免了两个月的,多多这一关算是过了,苏潼青也松了一口气。当然这也跟多多的性格有关系,她的饭馆属于平民餐厅,没有暴利,但是长久,多多说喜欢稳定而持久的东西,让她有安全感。她有个朋友2019年10月刚投资了一个一两千平米的餐厅,光是装修就花了一千万,想大干一场,结果还没等开业疫情就来了,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不在乎事情小,利润薄,无论什么时代,无论走到哪里,都没错。
晓坤有日子没发朋友圈了,最近在小群里也不吭声,让人感觉很忙碌的样子。她是苏潼青大学同学中最早结婚生子的一个,比大蜜还要早,孩子也是最大的,刚去纽约大学读本科半年。晓坤本来计划要去看儿子的,因为疫情,一切泡汤。纽约正处在最要命的阶段,一跃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重灾区,他们家市长每天露脸儿,所有画面都是不好的。晓坤想让儿子和其他留学生一样赶快回家,儿子觉得还可以躲在公寓里观望一阵,可是国内消息和现场实况总是会有差,晓坤坚持让儿子回国,并且费了老鼻子劲儿给儿子抢到一张机票。一边是晓坤,一边是lynn,都在跟机票较劲,苏潼青只希望自己的那三张可以做数。尽管自己也刚刚经历了航班被取消的事情,她依然愿意认为,只要手里有票就还是能走成的。
自从州长礼拜四宣布所有学校关门,丸子和背心儿在家歇了一个很长的长周末,学校通知网课还开不了,各自老师开始通过邮件布置作业,所以尽管孩子都在家,因为会被作业占去一些时间,苏潼青还能有点儿完全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
自从搬到西雅图,苏潼青从原来的每天去办公室上班改成远程。疫情之前,每天白天只有她自己在家,办公桌也是放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的。这一层是一个大开间,没有任何隔断,厨房、客厅和她的办公室都在这一层,还算宽敞明亮。可是疫情开始以后,她办公室的优势瞬间变成劣势,大家出来进去都会经过她的桌子,她感到自己的领地突然被人瓜分。虽说屋里的几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这一层平时也只有苏潼青一个人,可是她独惯了,还是觉得很受干扰,可又不愿意把办公室搬到卧室里,阴面儿不说,窗外还少了很多风景。
苏潼青办公桌的旁边就是一扇大窗户,转过头,院子里的核心位置便尽收眼底。虽说她们这个院子的房子非常一般,房子之间也挨得特别近,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这个院子里的房子是联排,可是二十几个房子围绕的中间有一小片绿地和灌木组成的花园,花园里几棵高耸的松树下是一个紫藤花架,现在便全都变成了苏潼青眼中的风景。平时不觉得,疫情开始以后,大家都闷在家里,这个小院子反倒是有了很多优势,时常会有遛狗的、散步的、锻炼的、打球的。因为几乎每家都可以从窗户看到院子里有没有人,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同时有两家人,这些移动的身影让苏潼青感到还有点儿人气和活力。
在家呆到差不多十天的时候,从来没出过院子的俩孩子好像也很习惯这样的生活了,压根儿也没提想出去走走,估计已经把这茬儿给忘了。屋里的东西已经挨个儿玩儿了一遍,连多年没有理睬过的钢琴竟然都能去敲打几下。棉背心儿还翻出两年都没碰过的魔方,想当年高烧的时候他是到处去参加比赛的那种,现在竟然退化到还原不了,苏潼青还以为这玩意就像游泳和骑车,只要学会,即使停了很多年,也是一辈子不会忘的。好在鼓捣了一会儿想起来了,只是速度还没有恢复之前的三阶17秒,抠斥半天最快也只有26。
苏潼青呢,每天早上起来给这一屋子人做好饭,等到大家都各就各位安静下来,她才能端着咖啡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上班。回几封邮件,看几个字儿,脑子里就得开始琢磨中午吃什么,需要提前解冻的、泡上的、发上的,就得开始准备了,等到准备工作做好,再坐回桌前,回几封邮件,看几个字儿,也就该做午饭了,所以一上午其实也干不了多少活儿,因为总是被打断。两个孩子时不常从楼上下来,尤其是棉背心儿,每天固定灵魂拷问: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明天吃什么?最近中文课上学了一篇大熊猫的习性,所以他每天下楼时的配音就换成“棉背心儿又出来寻找食物”。蹲家到现在,两个孩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开冰箱,好像是下意识的动作,有事儿没事儿都要打开冰箱的门东张西望一下,好像他们家冰箱有专人负责打理,每个小时都会上一次货一样。才一个多星期,屋里的几个人已经进入胡吃瞎吃自由吃谁都不跟谁一起吃的模式,结果就是苏潼青要做更多的饭,以及花更长的时间做饭。
苏潼青的左邻右舍亚洲人占了大多数,好几家都开始在网上买菜,lynn家也是,她经常在朋友圈与大家分享打折信息。反倒是苏潼青还像平时一样该去哪儿买菜就去哪儿,频率也与平时无异,她想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本来在家呆着看着这一屋子人已经够闷了,她感到很拥挤,不是物理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如果再不能出去买个菜换口气儿溜达溜达,苏潼青也会像lynn一样觉得喘不上气来。只要做好必要的防护,保持距离就可以了。
趁下午不忙,苏潼青去了趟costco。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是四个人一起去这个地方的,无论在得州还是西雅图,每礼拜一次costco堪比周末逛公园,不过costco可比公园好,因为有很多免费的吃的。疫情开始以后,所有超市都开始限制客流,不再允许一大家子人一起逛,只能一两个人一起,所以每家需要派代表。汪洋是costco的铁粉,苏潼青不会夺人之美,自己负责其他的亚洲店和美国店,今天汪洋太忙,屋里的食物需要补充,所以苏潼青临时顶上。
有日子没到costco了,门口排着长队,有工作人员管理,里面出来几个,这边放进去一拨。苏潼青到的时候大概前面有十几个人,因为站的距离大,所以队伍拉了老长。等了几分钟,队伍开始向前移动。开始排队的地方立着一个白板,上面大字写着:没有酒精没有消毒液没有橡胶手套没有米没有生鸡肉,如果只是奔着这些东西来的可以省点儿时间和力气了。苏潼青推着车进去,免费品尝的食物没有了,这让苏潼青觉得costco失去了一半的魅力,不光是尝不到鲜,更主要是失去了那种温馨随意的氛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还回的来吗?牛奶、鸡蛋、水以及一些几乎人人必买的东西旁边写着每人只能买一个包装,苏潼青觉得许久没来过的costco仿佛变了个人,生分了许多。
结完账,苏潼青推着车往外走,打算像往常一样在小卖部买个冰激凌,很久不来,还真是有点儿想念。costco的小卖部真是神一样的存在,种类不多,样样经典,真真儿的价格便宜量又足。最经典的当属热狗和可以续杯的汽水,一套一块五的价格好几十年没有变过,而且说了,未来也不打算变。苏潼青对热狗和汽水没兴趣,但是很中意他们家的冰激凌,豁大一杯香草冰激凌,浇上厚厚一层巧克力酱,人间美味,所以即使一杯700多卡的热量,依然可以让非常在意卡路里的苏潼青视而不见。疫情中的小卖部减少了很多种类,屋里的桌椅板凳也都撤了,边上的水泥墩还拉上了黄色的封条,总之意思就是不许在这里吃东西也不许停留。热狗的卖法也跟从前不一样了,装在纸袋子里,配料各自装小盒,不像原来都是自己去挤。苏潼青突然兴致全无,她没有买冰激凌,悻悻地回到车上。她坐在驾驶室里,也不想打火,也不想开车,就想这样安静地在稀稀拉拉停车场的中央坐上一会儿,因为没有人理她,也不会听到此起彼伏好几万叫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