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浓云下的西雅图 > 第6章 《木兰辞》和全美拼字大赛

第6章 《木兰辞》和全美拼字大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情人节前夜。

    之前若干年的这个时间,苏潼青基本上都是在饭桌前跟孩子一起度过的——给同学准备礼物。

    苏潼青是来到美国以后,在得州一个国际学校教过一阵子中文才知道,美国人的情人节是从幼儿园就要开始庆祝的。这样广义而又博爱的情人节与之前在中国时对于“情人”的理解完全不同。一般老师都会提前给家长发信,告诉班上一共有多少孩子,附有名单,如果准备礼物,那就需要准备n-1份,除了自己,全班每人都要送,不可以挑三拣四,拉帮结派。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情人节那天班上都会有爬梯,大家一起做点儿小游戏,交换一下礼物,吃个糖,甜蜜甜蜜。这个仪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容越来越简单,或者用更符合大一点孩子特点的方式替代。晚上视频的时候,丸子告诉苏潼青今年的情人节爬梯要看电影《木兰》,因为明天看不完,所以今天先看了一半。

    前年丸子的姥姥姥爷来西雅图呆过两个月,无意间发现丸子愿意跟姥姥一起背诗,这让姥姥和苏潼青都很意外。苏潼青带着他们去过一次加拿大,路上姥姥教两个孩子《满江红》,丸子比哥哥背得快,记得牢,而且没有任何怪腔怪调,除了有一次把“收拾旧山河”说成“收拾旧餐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路上太饿。姥姥回国以后,苏潼青觉得可以继续这件事。她们是每天早上把哥哥放到中学,然后从中学到丸子小学路上这十来分钟的时间里背下六十多首诗的,时间跨度不到两年。苏潼青发现,碎片时间也可以很出活儿。当然,前提是不能太过激,必须是在她自己和丸子心情都比较愉快的时候,也不用定什么目标,哪天不在状态或者气氛不太好就暂停,也没有什么关系。背过几首五言和七言以后,苏潼青就想教丸子《木兰辞》。英文的电影早都拍出来了,丸子看过几遍,很喜欢。苏潼青是四岁背下的这一首,丸子十岁,但是身在海外,第一语言非中文,可以把那六年折合掉。不到一个月的碎片时间,丸子轻松搞定,这让苏潼青感到很欣慰,虽然她也说不太清楚小时候背了那么多诗到底对自己后来这一路有什么用,好像也看不到什么实际的益处,但是现在的体会是,幸好背了。主要是,也没耽误什么其他的事儿。

    所以,当视频里的丸子跟苏潼青历数迪士尼的电影哪里拍的跟原作有出入,苏潼青觉得很有意思,她没想到,丸子不光是把诗背下来,而且还真能懂不少,要知道自己小时候背的那些个诗,很多都是三四十岁甚至最近才恍然大悟,突然反应过来是哪个字、什么意思的。所以呢,她教丸子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细致,大概讲一讲就可以了,讲多了以为只有丸子会烦吗?那些个山水,那些个沧海,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点儿什么,你跟ta说了也是白搭。

    丸子告诉苏潼青,今天看到差不多“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那里。几个不一样的地方一是电影里的木兰没有东南西北去买马、鞍鞯、辔头和长鞭,因为她的父亲已经有这些东西了。是的,她说的就是“父亲”而不是“爸爸”。第二个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的队伍没有在黄河边也没有到黑山头。最后还告诉苏潼青:“明天就该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开始看了。”

    挂上丸子的视频,苏潼青回到电脑前,继续干让她头大的那个活儿。苏潼青在一家翻译公司做质量控制,说白了就是检查翻译的翻译,校对,终审。你看,同样一个工种,说“质量控制”和“终审”显然比“校对”要高级一些。最近苏潼青连续被同一个客户怼,质疑他们的翻译质量,而问题并不是翻译本身,而是客户的要求已经超出了翻译,说白了就是不在一个频道,他喜欢的文风跟你可以提供的不是一个品种,所以人家怎么看你都别扭。公司为了维系客户,只能自我检讨,为了了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就让苏潼青一句一句地对比、分析,比较原来的翻译和客户的改动,因为都是中文的,公司的头儿看不懂,所以苏潼青需要一句一句解释客户改了哪里,是属于主观改动还是客观错误,这种又费时又费脑细胞主要是还没什么用处的事情让苏潼青很抓狂,一下写到后半夜。而这种努力基本上是徒劳的,你再使劲儿,人家爱吃米饭,而你只会擀面条,你的面条擀得再好也没有用,直接换人去吃米饭好了。

    “scrippsnationalspellingbee”全美拼字大赛是美国规模最大的英语单词拼字比赛,每年一次,面向小学生和初中生,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从2月份各个学校最初级的海选,到县,再到州,一直到春天在首都华盛顿附近举办总决赛,每年产生一名全国总冠军。基层海选形式很简单,一次笔试,老师念20个单词,参赛者把单词写在纸上,根据成绩每个年级挑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复试。复试是口试,下面是有观众的。参赛者一个一个站到麦克风前,把老师念的单词大声拼出来,说出来以后不能改。每人拼一个单词,挨着来,如果不会或者拼错直接下场,这样一轮一轮重复,词汇难度越来越高,留下来的人也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剩一个去参加县一级的比赛。

    苏潼青前一年跟另外两位妈妈一起组织了小学的初赛和复赛,了解了整个活动的流程,这学年那两位妈妈的孩子都已经毕业,所以苏潼青就变成组织者,她需要一个助手。找帮手是一方面,丸子上五年级,马上也要毕业了,所以苏潼青需要在自己离开学校时有人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也算是传帮带。她在学校周刊上发了一个广告,很快一位印度妈妈报了名。

    说到小学的活动,就不得不提一下pta,全名“家长教师协会”,有的也叫ptsa,把“学生”也加了进来。pta/ptsa是美国中小学的灵魂角色,因为每所公立学校都不能从政府拿到足够的拨款,所以每年的缺口都是靠这个组织搞活动筹款补上的。筹来的款项都会用在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上,比如雇用必要的老师和助手、各种文体活动,拼字大赛的报名费和初复赛的经费也都是从筹款里出。如果筹款不能满足所有活动需要,就得砍掉个别项目或者活动。大西雅图这个地界,大名鼎鼎的公司众多,很多公司都会为员工给非盈利组织捐款提供配捐,通常配捐比例是1:1,比如家长给孩子学校捐100,公司就匹配100,学校就会得到200美元的捐款。也有特别好心的组织,配捐比例很高,比如盖茨基金会,配捐比例高达1:3。学校很会渲染气氛,每年都会评选全校捐款最多的个人、班级,或者捐款一定数额以上就会得到奖品,总之通过各种形式力求达到捐款目标。通常小学需要的捐款数额最多,初中高中就越来越少,因为小学是需要额外工作人员和活动最多的阶段。

    ptsa从主席到下面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再到每次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学生家长作为志愿者完成的,每年选举一次,有新任,有连任,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别人。平时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商定各种活动安排、资金去向,一年中还有几次全校会议,所有ptsa成员,也就是加入组织的家长们一起开会。贝尔维尤不仅是大西雅图地区,也是全华盛顿州学区最好的地方,自然是华人和印度人特别集中的地方。现在的华人不再闷头只顾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开始有意识地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各种领域的社会活动中去。丸子小学四年级开始,ptsa的主席就一改往日几乎千篇一律的肤色,变成了一位漂亮又干练的中国面孔,苏潼青也是那时候被新的ptsa主席方岩拉进群的,主管媒体与沟通,还是做她的老本行——负责学校英文周刊的编辑和中文翻译。同时被方岩拉进群的还有另外几位中国妈妈,所以每次开会,场面都很感人,中国人占到委员会几乎一半。而平时喜欢讲政治、在各个领域都那么拼、学生比例又很大的印度人那两届委员会反倒是一个都没有,也是挺稀的。

    方言是广东人,小巧玲珑,说话办事极其利索,脸上永远阳光明媚,很有亲和力。她在一家美国公司做市场,每年回国参加广交会。苏潼青一直都觉得,共事的人永远要比共事的事更重要,人对了,事情自然可以做好。多年以后,其实曾经做过的很多事都会忘记,但是人和对于人的感觉过多久都不会忘。方言在ptsa主席的位子上做了两年,被校长追在后面要了两年的钱,做得好不好?从学校各种活动井然有序、人员配置齐全、孩子们乐在其中便可见一斑。

    苏潼青是去年秋天收到印度妈妈navish报名参加拼字大赛筹委会的信的,说是“筹委会”,其实一共就俩人。约碰头才发现两个人住得很近,一个山上,一个山下,同一座山。navish不高,有点胖,但是姿态很好,总是挺胸抬头,让人感觉又精神又自信。她刚结束在微软的项目,入职ebay,从事咨询方面的工作。第一次碰头基本上是苏潼青说话,介绍了活动大概的报名和准备流程,navish从头到尾听得非常认真,没有怎么说话,完全没有那种飞扬跋扈的压迫感,苏潼青感到有些意外。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以安静和谦虚为美德的环境里,而这两样在来到美国以后,尤其是在大公司里总会显得有那么点儿格格不入。接触了一段时间,苏潼青愈发喜欢与navish共事了,她觉得navish真是印度高科技移民的典范。苏潼青给navish发的邮件有问必答,而且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因为是谷歌的账号,不是工作邮件,即使偶尔晚一些,当天也一定会有回应。对于苏潼青交给她帮忙的事情,navish从来都是重复一遍,保证正确理解,办完以后都会给苏潼青回信总结。所以初赛加复赛一共小200来人的报名、组织、志愿者召集和安排、判分、后勤、统计、颁奖等所有工作竟然井然有序,没出任何差错,苏潼青觉得跟navish一起办活动真是一件称得上享受的事情。

    初赛是苏潼青回中国以前进行的,复赛时间不好安排,因为必须要在小寒假之前把学校冠军报给县里,改来改去,终于定在临放假头一天的晚上。苏潼青还在隔离之中,只能发信给方言寻求帮助。所以在美国混,没有几个三头六臂的朋友是活不下去的。方言很给力,让苏潼青不用担心,一切她去搞定。

    丸子哥哥在小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届拼字大赛,进了复赛。到了丸子这儿,这是参加的第二届,两次也都是进入复赛。每年她都会提前几个礼拜准备,这个活儿苏潼青不想接,由汪洋负责,苏潼青只是把所有词汇表打印出来装订好。苏潼青大概看了一下,基本上从六七年级就开始有很多词不认识了,满眼望去,跟她考gre时背的□□感觉差不多。所以中国人经常嘲笑美国人没文化,数学差,其实也不都是,厉害起来也是挺厉害的。

    整个复赛,因为有方言和navish坐镇,苏潼青的心放得是妥妥的。她在自己的隔离小屋里举着手机,看着方言发来的照片和实时更新,可以清楚体会到现场激烈的气氛。丸子在中间因为说错一个字母败下阵来,这个苏潼青倒是不在意,她在意的是赛前准备的过程和下场后丸子的反应,依然平静观赛。苏潼青清楚地记得,前两年的复赛上,一个姑娘拼错以后直接跑出赛场,冲进隔壁洗手间就开始嚎啕大哭,哭声响彻整个赛场。

    苏潼青后来才知道,那次比赛竟然是丸子在自己小学参加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之后两个星期又在家附近一所高中参加了学区小学初中高中的大型音乐会,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是学区最后一次集体活动,而那时距离她小学毕业还有整整一学期的时间。换个角度也可以这样理解,直到2月底,孩子们还是密密麻麻坐在一起吹拉弹唱,大人们还是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忙着拍照录视频。

    一派祥和气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