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头版头条:《状元夫妇圆梦清北》
林绍华和赵婉清考上大学的事,也让水屯村的人开始关注自家孩子的教育了。
现在高考也恢复了,以后他们这些农民就可以通过高考走出去了。
村民们打量着自家的小子们,决定都送去学校试一试,万一有和林家一样的聪明蛋子呢?
也有一些更开明的家庭,看到赵婉清考上了大学,也下决心要把自家女儿也送去学校。虽说女儿以后都是要嫁出去的,但要是她读书能像赵婉清那样出息,以后还愁她不拉拔娘家?
赵婉清还不知道,她考上大学的事,竟然还能促进村里男女平等的实现。
……
高考成绩通过内部的上报,再经过各个大学的招生,真正向大众公布高考情况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
省里的报社早就等着今年的高考成绩了,恢复高考可是今年的大新闻,高考成绩自然也是所有人民比较关注的事情。
当他们拿到高考排名以及录取信息时,一下子就被前两名的成绩给亮瞎了眼。
“399!397!这不就是考满分吗?咱们省今年这么牛吗?”报社主编再往下一看,第三名只考了385。
看来也只有前两名比较牛。
主编当即点了几个副手,安排他们明天跟着自己一起去采访这两位‘满分’考生。
“究竟是怎么样的考生才能考出这样惊艳的成绩呢?”主编已经忍不住期待这次的采访了。
助手拿着一篇文章过来,“主编,这篇文章是今年高考语文阅卷组送来的,据说是今年唯一的高考满分作文,阅卷组组长希望咱们这边刊登一下。”
“满分作文?厉害啊。”主编立马接了过来。
抬眼一看————赵婉清?
咦,这个名字好像从哪里看过……
“这不是今年的全省第二名吗?”主编又翻出成绩表对照,果然看到了赵婉清成绩单上的满分语文成绩。
“还是个理科生,语文竟然考了满分,不愧是省第二名啊……”
主编心里已经把赵婉清的高度无形中拔高了好几米,然后拿起她的文章看了起来。
看完自然是被感动的泪流满面。
“刊登!这文章一定要刊登!”
第二天,省人民日报就刊登了赵婉清的作文。
主面最显眼的位置上用大号字体印着————“高考满分作文:难忘的一天”,侧边竖向印着————“黄原地区高田县红桥公社水屯村生产大队赵婉清”。
市民们从报亭买走报纸,单位的职员们也在上班的时候拿到了单位订阅的报纸,许许多多的省里人都看到了报纸上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构思十分新奇大胆,所写的内容更是让大家忍不住向往了起来。
赵婉清的名字,就这样在省里的千家万户传开了……
省里报社马不停蹄的赶往水屯村,正赶上林绍华和赵婉清都收到了通知书。
这时候的通知书可没有后世那么的花里胡哨,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张纸,上面印着简单的信息。
‘赵婉清同学,我校决定录取你入医学部 成形外科专业学习。请你准时于一九七八年三月十五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落款是校长的签名和‘北京大学’四个字。
赵婉清看着这张略显寒酸的通知书,眼眶瞬间就热了,她含着泪水看向林绍华,“绍华,我考上了。”
林绍华把自己的通知书递给她,“我们一起去京城。”
赵婉清连忙接过来看,‘林绍华同学,兹录取你入我校政治系学习,请凭本通知书尽快来校报到。’
落款同样是校长的签名,以及‘清华大学’四个字。
赵婉清看了看自己的北大,又看了看林绍华的清华,想到前世清北学子之间的相爱相杀,顿时噗嗤一下子笑了出来,“以后你要来看我可要翻墙喽!”
她作为北大人,才不会通敌叛变给清华人开门呢!
两人收到通知书还没握热,省里报社的人就来了。
主编看着这对夫妻年纪轻轻、容貌又这样出色,关键是两人一个清华一个北大!
这新闻太有爆点了,绝对要炸!
主编当即让两人换身好看的衣服,然后开始拍照采访……
过了几天,省人民日报再次刊登了今年高考的消息。
同样的主面,同样是用醒目大字————“状元夫妻圆梦清北”。
当天的报纸一出,立马就卖了个精光。
不过半天,全省的人都知道了今年高考的省状元和省榜眼竟然是一对农村夫妻!
更震惊的是两人那近乎满分的成绩,以及照片里这对夫妻那惊为天人的颜值!!
照片里,俊朗的男人和美丽的女人各自拿着自己的通知书,男人身材高大挺拔,衬得旁边窈窕的女人更显娇小。
两个人挨着站在门前,通身自带文化人的气质。
读者们就算不看文章,光看这张照片也彻底被迷住了。
这是什么神仙夫妻啊?长得这么般配也就罢了,竟然还都是学霸?!
或许是这新闻太过震撼,也或许是照片上的人太过好看,这张报纸默默的被许多人保存了下来。
时不时看一看,不仅能被这美貌养眼,还能从这对夫妻的故事中汲取到力量。
一时间,林绍华和赵婉清就成为了全省的名人。
水屯村这边,村民们听说林绍华和赵婉清上报纸了,各家各户都买了一份,无论是放在家里激励孩子,还是拿出去向别的村子炫耀,都是水屯村村民们的不二之选。
黄土村赵家。
赵家这几天的气氛有些古怪,赵父赵母知道女儿女婿都考上了京城的大学,自然是喜不自胜。
但同时,他们又不敢高兴的太过了,毕竟家里两个儿媳妇可是到现在都没收到通知书。
看样子也收不到了。
董晓霞和苏胜男在为赵婉清和林绍华高兴后,也陷入了短暂的低沉。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接到通知书的可能性基本上已经很小了。
两人也逐渐放下执念,重新拿起书本又认认真真的备考。
这天早上,一个邮递员突然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