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刘荣,当汉帝,娶阿娇! > 第496章 铸城

第496章 铸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臣以为不妥。”

    直不疑站起身来,看向窦婴:“丞相此谋,确实可以让匈奴人成为名义上的汉人。可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哪里是如此简单就会被更改的?”

    “且不说会不会被匈奴人抵制,就算是被接受了,朝廷肯定会造下无边的杀戮,才能达到这一点。”

    “所以,此计虽好,并不十分妥当。”

    是啊,再好的智谋,也得用上武力来威慑。

    威慑倒是无妨,只是在用的过程中带上大量杀戮的话,那么就会埋下仇恨的种子。

    这颗种子一旦埋下,短时间内并不会怎么样,时间长了肯定会暗暗的吸取养分,最终有一天破土而出,开花结果。

    到时候,就将是大汉灾难的到来。

    准确来说,武力能威慑则安然无恙,不能必遭反噬。

    “天道大者,在于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天使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就在几人争执之时,刘荣的话缓缓传入众人耳中。

    众人听闻,躬身转向刘荣,静静聆听。

    刘荣看向诸人,目光灼灼:“朕看,这匈奴现在的情况,就如同这天道中的阴阳双鱼一样,相互纠缠。”

    “不管不问肯定不行,采用强硬激烈的手段来迫使匈奴人就范,则容易激发仇恨。”

    “为今后埋下祸根。”

    “就算眼下咱们暂时占据了这匈奴之地,早晚有一天还是会丢失。”

    “为何?”

    “因为在匈奴人眼中,咱们是外人。”

    “那么,”扫视诸人,刘荣缓缓开口:“如何来治理匈奴问题呢?”

    站起身来,刘荣踱步在殿中:“匈奴人世居大漠草原,养成了逐草而居的习惯,这种习惯就如同我大汉的子民,勤于耕种,是一个道理。”

    “让他们改变这种方式,很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说,朕看不妨保留他们部分的习惯。”

    “但是,朝廷可以在匈奴将大汉的制度搬过去。”

    说到这,刘荣笑意盈盈看向窦婴:“比如:学堂。”

    “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匈奴可以规定,凡六岁以上的稚子,必须进入学堂听课接受教育。”

    “学堂上,教导他们咱们华夏这千百年来的历史,教导他们咱们是仪礼制度。”

    “待成年后,可以和汉民一样,参加科举。”

    “潜移默化之下,朕相信,待他们成年之后,便是生长在匈奴的汉朝人。”

    灼灼目光看向诸人,尤其是在儒家的卫绾、王臧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圣人说教化天下,眼下不就是一个大好时机吗?”

    对呀!

    殿内诸人眼神一亮,纷纷觉得刘荣说的很有道理。

    尤其是出身儒家的卫绾、王臧等人,眼中的亮光更是吓人。

    大人的世界观已经形成,万难改变。可是稚子的世界观,才刚刚形成,或者说还没有形成。

    这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全靠后天的教导。

    而大汉,恰恰善于教导。

    尤其是百家之学,将自己的学说推广到匈奴各地,让以前那蛮夷之人,变得尊尊有礼,这不就是孔圣人说的天下大同吗?

    汲黯走到刘荣跟前,拱手一礼:“陛下所说教化,确实可行。不过,似乎也仅仅只能针对稚子。”

    “臣斗胆请问陛下,对于彪悍的匈奴人,又该如何处置?”

    刘荣想了想,对他说:“朕看,不妨在匈奴境内,除去关键地方,譬如王庭直接设置直辖郡县之外,其他地方不妨设置若干自治郡。”

    “以匈奴人管理匈奴人。”

    自治郡?

    殿内诸公听闻,眉头紧皱。

    窦婴凑上前来,抱拳一礼:“陛下的意思是,像南越、闽越那般,在当地部落中挑选听话精明,忠于朝廷的,让他们来治理。”

    “以蛮治蛮。”

    “不知臣,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刘荣笑笑,看向窦婴:“卿说的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

    窦婴抚着胡须,认真思索着这种办法的可行性。

    外族一旦打下来,最难得就是治理。

    生搬硬套自己那一套直接治理,很容易激起当地人的不满。

    最终,走向反抗的道路。

    陛下提出以蛮夷治理蛮夷,倒是可行之法,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让匈奴人心生反叛。

    而且更容易接受大汉。

    窦婴不再言语,坐回榻上。

    汲黯走到刘荣跟前,拱手询问:“陛下,设置自治郡自然是可以的,这对于大汉治理匈奴,确实很是有效。”

    “不过,陛下要在匈奴建立城池,臣以为就大可不必。&34;

    “眼下虽然大汉击败了匈奴,可是战事依旧会有反复,匈奴人肯定会派兵争夺。”

    “在城池建成之前,匈奴人倘若派兵,如何是好?”

    “臣,恳请陛下三思。”

    汲黯这话并未得到殿内诸人的认同,这个原因很简单,当时在议是否在河朔草原筑城时,这个问题就已经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茫茫大漠草原,没有几个城池作为依托,大汉就算打败了匈奴人,也是占领不了的。

    只有铸下高城深处,匈奴人才拿大汉毫无办法。

    果然,汲黯刚说完,袁盎就站了出来,对他反驳:“汉之疆土,需得有高城深池为依托,方能驻守。”

    “匈奴敢来,自有大军驱逐,主爵都尉又何必多虑?”

    接着,诸人又各自发表意见,就匈奴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不知过了多久,谈论的声音渐渐消失,事情有了以下结论:

    首先,筑城。

    以王庭、安侯河、弓卢水三个地方,选址筑城,为今后打击匈奴的依托。

    不论是他伊稚斜,还是挛鞮武沐,大汉只要在这三个地方铸下坚城,便退可守,进可攻。

    而他们,随时在我大汉铁蹄的威胁之下。

    尤其是挛鞮武沐,只要敢不听话,随时就有被刀子插入心脏的危险。

    其次,那便是在剩余的地方建立自治郡。

    保留他们游牧的传统,但是引用汉律,以蛮治蛮。

    用匈奴人,来治理彪悍的匈奴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