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刺杀(二)
不过,意思到了也就是了。眼下课业要紧,让陛下那知道了,终归不好。
窦婴笑着就要拒绝,刘荣赶紧说道:“先生切莫推辞,学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单纯想要感谢先生。”
“再者,太尉他们一会儿就该到了。您知道,孤不太会说话,等会儿酒宴上若有个三差五错的,还得请先生矫正才是。”
窦婴听刘荣这样说,来了兴趣。
“太子还请了太尉?”
刘荣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说道:“是啊,那天太尉仗义执言,孤一直想要感谢来着。”
“这次除了两位先生,还请了三公。”
对于帮过自己的人,不忘感谢。太子之仁,可见一斑。由此也可见,以后会是个仁君。
再说了,此事光明正大,就算太子有心拉拢谁,也用不着当着这么多人。
既然刘荣这样说了,窦婴不好拒绝,也就同意了。
“臣谢过太子,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汲黯见窦婴同意了,也表示愿意赴宴。
两人都同意过后,刘荣松了口气。今晚,赴宴的几人,算是安全无虞了。至于其他人,刘荣真心爱莫能助,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
宴会还得一会儿,刘荣怕两人中间有什么事回去,装作虚心,请教起来。一直等到天黑,确认两人暂时不会走,刘荣找了个借口回到甲观。
那里,郭解正在等候。
“殿下。”
郭解显然是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一直等在这里,不敢擅自离开。见刘荣来了,连忙行礼。
“郭解,今晚孤给你的任务只有一个:保护好赴宴的大臣!”
上任第一天,正是表现的时候,郭解连忙保证,今晚这里一定万无一失。
……
“太子居舍,臣妾今天听说很热闹。”
王娡把汤药递给刘启,不经意间说了一句。
刘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接过汤药皱着眉头喝了一口。
“是啊,很热闹。”
艰难咽下嘴里的汤药,刘启咳嗽两声,说:“上次宴会,周亚夫他们替刘荣解围,这次刘荣宴请他们,是为了感谢他们当时的好意。”
这事儿,瞒不了刘启。
刘荣也索性不瞒,中午趁着休息的时间去了趟未央宫,直接告诉了他。并且,诚恳的邀请刘启一同赴宴。
刘启身体不适,笑着给拒绝了。
现在王娡提起,刘启不由得一笑。后宫之中,勾心斗角很常见。把目光放在太子身上的,更是数不胜数。
争风吃醋的话说两句,没必要去深究。
有时候,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王娡恍然大悟一般,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臣妾觉得,也确实应该宴请他们。”
在后宫之中,最重要的是知道进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愚蠢的。
……
夜幕下的长安城,热闹无比。
不少百姓都趁着宵禁(汉朝大概晚八点左右)前夕,出门约上三五个好友,找一个酒肆,或沽酒而归在家痛饮,或留店点些美食佐酒。
百姓如此,朝廷上很多官员也不例外。
忙碌了一天,很多大臣都会选择留店痛饮一番。
天香楼,是长安城里有名的铺子。因为一道炙烤羊肉做的地道,闻名遐迩,让不少大臣流连忘返。
三月份的天气不冷不热,点上一道炙烤羊肉,喝上几觞美酒,让人直呼过瘾。
天香楼,二楼其中一个厢房内,三个大臣正在饮酒,门外有人突然禀报。
“大人,红翎急使来报,有重要事情禀告大人。”
红翎急使?
不去皇宫禀告,来此地作甚?
其中一人没有多想,随意的说道:“让他进来。”
其余两人虽然心存疑惑,因为刚才饮了不少酒的缘故,也就没有阻止。
哗啦~
厢房里的门被拉开,一个身穿戎装的士兵走了进来。
“什么事如此紧急,竟然送到酒肆里来了?”
那士兵低着头,目露凶光,大喝一声:“送你们上路的公文,当然紧急!”
说罢,拔出佩剑,向屋内的人砍去。
屋内三人丝毫没有准备,几声惨叫过后,当场毙命。刺客得了手,并不着急走,摸了摸脉搏,确信都死了,这才匆匆起身离开。
这样的场景,在长安城里不断上演。
有人被冒充拜见的客人,猝不及防下死在家中。也有人在从衙门里回家的路上,被人早早设了埋伏,在路上惨死。
这次刺杀行动,三公九卿是首要目标。其次,便是以前和刘武有过过节的大臣。刘武这次是搂草打兔子,抱着除恶务尽的原则,对很多人都下达了刺杀令。
这其中楚相袁盎,是最让刘武痛恨的。
那还是很久以前的时候,刘启在宴会上喝醉了,无意间说了句:“朕百年之后,立梁王。”
窦婴巧妙的借着罚酒,让刘启反悔。翌日一大早,袁盎第一个就上书刘启,极力反对立梁王为储君。
刘武知道了,破口大骂。又打听到袁盎和窦婴是莫逆之交,连官职都是窦婴向刘启保举的,更加确信,这两个人存心跟自己过不去。
国邸,袁府。
袁盎作为楚相,这次来长安,是为楚王刘礼向朝廷请示封地的事宜。原来的楚王刘戊参与叛乱,兵败自杀。
主谋死了,刘启为了大局着想,为安抚诸侯各王,没有收回楚国的封地,改封刘礼为楚王。
封地虽然没被收回,朝廷对楚国的把控却加强了。刘礼这次派袁盎过来,就是想让他和刘启说说,能否宽松一些。
坐塌在堂上,袁盎正在思索,怎么讲才能让刘启同意。忽然,仆人禀告:“禀国相,有客人来访。”
客人?
难道是魏其侯?
“来人可通姓名?”
“来客并未通名,只是说有要紧事要找国相。”
不愿意说出自己姓名,那应该是大王派来的。看起来,大王应该是有所指示。
“请他进来。”
“诺。”
屋外脚步声渐起,袁盎听着脚步声有些不太对劲。袁盎虽然是国相,在楚国经常和剧孟等人相聚,是知心好友,深知习武之人的习性。
屋外那人,绝不是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