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秦淮茹接回贾张氏
从秋天开始有凉意到寒风刺骨的日子过得是一年之中最快的。
老丈人人回不来东西倒是寄了一大包。胡汉三闲着的时候自个还用铁丝勾了个圆环的烤炉,底下放着高脚的炭火炉。四方孔,放上两糍粑,甜橘,一壶热茶,睡到九点起,将炉子烧热。
大雪将整个屋内印得明晃晃亮堂堂的,不一会儿满屋飘香。再瞧瞧窗外的雪景他感觉自己是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只不过属于孤寡老人,除了俩酒肉朋友之外没有人能同他谈心。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的道是回去,回现代将他没做完的事情做完。
正燃着炉子恍惚间一道白光,他出现在了现代自己的房间。
“要完,炉子还燃着。”不过应该那个年代的胡汉三自己回去会知道关炉子。一时间神清气爽,久久期待的事情在顷刻间变成现实。
但好像也没有想象中快乐。
他走下楼,屋子里空荡荡的没有人在,外边艳阳高照明显就跟那边的白雪皑皑不是一个季节。他尝试叫唤了两声,没人应他。
站在自家的坪上瞧着这村庄,许久不见不觉得熟悉反而觉得有些陌生,村子里青壮年基本都出去务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
这个年代不像从前,只需要家里壮年的孩子做些苦力有份工作便可以撑得起一个家,互联网大家知道得多了,想要的也就多了。
温饱早就不再是问题,问题是家家户户起高楼买小车,搬进城里住,张三发财李四家儿子考重本,谁谁谁一年挣了几百万。
没有人去证实那个传言里村上的某某是否真的一年年薪几百万是否属实就急急忙忙来教育自己孩子。要向某某学习,要努力。
小孩子比成绩,大了比成就,没有人追其根本比养育的过程以及自己提供的资源。
这个村子除了胡汉三一个傻子以外,还有几里路开外的李渊博,他比胡汉三早一些,是高三考试前夕疯的。成绩优异的人其实大多更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却抵不住一口一个的自以为是的激励,像是石头扔在池子里,久而久之垒高了人就喘不过气了。
隔壁吴婶瞧见胡汉三出来站在自己坪上忙对挥着锄头在菜园子里锄草的吴伯大喊:“不得了,胡家傻儿子自个跑出来了。估计他妈出去忘锁门了,快去地里叫李菜花回来把她儿子弄进去,丢了可就麻烦了。”
吴伯扔下锄头就往山后跑去,那是一望无垠的金黄,稻谷都熟了。
可能到了正午时分阳光晃在屋顶上有些刺眼,一阵子灼热他又坐在了自家燃着的烤炉前,糍粑焦香,翻一面还是金黄色,程度刚刚好。
他知道自己刚刚是真真实实回去了一趟又把他送过来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倒是也没多大波澜,日子得继续。
白雪皑皑的远处看着有一身形佝偻着的老人,穿得单薄,颤巍巍的。
胡汉三忙起身去扶,刚一开门,漫天风雪袭进来冷得刺骨,还是得进去穿件外衣。
等他再出来时只见窗外已经有人在扶那老太太。瞧着玲珑有致的身形,两缕碎发散落在额前,侧颜还真是出挑。
棒梗站在一处远远地瞧着,许是察觉到有目光在瞧他转头对上窗口的胡汉三,胡汉三对他招了招手。
这小子有胆色一点也不懂得拒绝,在现代要是好好教育,聪明机灵可能还真能混出样来。好形势下要想混得好,天赋多少是要具备点。
胡汉三开门让他进来。
“你找我有事?”15岁青葱少年果然是比他这般中年又有些颓废的人说话腔调都要好听些。
“那外边你娘扶的老太太是谁?”胡汉三招呼他坐下,示意他吃烤炉上焦黄的糍粑。
“是我奶奶。”少年棒梗望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雪眼神有些迷茫。
“你奶奶怎么会又回这大院,不是带着屋里的钱投奔亲戚去了么?”胡汉三的情商依旧不太有。
“投奔乡下二姨家,承诺给她养老,然后借用了我奶奶卖了院子的钱盖了大房子。钱到手后就变了脸,让我奶奶住外边盖的草棚,饭也不给吃。后边差点冻死在外边还是老家原来的邻居瞧见了给口吃的活着,让来城里的村上干部给我娘带了话。我娘答应了让她回来的。”小棒梗说这些的时候眼睛一直瞧着窗外,胡汉三看不清他的情绪。
窗外秦淮茹早已经扶着贾家老太太进了屋,除了白雪和枯枝就只剩下别人家的屋檐和冒着的炊烟了。
以贾张氏的性子肯定是与人闹过,可能乡下的二姨比她更加跋扈,拧不过人家才只得在草棚住着,头发也花白了大半。
要是秦淮茹没有回这大院里估计也只能住在草棚了此余生了。
许大茂穿了个绿色军大袄往这边走来。
棒梗瞧了瞧起身要走,胡汉三叫住他再玩会糍粑吃完再走。
“你是不喜欢外边那人?”
“他是坏的,我不跟他学。”棒梗脸上冷冷的,自打和两个妹妹分开后便再也不馋谁家吃食,自那事过后和何雨柱碰上也只客气叫声何叔。
胡汉三觉得这孩子不是坏的:“我最近在研究些新的东西,下次叫你单独来这玩。”
棒梗点点头推门撞上大茂:“哟,这不秦淮茹儿子吗?”
棒梗出门头也不回消失在漫天风雪里,给胡汉三看得有些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