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国营农场:女知青在七零做团宠 > 第295章 人有的时候很难共情

第295章 人有的时候很难共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代玲玲也没有继续追问何远斌是做什么工作的,要是知道是供销科长搞不好眼睛还会再亮一圈。

    谁都知道供销科长门路广,关系多。

    她以为杜雁书是知青刚回城的,她爱人应该也是刚回城的知青,在器材厂最多就是个工人。

    艺术馆的食堂伙食还不错,比场部的还要好一些,而且不像那些国营单位至少都得千八百人甚至更多。

    人少,炒菜也能精细一些。

    和在农场的食堂差不多,有个小黑板,上面写着今天的菜品和价格。

    菜的品种比农场多而且比农场好。

    今天最贵的就是土豆烧牛肉,两毛五一份,最便宜的素炒土豆丝五分一份。

    代玲玲在黑板前来回看着,就那么几样菜看了好几分钟。

    杜雁书觉得好久没吃牛肉了,就买了一份,又要了一份白菜炒木耳,加上一份米饭。

    她盛完菜代玲玲才点菜。

    只要了一份炒土豆丝,和一个两掺的馒头,一共八分钱。

    两掺的馒头是一半苞米面一半白面的,才三分钱。

    杜雁书看看她饭盒里的菜,再看看自己的,好像有点败家,自己这一餐三毛六。

    坐下以后代玲玲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饭盒,里面装的咸菜和一块豆腐乳,她扫了一眼杜雁书的饭盒小声说:“你在食堂吃土豆炖牛肉多不划算?土豆三分钱一斤,牛肉七毛二一斤。这一份没有一斤土豆吧?牛肉也绝对没有三两多吧?”

    “要划算还是要自己带饭,我只有早上来不及做才在食堂吃。”

    她说她的,杜雁书照吃不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总不能随便一个人什么话就放弃自己的坚持。

    她的坚持就是穿的可以差点,吃的不能差了。

    何家和杜家基本没有带中午饭的习惯,都是中午在食堂解决。

    这年代的单位食堂价格真的非常低了,自己做也省不了多少,还麻烦的要命。

    代玲玲也就是叨叨两句,见她不做声就岔开话题,“你有孩子了吗?”

    “有,一个。”

    “真好,我家三个呢,大的今年十岁了,比我都能吃,剩下两个崽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也能吃。我公婆和我们一起住,我公公一个月能有个三十来块的退休金,我婆婆没上过班,把钱把的可死了,老两口一个月就给我们十块的饭火钱,其余的一毛不拔,过年连给孩子五分一毛的压岁钱都不舍得。有个病有个灾的还得我们拿钱。那几个兄弟姐妹都在下面的小县城,一写信要钱就哭穷。”

    “我们两口子一个月加起来六十多的工资,一年到头紧紧巴巴地能攒下互助组这点钱,有的时候连这点钱也攒不下。去年我又怀上了最后没要,孩子爸倒是想要,快拉倒吧,谁爱生谁生去,这三个还不知道咋养活呢……”

    她在那叨叨着自己家里的事,杜雁书就听着。

    代玲玲和她算是第一次正式接触,给她的感觉有点像是祥林嫂。

    这样的人其实挺多的,和每一个人诉说自己的难处,但是人其实很多时候是难以共情的。

    聊的时候看似挺好,转头可能还会拿着你的难处当笑话听。

    与其和别人叨叨一百遍,不如自己从根上解决问题。

    她倒不会把人家的事当笑话听,但是觉得这些素材可以收集起来将来写个家庭伦理故事之类的。

    这是之前她在支教和当知青时接触不到的家长里短。

    虽说知青们也都有本自己的故事,但是毕竟年轻,又都没结婚,每天大家相互鼓励着,排练的时候又很辛苦,基本上都是比较积极向上的。

    “你婆婆对你好吗?”

    “挺好的。”杜雁书没有说多好,因为太好了,说多了容易拉仇恨遭人嫉妒。

    给孩子的压岁钱也不是论分和角来算的,抵得上一个月工资了。

    她刚来办公室,她希望工作突出,至于生活里的那些事她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太穷大家瞧不起,条件太好容易惹人红眼病,反正人都有劣性根,心理总有不平衡的时候,一旦发现你是个“异类”就会被人排挤。

    吃完饭,杜雁书和代玲玲回到办公室,还没到上班时间,中还能休息一会儿。

    杜雁书也没休息,找严长江要了排练厅的钥匙,那里有钢琴,她要练习一下。

    钢琴看起来有点老旧,苏国进口的立式钢琴。

    杜雁书试了一下,音准尚可,音色也还算可以。

    随手从钢琴上面拿了一个琴谱放好,里面都是红歌的谱子。

    她先试着弹了弹,慢慢找回感觉,好久都没有摸琴了,手生的很。

    杜雁书一直练到上班时间才回到办公室。

    现在的办公室工作其实还挺清闲的,基本上就是靠时间。

    到了下午,那些女的就开始喝着茶水织着毛衣打发时间了。

    她就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写作。

    前些天艺术馆组织所有职工看了电影,现在连馆长都知道单位招回来一个叫杜雁书的回城知青。

    艺术馆里会写作的人很多,出过书的也大有人在,杜雁书还不至于太招眼。

    下班的时候,杜雁书去图书室借了本书回去看。

    办公室的工作还真的是枯燥,让她回想起广播员时的生活,坐的屁股都疼了。

    等到第三天早上一到办公室,严长江就叫住她,“小杜,你爱人在广播器材厂上班是吧?”

    杜雁书点头称“是”,眼神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不知道有什么事。

    “那正好,他们正在排文艺节目,请咱艺术馆去个同志给指导一下,你过去吧。”

    “现在去吗?”

    严长江扶下眼睛点下头,“对,现在去吧。去了找他们宣传科联系。”

    “好嘞。”杜雁书毫不犹豫地拎起小包骑着自行车就出门了。

    正好每天坐在办公室觉得枯燥的很,借着这个机会跑出去透透风。

    正好还没去过何远斌单位呢。

    从这边骑自行车到广播器材厂还要半个小时左右。

    滨市的二月多份还是一片冰雪世界,路上杜雁书骑的比较小心。

    这种下基层指导的工作在艺术馆里其实并不吃香,没啥人愿意去,大冷的天还不如在办公室暖暖和和的喝个茶看个报纸呢。

    杜雁书是新来的,这种“好活”自然就安排给她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