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春秋大梦
沈忠伟比何远斌大着七八岁,家住在下面的阳村,早已经结婚生子了。
这个年代农村的小伙子们想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都愿意去当兵。
家里人为了孩子能谋一个好的出路也愿意送孩子去当兵。
沈忠伟之前当兵十二年,一年有时候回不了家一次,心里对媳妇孩子以及爸妈都是愧疚的。
军嫂的名字很响亮,让人肃然起敬,个中的辛酸苦泪只有自己知道。
转业回来以后沈忠伟在镇上安排了工作才算是真的有时间陪陪老婆孩子和老人。
沈忠伟还感慨地说了一句,“你退了也挺好的,要不然就苦了弟妹了。”
“我之前每次回家探亲孩子都变一个样,见着我和陌生人一样,没等熟悉了就又走了。”
他苦笑一下,又看向杜雁书,“你们两个既然结婚了也该要个孩子了,我家老大都十四了,比他妈还高,你要是再不抓紧都得和人家差出一代人去。”
村里的人结婚都早,女的十六七,男的十八九就开始张罗找对象了。
现在的婚姻法女的十八,男的二十就能结婚,村里人有的人家还会先结婚后补证,到年龄了再去领证。
何远斌笑一下,“我们随缘,还不着急。”
杜雁书听到这个话眼神复杂地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
要是何远斌不是为了怕她刚去宣传队不稳定,现在也不用避孕。
何远斌从桌子下面悄悄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笑。
他当然想要孩子了,但是女人的青春太短暂了,总不能因为自己想要就不顾媳妇的感受。
何远斌和沈忠伟边喝边聊,说的要么是以前在部队的事,要么就是这两年没见面各自的发展。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何远斌就和沈忠伟道别,两个人都相互留下联系方式,无非就是单位地址和办公室电话。
“回头去家里坐坐,让你嫂子给你们做点好吃的。”沈忠伟很热情。
一起摸爬滚打的情谊比普通人交朋友来的更加深厚。
即使两个人几年没见感情也不减。
沈忠伟临走时还撕撕巴巴给何远斌塞了礼钱,说是因为没去参加婚礼现在意思一下。
末了还小声提醒何远斌,“那个黑子我认识,就是我们村的,你下次要是联系他不方便就和我说。他们这个点铺的太大搞不好什么时候就被盯上了,牵连太广。”
沈忠伟很清楚两个人去干什么了。
他相信何远斌也不是去干投机倒把的事,不过是想自己吃点喝点,他也只是提醒一下。
何远斌拍拍他,“我知道了,有时间去农场找我。”
两个人其实现在来黑市买的最多的就是大米,还是普通的大米,再带点面粉。
面粉也没全买70的那种富强粉,多是85粉,也就是100斤小麦能够研磨出85斤面粉,属于标准粉。
被命名为建设牌。
现在两个人其实吃饭挺省的,菜不用花钱,自家后院里种着各种菜。
偶尔买点水果和鸡蛋。
肉的话除了打猎就得想办法买点猪肉。
不然每人每月半斤肉的标准哪里够。
再就是大豆油要买,也是每次自己拿着大豆去油坊榨一些,不过好在俩人结婚后每月每人有六毛四分钱的精油补助。
俩人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一百块零五毛,即使再大吃二喝的也花不过三十,如果不买什么特殊的东西或者说有应酬,基本上每个月都能存上七八十块钱。
给何远斌每个月的十块钱他也没有乱花过,基本上也都是花在两个人的吃上了。
现在杜雁书手里的所有钱加起来有小一万块钱了。
够在京市买一套四合院的了。
但是现在不是时候。
千万别以为在这个年代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买房子,那是做梦。
而且还是做春秋大梦!
现在各个城市的房子百分之七八十都姓公,剩下的那百分之二三十在个人手里的,谁家舍得卖?
每户基本就一套房,卖了人家住哪?
想找到手里有闲房又愿意卖的太少了,得看机会。
像是京市的四合院是属于产权共有房,想要买下来必须要里面居住的几个家庭同时拍板才能成交。
还要看这个产权是公还是私。
所以在这个年代有钱不是万能的。
以为有钱就能去京市或者各地像收大白菜一样买房,可以洗洗睡了。
而且一个人手里房子多了那绝对的小资主义。
但是如果有能买房的机会杜雁书也不会放过的。
两个人又买了一些东西骑着自行车到了回农场的路口停下,还是从草丛里钻出一个人,将大米和白面交给他们转身,收了钱离开。
何远斌骑着自行车带着杜雁书回农场。
“我们搬过去以前我每天接你上下班。这几天我就找人过去场部那边盖房子,在收大豆和玉米之前把房子盖起来。”
其实盖房子很快,几天的事,只是盖完了需要晾晒一下。
再打些简单的家具,怎么也要一两个以后才能入住。
杜雁书知道他是因为三癞子的事上心了,怕那家伙真的来报复。
她也没托大,点头应着。
她心里在思量着在那个平衡世界的同一时间里原身有没有遇到过三癞子?
很多事情都是曾经发生过的,譬如说罗师傅和张秀琴的结婚,以及帮着张秀琴去镇上买东西。
但是谁去买的就不好说了。
两个人回到家放下东西,何远斌去食堂管大刘借了一个渔网兜。
那种带着一个长长的杆子,前面有个铁丝圈,下面带着一个三角网兜用来捞鱼的。
农场边上的那条河虽说没有“瓢舀鱼”那么夸张,但是有合适的工具,抓鱼还是很轻松的。
那些知青有时候馋了拿根杆子或者锄头都能扎着鱼。
逮着鱼就找个僻静地方架上火烤着吃。
黑省的淡水鱼品种非常多,得有上百种。
因为品种太多记不住,大家就编了一个顺口溜,“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有些鱼连当地人有时候都叫不上名字。
爱看热闹的杜雁书哪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像个小尾巴一样拎着水桶就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