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刘备出兵
刘备接到公孙瓒所送书信,急忙聚众商议。
张启生率先进谏说道,“公孙瓒此人有勇无谋,好大喜功,见小利而忘大义,主公,属下以为此事不可为。”
刘备面露难色,开口解释道,“奈何伯珪是我师兄,拜师求学时也是对我照顾有加,且伯珪从小与我交厚,我怎忍心看他独挡袁绍大军。”
郭嘉见状不由赞叹道,“主公真乃仁义之主,既主公决定兴兵讨伐袁绍以助公孙瓒,须有借口方可进军。可先让其将袁绍书信公布于众,并将袁绍杀害其弟,冒充董贼家将之事尽皆道出,此时我军方可出兵,如此我军师出有名,更显我军仁义。”
刘备大喜,连忙命人前往公孙瓒处报信,言说此事,公孙瓒得到消息,立马吩咐手下将袁绍所做之事,尽皆公之于众,一时间,各路诸侯,皆对此事议论纷纷,唯有曹操知晓其中缘由,却未言明,他更希望袁绍与刘备等人拼个鱼死网破,他好坐收渔利。
翌日,刘备亲起大军一万,赵云请缨为大军先锋,张飞领军押后,其余众将随刘备中军而行,留关羽、张启生等人留守平原。
却说,公孙瓒越想越气,未等援军到来,便出兵与袁绍交锋,袁绍得知公孙瓒兵至,亦领军出,二军会于磐河之上,袁绍军于磐河桥东,而公孙瓒军则于桥西。
公孙瓒立马桥上,破口大骂,“背义之徒,何敢卖我,诛杀我弟,此仇不共戴天!”,袁绍亦策马至桥边,指着公孙瓒大骂道,“韩馥无才,愿让冀州于我,与你何干,你弟乃董贼家将所杀,怎可怨我?”
公孙瓒气极怒意更盛,怒吼道,“昔日以你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袁绍亦大怒道,“谁于我擒之?”言未毕,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
公孙瓒于桥边亲自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抵挡不住,败下阵来,拔马而退,文丑乘势追赶,公孙瓒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一时间竟无人能挡。
公孙瓒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心惊俱走,文丑直赶公孙瓒出阵后,公孙瓒只能望山谷而逃。
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俺可饶你性命!”公孙瓒被他一吼,唐突间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忽然,公孙瓒马失前蹄,翻身落于坡下。
文丑见状急捻枪来刺,不想远处一箭射来,直取文丑心窝,文丑大惊,连忙收枪挡之。
公孙瓒远远望见,乃一白袍小将,策马来救,心中大喜,连忙爬上坡去,那白袍小将策马赶到坡下,并不多言,挺枪直奔文丑而去。
文丑起初微愣,此刻瞬间恢复,拍马举枪而来,只见那白袍小将,起手便是一招七探蛇盘枪,此招是其自己所创,威力勇猛,较之其师的百鸟朝凤枪也不妨多让。
文丑见对方招式威猛,遂抖擞精神与之战至一处,就如此依旧被白袍小将压制着打,一时间只能被动防守,自己的成名绝技也无法施展。
二人战至四五十回合,文丑见对方救兵赶到,心知自己绝不是对手,便拍马退回,公孙瓒于坡上问之,乃刘备军先锋赵云、赵子龙,公孙瓒大喜,亲迎赵云入寨,静候援军到来。
下午时分,援军赶到,两军汇合一处,公孙瓒大声道谢,眼中微含热泪,刘备劝罢,众人商议退兵之事。
公孙瓒率先问道,“不知玄德怎知我会提前进军,派赵将军前来相救?”
刘备如实告知,“此事非备所为,是启生临行前告知子龙,令他引军速行,不想反救伯珪兄。”
公孙瓒连忙称谢,只是巡视一圈并未见到张启生,开口问道,“不知启生现在何处?”
“启生此次并未随军同行,伯珪兄不必如此,正事要紧,备认为我等应先礼后兵,以示仁义,倘若敌军不允,再进军不迟,伯珪兄以为如何?”刘备提议道。
“也罢,就按玄德之法。”言毕,刘备书信一封,差人送往袁绍处,令他罢兵,交出斩杀公孙越之人,并按他与公孙瓒书信所写,将冀州之地一半归还。
袁绍得书大怒,命斩来使,谋士田丰谏道,“刘备此乃先礼后兵,况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主公可将计就计,假允其所提条件,待他退兵之时,攻其不备,引军杀之,必获全胜。”
袁绍听之大喜,从其言,好生招待来使,并让他回复刘备,他已答应信中之事,将杀害公孙越之人交与公孙瓒处置,且将半州之地归还,望刘备等人即日收军。
来使,策马赶回营寨,向刘备报告此事,刘备得报大喜,郭嘉却劝谏道,“主公,袁绍初得冀州,怎肯将半州之地交与公孙将军,他必想待我军退兵之际,驱兵掩杀,大败我军,我军可将计就计,佯装退兵,于路旁埋伏兵马,放敌军过去,待敌军败退之时,引兵杀之,可获全胜。”
“主公,军师所言甚是,袁绍初得冀州,民心未稳,如此痛快答应主公条件,其中必定有诈!军师此计定可扬我军威。”赵云附议,对郭嘉之计表示认同。
刘备大喜,立马安排退兵之事,令张飞、黄忠、赵云、徐荣各引一军,埋伏于道路两旁,前后间隔两里。又传令各军即日退兵,待后军炮响,后军变前军,奋勇杀敌。
袁绍见刘备果然退兵,顿时大喜,连忙下令追杀,田丰劝道,“主公,此时敌军尚未完全退却,进军恐对我军不利,主公静待时机便可。”
袁绍大急,请教田丰应当何时进军,“待敌军拔寨已毕,我军在驱兵杀之,可大败敌军。”袁绍无奈,只能按照田丰建议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