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牛气轰天的朱家父子
当时,明军正在爆锤蒙古残余势力。
300匹上等战马,可把老朱高兴坏了。
当即一挥手!
嗯!
咱老子高兴了!
两位正副使,一人赏赐六十两银子!
抠抠索索,自己每顿都是两个烧饼,四个小菜的老朱,难得大方了一次。
二十二年,帖木儿送来战马205匹,并常规贡物。
老朱回赐白银400两,还给了一些丝绸等物。
帖木儿那个地方的战马,在历史上鼎鼎大名——阿拉伯马。
这是世界上唯有三种的纯血马之一,能和汗血宝马媲美的好东西!
两三年时间,得到了五百多匹良马,老朱真是高兴坏了。
他一激动,抠抠索索的人,也再次变得大方起来。
于是,老朱大手一挥!
除了给帖木儿的赏赐外,咱再赏赐八个使者,一共700两银子,还有刺绣等。
就这,总共1100两银子,得来205匹马,还是阿拉伯马。
妈悳!
白菜价啊!
清吹们,如此入不敷出的打肿脸充胖子的宗藩哪里有?
在线等,急求!
咱不说阿拉伯纯血马了,你就将蒙古好马给我两百匹,我给你1100两银子!
按照现在的银价,不就十六万么,我拿的出来。
我也当一次你们嘴里——打肿脸充胖子的傻子!
连特么基本的智商都没有的狗!
就会吠!
……
此后,二十四年,马670匹。
要知道,战马历来价格都极其昂贵。
不说阿拉伯马这样的绝世宝贝。
就连寻常的战马,也高达上百两银子!
就算是价格最便宜的滇马,也高达二十多两银子!(滇马耐力最好,但是个子矮,只能拉车)
然后,帖木儿摆平了周边,就想要跟老朱掰手腕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二十五年、二十六年,都只有几十匹,为了麻痹大明,倒是在骆驼上增加了数量。
见到老朱没反应,还扣留了明朝的使者。
帖木儿看不清自己,老朱总不能看着这娃误入歧途啊!
于是,调派大军出了一趟西域……
就要一顿大棒……
眼见老朱玩真的,帖木儿老实了,当即在自家军中,挑选300匹好马送来。
而老朱一生气,事情就严重了!
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
呃!
小肚鸡肠的老朱……
……
二十八年,帖木儿贡战马212匹,二十九年240匹。
老朱气都还没有消啊,给你银子?
想屁吃!
老朱直接给了5900钞。
好吧,帖木儿成功的惹得朱元璋不高兴了。
老朱看着自己的烧饼和两个小菜……
去你大爷的!
给你银子?
长你脸了!
咱给你几张擦屁股纸!
……
真的,每每看到这一段,我都忍不住想笑。
大明宝钞能干啥?
擦屁股都还显硬呢!
这时候的宝钞,价值已经跌了百倍了——
5900钞,也就折合50两银子而已!
【蓦然有了觉悟——是不是……
此后,直到1500年,也就是弘治年间,帖木儿灭亡,回礼都定死了五十两。
大明一直回礼五十两的惯例,会不会就是出自这里啊!
还有,洪武三十年后,帖木儿帝国的贡马,已经不再运抵京师,就改为在陕甘,进行茶马贸易了。】
明朝爸爸还在生气,帖木儿怕了啊!
使臣带着硬巴巴的废纸回去之后,告知了朱元璋要征伐的话语。
帖木儿大惊,急忙在洪武二十九年,又赶紧加派,立刻送来战马1095匹!
老朱小肚鸡肠上来,管你服不服软。
想要银子?
去你大爷的!
咱还不够使呢!
况且,你老子气还没消咧!
于是,老朱直接回了25190张纸。
……
老朱出了气,也不能真的让人家寒心啊。
毕竟,回回千里良驹,换回去了一堆擦屁股纸,时间长了,这娃会不满滴!
于是,老朱告诉帖木儿,今后就将马送到宁夏吧!
你这娃的孝心,咱老子知道了,许你到宁夏,去换点茶叶。
……
就是这些马,老朱在第二年的洪武三十年,立刻下令陕西、甘肃,成立了个太仆寺。
也就是专职养马的!
种马就是帖木儿送来的这些!
老朱利用阿拉伯马,开始培育大明朝自己的战马。
说实话,明朝是唯一不缺马用的。
不说马了,有明一朝,连骡子都不缺!
山陕、山东,都被设立了马政。
大明最出名的马骡、驴骡,就得益于帖木儿帝国送来的这些阿拉伯马。
……
此后,没几年,朱元璋去世,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
帖木儿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再度断绝朝贡,并且扣留明朝前往呵斥的使者。
朱棣是谁?
永乐大帝!
他能惯着你?
等朱棣腾出手来,就开始收拾帖木儿了!
这一次,可不是秀秀肌肉这么简单。
郑和闪亮登场!
总有些清吹,说明朝只有四百万土地。
从不看书、张嘴就来的它们,根本就不知道——当年帖木儿这个二五仔,屡屡不臣……
朱棣下令让郑和率领大军,杀到忽鲁谟斯,停留长达五十二天之久。
郑和带着的锦衣卫,抓捕了很多富商、官吏,逼的帖木儿不得不再次称臣!
莫不是老郑都是靠吹的?
是的!
我大明就是这么热爱和平!
说服教育嘛!
至于是不是会有商船消失、士兵阵亡、城池被破——这就看郑和的心情了。
反正记载中,只有富商、官吏被抓的记录。
至于他们是不是在数百里宽的海峡中游泳,还游到了明军停靠的海岛上,就见仁见智了……
信佛的郑和,就是这么仁慈!
大明就是这么金钱外交!
这可是你们清吹自己说的啊!
别说我大明欺负别人。
没有的事!
别他妈满嘴喷粪,冤枉好人!
……
朱由检的脑海里,回想起了阵阵记忆。
他的眉头挑了起来:
面对一个如此强势的大明——只有让它死了,才能大家都好。
这会不会是当时某些人的共识呢?
毕竟,大明亡的——太离谱了啊!
谁能相信,江南粮价普遍记载七钱银子一石。
(除了南明兵灾时期外,明末那几十年里,江南只有两年遭遇灾祸,粮价上涨过。)
北方的粮价,一度却高达24两银子一石!
甚至,十几两银子一石,都成了常态!
大运河可一直都在通航啊!
明朝人的航海事业,更是有史以来之最!
为什么一边是粮食低贱到了可怕——一边却是粮食昂贵到了离谱呢?
为什么没有商人将粮食朝北运呢?
这不符合商业逻辑啊!
偏生,那时候的环中国海海疆,还牢牢的掌握在明人手里。
就连宋朝,都知道从东南亚那边运粮回来,甚至占城稻在宋朝还不乏记录!
为何这么高的利润,这么多的前例,明朝大商人却不知道呢?
莫不是明朝商人蠢?
几十倍的利润,竟然没有人去做!
……
ps:本来今天想四更,给这个推测说完的,但是,后面没整理好,明天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