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当年往事
陶源是真没想到,自己还有再见到韩随的这一天。
当年,两人同殿称臣,虽没有很深的交情,但也是惺惺相惜。
在很多政见上,两人立场一致,与朝中的那些奸佞小人,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现在回想起来,恍如隔世。
原本盘膝而坐的韩随,挺身站起,他将披散的头发向后拢了拢,直视陶源,缓声说道:“陶源。”
陶源早已有预感,韩随可能就藏在自家的地窖里,可现在亲眼看到他,陶源还是震惊得头脑一片空白。
过了半晌,他才回过神来。
陶源看看韩随,再看看跟着自己进入地窖的陶夕莹,他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转身,向李余跪地,说道:“微臣……谢殿下!”
如果刚才没有李余的庇护,现在的镇国公府,可能正在被飞卫抄家呢。
李余连忙把陶源搀扶起来。
他看向陶夕莹,说道:“陶小姐,你还欠我一个解释!”
陶夕莹低垂着头,依旧不吭声。
啪!
突如其来的脆响声,把一旁的李余吓了一跳。
陶夕莹的身子向旁踉跄一下,跌坐在地。
她左侧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苍肿起来。
陶源气得浑身直打哆嗦。
他手指着陶夕莹,嘴唇颤抖,半晌没说出话来。
她是想害死陶家满门啊!
陶夕莹摸都没摸红肿的脸颊,她缓缓撩起眼帘,看向陶源。
陶源憋了半晌,才吐出两个字:“孽女!”
陶夕莹勾了勾嘴角,手扶着墙壁,站起身,“女儿,这不也是向父亲大人学的吗?”
“你……”
“当年,父亲大人卖主求荣,甚至不惜害死岳丈一家,逼死结发妻子,现在,女儿只是有样学样,又何错之有?”
陶源闻言,脑袋嗡了一声,身子抖动得更加厉害。
他猛的扬起巴掌。
陶夕莹没有躲,反而还把自己的脸颊凑过去,说道:“打吧,打死也没关系!反正,被父亲大人害死的人已经那么多了,又不差女儿一个!”
陶源眼前直冒金星,忽觉得一震头重脚轻,身子不由得来回摇晃。
李余快步上前,把陶源搀扶住。
谁能想到,平日里一直是乖乖女形象的陶夕莹,竟会对亲生父亲藏着这么深的恨意。
现在,李余总算能理解陶夕莹为什么敢窝藏韩随。
她根本不在乎事情败露,不在乎会给镇国公府上下带来多大的灾难。
她恨陶源。
恨陶家的每一个人。
陶源站立不住,即便有李余搀扶,他依旧依靠着墙壁,慢慢滑座到地上。
那么位高权重的镇国公,此时,眼圈湿红,禁不住老泪纵横。
韩随默默地看着他,轻轻叹口气。
若是放在几年前,看到陶源这般众叛亲离的境遇,他定会拍手称快,大呼痛快,恶有恶报。
而现在,他已无这样的心境,对陶源,他心里也无恨意。
他语气平和地问道:“陶源,我有一事不明,当年,你为何会突然背叛陛下,投靠李惠。”
这个问题,这十年来一直困惑着他,让他想不明白。
他和陶源,虽然接触不多,但他可以笃定,陶源是位谦谦君子。
在当时混乱的朝堂中,陶源堪称是难得的一股清流。
可就是这么一个君子、忠臣,最终却做出对大齐危害最大的事。
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么做?
陶源看向韩随。
韩随问道:“是李惠许给你难以拒绝的好处?”
听闻这话,陶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苦笑。
他反问道:“在韩御使眼中,我就是一个贪财的人吗?”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
“还记得我为前朝办的最后一件差事吗?”
韩随陷入沉思,许久,他说道:“前往晋州赈灾?”
陶源话锋一转,又问道:“韩御使可还记得,当年自己在京城待了多久?有几年未曾离京,去视察地方?”
韩随默然。
他是陛下的亲信,一直待在陛下身边,帮陛下分担政务。
陶源继续说道:“韩御使知道易子而食这个词吧。”
韩随眼眸一闪,不解地看向陶源。
陶源说道:“是啊,韩御使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又怎会不知易子而食这个词呢?可韩御使有亲眼看过吗?”
闻言,一旁的陶夕莹怔怔地看向父亲,不明白父亲为何突然说这些。
陶源继续道:“我见过,亲眼所见。
“韩御使,你能想象得到吗,百姓们把自家的孩子,送出去,换回别人家的孩子。
“那些孩童,还没有大人的膝盖高,只转眼的工夫,就变成了一锅肉。
“易子而食,对你而言,就只是书中的四个字而已,可你知道吗,这四个字里含着多少的人血,多少的冤魂!”
陶夕莹闻言,脸色煞白,肠胃也在一阵阵的翻腾。
对她而言,易子而食也只是书中的四个字,她从未亲眼目睹过这样的惨景。
韩随默默地看着陶源,没有接话。
“我在晋州,看到太多这样的惨像。心灰意冷之际,我遇见了陛下!
“陛下对我说,世道可以改变,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人们再不用易子而食。
“只是,要想改变这世道,就必须得有人挺身而出,做出牺牲。
“可能是牺牲我辈,也可能是牺牲下一辈、下两辈,但不管要付出多大的牺牲,为了这个天下,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都值得!”
陶源的这番话,既是在对韩随说,更是在对陶夕莹说。
背叛倒戈,害死岳丈满门,害死结发妻子,难道他不痛苦吗?
可是再苦、再疼,他也得咬紧牙忍着。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就必须得背负起许多的苦难,许多的怨恨,还有许多的不理解。
自己选的路,哪怕是跪着、爬着也要走完。
看着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好几岁的陶源,李余的心里,既有心疼,也有感动。
对于陶源的这番话,他也特别能理解。
现代的中国,又何尝不是经过几代人的牺牲换来的?
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做出流血和牺牲。
倘若人人都不想流血,不想牺牲,都想指望着别人来拯救,那么,中华文明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好在,数千年来,中国一直不缺像陶源这样的有识之士,他们才是文明延续的脊梁。
李余暗暗吁了口气。
自己并没有救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