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到春秋当暴君 > 第538章 简直是操碎了心

第538章 简直是操碎了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无论是对智氏或魏氏、韩氏,乃至于齐国、郑国、等等中原列国来说,一个乱战不休的南方才是他们所想要的南方。

    楚国与吴国年年开战的那一段岁月,没有南方的诸侯国能够北上威胁中原列国,安全有保证不用提,不用出征还多了税收。

    智宵一阵思考下来,对魏驹说道:“南山之内躲藏有联军败兵。”

    吴国和楚国相爱相杀已经够了,再加入一个越国的话,好像太容易使得形势失控。

    这一波,吴国的损失极大,他们连续战胜楚国建立起来的威望,随着北上战败丢了个干干净净。

    遭到双重打击的吴国,他们接下来能不能扛住楚国的反扑都是未知数,再让越君勾践带着主力回国,越国指定要从背后捅吴国不止一刀。

    智宵要的是南边保持态势均衡,不是要让南方互相吞并,再极短时间内又诞生一个绝对的区域霸主,进而能够北上耀武扬威。

    “南山?”魏驹知道南山有不少联军的败兵,只是没有理解智宵特别提起是个什么意思。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智宵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来道出利害关系。

    魏驹听了沉默一小会,理清楚头绪之后,颔首说道:“确实不可使越国打破僵局。”

    魏氏同样认为一个混乱的南方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南方,最好是吴国和楚国继续打生打死,打到双方实力大降再陷入虚弱。

    对于越国?他们知道楚国一直在扶持越国。

    所以,要是出征的越国主力可以回去,有极大的概率是楚国联合越国攻打吴国,丧失威望又折损实力的吴国估计扛不住前后夹击。

    另外,不要忘记吴国之前发生的事情,伍子胥到宫门前自杀,不止是打击了吴君夫差的威望,属于伍子胥那一系的人变得与吴国离心离德,其余派系也陷入人心惶惶的状态。

    这一次,吴军北上举行会盟,能够击败晋军,乃至于是跟晋军打个平手,自然是吴君夫差站在对的一边,接下来会让吴国稳定下去,甚至可以更有效率地掌控全国。

    问题在于北上的吴军败了,看上去还败得极惨,吴君夫差光是整合内部都困难,还要应对楚国的反扑,情况显得相当不妙。

    如果可以的话,智宵都想出手帮吴君夫差稳定内部,更加不可能任由越君勾践各种操作了。

    魏驹已经明白智宵想让自己去南山围剿,心里却是很不乐意。

    联军败了,对不对?

    晋军已经在“商丘”周边布下重兵,是不是?

    可以预见的是,晋国对宋国的敲诈合理,宋国君臣会很识相地对选择错误付出代价。

    不提想要压服宋国很容易,事后还能得到大笔赔偿,光是参与宋国的投降仪式就能够涨一波威望,有得选谁乐意去干苦哈哈的围剿工作啊?

    “庚需战功。”魏驹没有直接拒绝,很直接地将韩庚推了出来。

    智宵:“……”

    之所以让智宵选择魏驹,并不是想将魏驹指使开,再吞占魏氏的战利品。

    怎么说呢?魏驹从智商到情商都不差,有能力去南山主持围剿,并且不容易被越君勾践忽悠瘸了。

    换成韩庚去主持围剿工作?以他的能力,说难听点就是说不定会办砸了,甚至极可能被越君勾践忽悠得晋国变成越国的盟友。

    以前,列国都知道越国的特殊性,认可越国能够同时有两个老大。

    到现在为止,越国都没有正式与晋国解除盟约,一些场合上还是以晋国的小弟自居。

    韩氏一直以来都不想过多折损实力,韩庚去围剿肯定是以韩氏的部队为主力,稍微在围剿中损失一些,或是发现能够轻易招降,最大的可能就是见好就收。

    “如此,待宋国投降再论。”智宵当然不会将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干脆选择了拖延。

    晋军围困“商丘”的第三天,宋国的褚师在晋军营寨与城池来来回回转达意见,双方大体上谈妥了投降事宜。

    首先,投降将是以城下之盟的模式展开。

    这个模式带有侮辱性质,只是比起入城之盟模式给宋国留了体面。

    所谓的入城之盟,理解为战败方无条件投降就行了。

    而城下之盟更好理解,能够解读为战败方承认无力抵抗,胜利方没有灭掉战败的意思,双方互相留了一线,日后还存在和解以及合作的空间。

    至于郊外之盟,说白了就是胜势方给承认打不过的一方一个教训而已。

    与此同时,关于在“商丘”周边的其他诸侯国军队,他们也在晋国与宋国的商讨范围之内。

    宋国当然无法替那些列国军队做主,同时也干不出卖了列国军队的事情。

    所以,宋国君臣也就成了递话的一方,将晋国这边的要求转达给列国军队能够做主的人。

    可以谈得拢,交战自然不用再打,双方以谈判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场战役。

    如果谈不拢,宋国也算是对列国军队做到仁至义尽,不想接受晋国开出条件的列国军队,他们就要脱离宋国的庇护,选个地方继续与晋军开打。

    “果真使吴军半数得以归国?”韩不信认为条件太宽松了。

    智宵都已经将全局一再复述,纳闷韩不信怎么就是听不懂,开口说道:“吴国无力再行北上,便是日后有意北上,亦不敢再与我直面。今时之吴国已非我(晋国)劲敌,需防楚国趁机灭掉吴国,使之半数吴军归国,与我有利无害。”

    韩不信当然懂,更想要的是争取多一些战利品。

    然而,智宵只是要在“商丘”被困的半数吴军当俘虏,没有开出后续的赔偿,显得太过于仁慈了一些。

    其实,不是智宵仁慈,完全是开出后续条件也没有用,吴国根本不会认账,并且还有可能让晋国难做。

    这么说吧?吴国答应又不认账,晋国要不要讨债。

    如果晋国讨债,挥军南下数千里之遥打吴国,打完获得的赔偿不一定抵得上军事行动中的耗费。

    晋国不讨债的话,以后是不是谁都能不认账?

    因此,正确的做法就是放话会继续攻打吴国,直至吴国彻底认输。

    要不要打,什么时候打,那不是另外一回事了吗?

    智宵懂得韩不信的心理,作为元戎不止外战要打赢,还要有足够的政治收获。

    问题是什么?他们当务之急是化家为国,继续纠缠一些门面工程干什么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