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国富民强
明朝木府第三代土司-木土
任职期限:1420年至1433年
时光荏苒,一晃十八年过去,丽江古城变了模样,原来空旷的街道上已经有行人往来穿梭,商业逐渐在发展,已具有小镇的规模。繁华盛世,人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木府无疑是丽江文化和政治的中心,他的名气响彻整个云南。从元朝开始到现在,木氏历任土司为国家和云南人民都做出了极大贡献。
此时木初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身体大不如前,到了知天命的时候。这一日,刚吃过晚饭,他叫上儿子木土一起去院子里走走。
父子俩边走边聊,路过庭院的时候,曾孙子木嵚正在荡秋千,看到二人走过来,立即喊到:曾爷爷、爷爷。看着调皮捣蛋的曾孙子,木初慈祥的脸庞又多了几道皱褶。儿子木土也五十多岁,做爷爷的人,我是应该退休了。
木土陪着父亲和孙子嬉戏了一会儿,然后跟随父亲到了书房。木初把自己要退休的想法跟木土说了,木土表面上百般推辞,其实内心终于得偿所愿。
第二天,木初正式交接工作,木土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倍感沉重!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木土上任后,关注民生问题,兴修水利,开采矿厂,大大提高了云南百姓的生活水平。
木土是一位性情温和而开明的土司,他注重文化修养,因此在云南地区大力推崇中原文化,开阔了各族人民的视野。他对待工作,除了尽职尽责,也很关心国家大事。
国家形势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成祖朱棣下令正式迁都,首都由应天(今南京)迁往北平(今北京),一直沿用至今。不可否认,朱棣功不可没,必将载入历史史册。
在迁都之前,朱棣还做了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修书。他创作的永乐大典是一部震惊中外的百科全书,开启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先河。堪称经典之作!
第二件事,就是郑和下西洋,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六次下西洋(第七次是在明宣宗时期),足迹踏遍半个地球,是十五世纪前后,全球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活动。引领中国古代海洋事业走向世界最前沿,推动了中外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发展。
在永乐大帝(朱棣)的治理下,社会安定和谐,物阜民安。编书、迁都、远航这些事都按照计划一一地实现了,此时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因此,受到各国的尊崇,纷纷派遣使者到中国朝贡。当然,他们也从中国得到不少好处,这叫互惠互利。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木士亲自去燕京朝贡,天南海北的距离,来回路上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不过不虚此行,木士亲眼见识了大都市的繁华,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瞻仰天子的龙颜。
朱棣对云南木氏土司印象非常好,得到他的亲自接见。因木土在治理云南期间,政绩卓著,因此,成祖皇帝加封木土为中顺大夫,丽江知府,连同他的夫人高氏也升为恭人。木土双膝跪地,谢主隆恩!然后他将云南最好的宝马、普洱茶献给朝廷,君臣礼尚往来。
他在燕京只呆了五天,因为父亲已经老矣,云南很多事情等着他来处理。在这五天里,他逛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还听到了很多关于永乐大帝的伟大事迹,歌颂他的功德。他回去以后,也把这些在云南传播开来,永乐大帝-一代明君的丰功伟绩在民间广为流传。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北元太师阿鲁台老毛病又犯了,明目张胆地对明朝边界实施抢劫,对边界百姓的生活造成极其恶劣影响。为了彻底解决这些屡教不改的游牧骑兵,明成祖-朱棣不顾自己已经是六十多岁高龄老人,亲自率军征讨。
这些令人厌恶的蒙古骑兵,跟大明朝打游击战,你来我就跑,你走我再来。六月,朱棣大军到了达达兰纳木尔河,一个人影都没有看见,经过反复寻找,还是一无所获。这时朱棣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粮草也不多,于是,打算班师回朝。
七月,大军到达榆木川,朱棣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他单独召见了心腹大将杨荣,交待他好好辅佐太子,守住大明江山。
杨荣握住他的手,含泪应允。
朱棣心满意足地闭上双眼,一代英主从此落幕。朱棣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元末乱世-战火纷飞,死于远征-消灭敌人,跟蒙古人结下不解之缘,这就是他的宿命。
朱棣走了,他的大儿子朱高炽登基称帝。他宽厚仁慈,赦免了建文时期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的后人。这位短命的皇帝,在位九个月就去世了,由儿子朱瞻基继位,号称明宣宗。
一年后,木初也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