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元宝糕
日子不紧不慢过着,戚满满在镇上做的切发糕模具、改良的豆糕模具、小油刷都做好了,高柔娘走了一趟把东西全拿了回来。
切发糕的模具是铁制,戚满满用肥膘全擦了三遍,润了油的铁制品只要保存好不会那么容易生锈。
舅妈她们的培训也结束了,来的六十个妇人全部通过了培训。
新的模具也回来,戚满满先教会了舅妈她们这些管理,让她们再去教下面的人。
“豆糕的新模具一次可以压十个,刷油时要小心,可以多,但不能少,要确保十个豆糕都能脱模。”
“一块发糕用这个一次就能切好,但要注意切完一次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刀片上的碎屑擦掉,每天收工时要换一块干净的纱布擦,确保模具上没有水。”
员工在学着使用新模具的时候,戚满满也通知了青柳村和沈家村之前帮过忙的人,帮过钱家兄弟的则让他们自己去通知,要来批发糕点的让高柔娘记名字,这批人过后让沈章通知村里其他愿意来批发糕点的人来记录名字。
高柔娘记录好有多少人后去镇上布店做批发者穿的衣服。
与此同时,戚满满也找上了方如玉请他帮忙写雇佣契书,每抄写一份给二十文钱。
现代不比古代方便,契书都要手写,一共近百份雇佣合同,戚满满舍不得宋长春每天劳累完晚上还要挑灯抄写。
作坊竣工的时候,契书也全部写好了,不识字的便让宋长春念给她们听,不会写字就盖手指印,签好的契书全部交给高柔娘保管。
宋铁算好账,把修作坊剩下的一千八百五十三两银子还给了戚满满。
之后便是准备开作坊了,宋铁算了个好日子,五天后开业。
这个年代没有鞭炮这些,少了些气氛,戚满满决定做一些元宝糕散给来的人,图个喜庆吉利。
元宝糕制作很简单,只是要用到糯米粉和南瓜,南瓜家里是有的,糯米粉需要去粮铺买。
把南瓜削皮切块蒸熟,倒进碗里压成泥,加适量的白糖、糯米粉揉成面团。
做元宝糕的面团不能太软,要揉得稍微硬一些,揉好后切成差不多大小的剂子,把面剂子揉搓成圆球,盖上锅盖发酵一会。
发酵一刻钟(十五分钟)左右,拿两个圆球,一个圆球压成饼状从中间切开,两个半圆的生面饼围着圆球做成元宝状就可以了。
全部做好后在蒸格上刷上一层油,把生元宝一个个放进去,蒸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古代没有澄粉,做出来的元宝糕没有水晶质感,黄澄澄的也很好看,瞧着非常讨喜,咬上一口糯叽叽的,软糯香甜。
沈小梅和李香芹很喜欢这个口感,两人吃了不少。
“元宝糕,这个名字贴切得很。”
等作坊开业的几天,一家人抓紧着时间做了几百斤五香煮花生出来,戚满满还找了一些年老的妇人长期帮作坊弄大叶子,一天给五文钱。
除此之外还把老屋收拾出来做仓库,雇了沈章做仓管,每月给二两月钱。
雇沈章做仓管是一家人深思熟虑商量出来的。
老屋毕竟没人住了,村里倒没出过贼,但到底不放心,而沈章是村长,自有威严在,他管理着仓库他们多少放心一些,而且村人送东西来也不敢以次充好。
对于被雇做仓管沈章也很开心,眼见着家里人一个月都能赚上几百文了,他这个一家之主却没有收入,沈章急啊。
现如今做仓管,他也有钱进口袋了。
沈章当即决定搬到宋家老屋住,被赵春娘拦了,最后一家人商量出来,沈章和两个儿子轮流到宋家老屋住。
对于这个结果,戚满满相当满意。
仓库随时有人守着自然最好。
沈二妮也养好了伤,沈大妮把她教得很好,车间上该做的都能做好,戚满满也和她签了契书,让李香芹教她做发糕。
到了开业这天,一大早宋家人全起来做元宝糕,揉面的揉面,做元宝的做元宝,天色亮的时候总算把九百九十九个元宝糕全蒸好了。
戚满满今天没做香辣兔丁,和高柔娘换好衣服先去了作坊,作为作坊的主事人,今天她们的事情不少。
前几天陆陆续续往作坊里送了黄豆、面粉、鸡蛋、花生这些进来,工人们一来换好衣服就可以开工。
今天第一天,每个车间戚满满和高柔娘都要看着。
之前的培训效果一下显露出来,众人虽是第一次到作坊上工,却是井然有序,一点没有慌乱。
戚满满和高柔娘看得直点头。
陆陆续续有批发糕点的人来了,高柔娘没再看车间,拿着用针线缝的简易本子按来人的顺序记录名字,先来先批发,记录名字的时候还要记录他们批发的数量,大致估算出每个车间要做多少东西出来,避免东西啊做太多而没批发出去。
来的人对作坊好奇得很,全都伸长了脖子往里看,高柔娘也不拦,反正脖子伸再长也看不到。
时间慢慢过去,车间的工人一盆一盆往外端做好的糕点。
来批发糕点的人看着工人的打扮,有些嫌弃:“怎么穿一身白?”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沈大牛乐呵呵解释道,“满满说了,穿白的东西要是身上掉了什么脏东西一眼就能看到,这么做出来的东西才干净、放心!”
说话人瞬间不嫌弃了。
吃进嘴的东西,确实要干净。
“满满这姑娘年龄小,想得却很周到啊。”
“那当然,我这侄儿媳妇厉害着呢。”
第一锅五香蛋出来,高柔娘开始喊名。
“李大树,三百块豆糕,五百块发糕,一百个五香蛋,五十斤煮花生!”
李大树把批发糕点的钱给了高柔娘,宋长春宋铁称着五香花生,李香芹和沈小梅戴着口罩用木夹子把糕点夹进李大树的担子里,五香蛋连汤带蛋舀进他担子放着的木盘里。
高柔娘交代着:“到镇上后五香蛋要是冷了,可以挖一碗汁水给买蛋人,让他们回家热一热就能吃。”
李大树笑呵呵应好,等东西弄好后,宋长冬拿着叶子夹上一个元宝糕双手递给李大树,宋长秋在一边喊着:
“作坊开业,吃元宝糕,招财进宝!”
看着黄灿灿的元宝高李大树惊住了,听着长秋的话连说两个好字。
“招财进宝,招财进宝!”
高柔娘继续喊下面的人,走的时候全送上一个元宝糕,得一句吉利话。
好些人拿着元宝糕舍不得吃,说是要拿回家供起来。
高柔娘哭笑不得:“这是糯米粉做的,放几天就坏了。”
说话的人一脸纠结,想了想也确实是这样。
“这东西好,拿回家,一家人分着吃,给家里招财进宝!”有人在后面喊。
“对,对!”
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所有人都对未来有了很大期待。
吴志远一行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个画面。
他的夫人乔叶儿感慨道:“我现在是真相信满满姑娘能让这些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了,满满真是我们女人家的榜样。”
乔水儿也感慨着:“是啊,柔娘也很好,看她们这热火朝天的,我都想放下香园来帮忙了。”
沈一味闻言咳了一声:“夫人,自家生意不能放啊。”
几人说着话往作坊去,长冬眼尖,看到吴志远喊了声县令大人,宋铁等人一惊,就要跪拜行礼,吴志远忙拦住他们。
“本官就是来看看,不用多礼,你们忙着。”
村民们听了长冬那一嗓子全跪下行礼,县令啊,有生之年他们居然看见官老爷了!
吴志远扶起最前排的人,温和道:“大家都起来吧,不用多礼。”
被他扶的村人激动地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戚满满听着声音出来,和沈县令说了没两句话,方和瞻带着一个男人也过来了。
男人看起来比方和瞻年轻一些,白面无须,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身上气势很强,戚满满几乎以为回到了现代面对自家领导的时候。
方和瞻笑着给戚满满介绍道:“这是我妹夫,也是醉仙楼的东家段清松。”